第49回 出敌不意飞跨天堑 料事未周受挫坚城(1)
作品:《大国尊严系列之半岛风云演义》 白不离带领自己的三万人马来到安地城下,先把城池四面包围,然后派人射进一封劝降信,对安地城城主先是一番恐吓,说如不投降,打破城池后杀他全家老小,然后再抛出诱饵,许诺他泊灼城城主之位。对于安地城城主来说,白不离的恐吓令他心惊肉跳,白不离的诱饵令他心思活动。他还有另外一层顾虑,那就是面对投降大唐的高句丽军队的进攻,守城士兵心理压力比较大,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忍心同室操戈,而是看到那么高句丽军队都投降了大唐,他们没有信心能守住城池。经过一番考虑,安地城城主同意投降,按照白不离的要求,把安地城暂时委托给自己的副将,他从安地城守军中挑出五千人,跟随白不离前去攻打大行城。
契苾何力已经先几天来到大行城下,他并没有攻城,而是对大行城城主进行劝降。大行城城主非常顽固,怎么劝都不肯投降,契苾何力非常恼火,白不离一到,第二天就开始攻城。
大行城内有两万守军,攻城部队总攻有七万人,这样的兵力对比哪一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大行城虽然是座平地城,但因它位于鸭绿水入海口附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城墙建得又高大又坚固,大行城城主相信自己守上一两个月没有问题。这一年天气冷得早,此时已是秋末,估计再过一个月,天气就能冷到冻冰的程度,到那个时候,可以在城墙上浇水,使城墙上冻一层冰,既可以增加城墙的坚固程度,又能增加爬城的难度,大行城城主相信那样的话大唐军队肯定会知难而退。
契苾何力把白不离部部署在地势较高的城西,以白不离为主攻,把安地城城主的部队部署在城南负责助攻,他自己亲率三万多唐军士兵部署在城北,同样是主攻。
仗一打起来,大行城城主发现,情况跟他想像的大有出入,进攻方的攻势极为猛烈,尤其是那些投降大唐的高句丽士兵,玩命地往城上爬,玩命地往城上射箭,似乎守城的不是他们的同胞,而是他们的世仇。大行城城主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守军官兵更是不理解,他们痛恨这些背叛国家、背叛民族、替外族人卖命的叛徒,用滚木、礌石和弓箭往死里削他们。大行城城主调整部署,把六成的防守力量用来对付投降大唐的高句丽士兵,把用四成的力量对付大唐士兵。
这样打了几天,双方伤亡都很大,白不离为了当上大行城城主,安地城城主为了当上泊灼城城主,毫不松懈,督促士兵不停地进攻,大行城的守军士兵却有些承受不住了。有些守军士兵心想:“简单地把攻城的高句丽士兵说成是叛徒,无法解释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大劲头,他们如此卖命,肯定是因为大唐人给了他们足够大的好处。既然那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好处,我们要是投降了是不是也可以得到很大的好处呢?”相当一部分守军官兵在暗自琢磨这个问题,有更多的守军官兵则在强大的压力下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他们想,包括国内城、辽东城、安市城、乌骨城、玄菟城、新城、哥勿城等城池在内的那么多重要城池都被大唐军队攻克了,其中包括各种地形的城池,有平地城、山城,也有平山城,大行城凭什么就能顶得住大唐军队的进攻呢?
胜利的意志一动摇,打仗的劲头就明显下降,在守了十天之后,西城墙被白不离攻破,大行城守军投降。这一回契苾何力心理平衡了许多,就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以后,他独自攻占了建安、泊灼、安地和大行四座城池,在刘明的帮助下攻占了乌骨城,战果可谓辉煌。接下来就要渡过鸭绿水向平壤城攻击前进了,鸭绿水的水势还没有消退,契苾何力便在大行城歇兵,等待渡河时机。
大唐军队在辽东地区的行动大大出乎泉盖苏文的意料,他原以为大唐军队会像以往那样,攻占几座城池、放几把火,然后就撤回辽西,没想到刘明一直攻到了国内城,大有渡鸭绿水南下之势。对于刘明的战绩,泉盖苏文非常了解,他把刘明列为头号劲敌,暗自庆幸刘明没有被派来进攻平壤城,如今刘明有渡过鸭绿水南下的意图,他不敢不防,派辱夷城城主率领三万军队驻扎在鸭绿水南岸,与国内城隔水相望。
鸭绿水水势很大,刘明一直没有试图渡水,这让泉盖苏文大大地松了口气,他判断,只要拖到秋末,刘明就会撤走。事实再次大大出乎泉盖苏文的意料,不但刘明没有撤走,契苾何力也越打越来劲,先后攻克了泊灼城和大行城,令鸭绿水下游门户洞开。从国内城到大行城有五百余里,仅凭辱夷城城主的三万人根本不可以防守如此宽的正面,泉盖苏文被迫派他的长子泉男生潜出平壤城,纠集了三万人,在大行城对岸布防。
刘明在国内城等待鸭绿水水位下降,一等就是一个多月,直到九月下旬,鸭绿水的水位才降至正常年份同时期的水平。在此期间,达稽、苏支和明佗不想继续等下去,各带本部人马返回,他们应该得到的财物和人口,刘明让他们全部在国内城领取。
这一年的天气非常奇怪,孟秋、仲秋时节大雨不断,中秋节以后天气突然冷了下来,刚过秋分节,地上的水就开始结冰。过了寒露节,鸭绿水的水位还没有降至正常水平,陆地上的小水沟、小水塘已经结满了冰,就连鸭绿水的岸边也结了一条冰带。这可给刘明出了一道难题,搭浮桥时,士兵不可避免地要下到水里,水温这么低,下到水里用不了两分钟,人就会冻麻木,基本上做不了什么事。没办法,刘明只好继续等待,希望江面早一点封冻,踏冰过江。心里是抱着这样的希望,可刘明清楚,流动的水结冰比静止的水结冰难得多,要想等鸭绿水全面封冻,而且冰面的厚度足以承受大队人马,恐怕得等到冬至以后。
看来整个冬天都要在高句丽度过了,刘明发动国内城和哥勿城的老百姓,给大唐军队缝制棉衣。国内城的府库里有的是棉布和棉花,做十万人的冬装富富有余。为了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刘明宣布,每做一套冬装,给一百斤粮食当工钱。由于秋天连续下雨,这年的庄稼只收割了七成,这七成里面,又有两三成因为没能及时晒干而发霉变质,总的产量只有往年的一半,家家户户都感到粮食不足,刘明的这个措施得到两城百姓的热烈响应。凡是能拿得起针线的人都行动起来,就连从来没碰过针线的男人,也在女人的指导下帮着絮棉花。做好冬装后,刘明又让老百姓做露着半截手指头的手套,给每位官兵配发一副。
实际情况比刘明预想的要好,寒露过后,气温下降得非常快,霜降刚过,鸭绿水就全面封冻,只是冰面太薄,别说走人了,连条狗都承受不住。刘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欣慰,他从小生活在河边,一到冬天就盼着河面结冰,那样他去姥姥家玩就非常方便。看到河面结冰时,他就时常背着刘家梁去冰上拭探冰的结实程度,对河面结冰的情况非常了解,他知道,河面上结冰容易,结厚冰很难。
零摄氏度的水在变成零摄氏度的冰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水跟空气直接接触,这些热量就会迅速散发进温度很低的空气中,冰就比较形成。当水的表面结冰以后,冰把下面的水与空气隔绝,下面的水要想再结成冰,释放出的热量无法散发到空气中,只能散发到更下层的水里。水温只有达到零下好几度的时候,才能容纳这些热量,水才会继续结冰。刘明当然不懂这个科学道理,但对这个现象很清楚,只能耐下心继续等待。
为了早日渡过鸭绿水,刘明没有空等待,他积极做着准备。首先他决定,马不过河,只让人过河,这样对冰的负荷能力的要求就大大降低。其次,他让士兵们大量伐木,制作四尺宽的长木板。人直接踩在冰上不行,踩在木板上就没问题。同时,刘明在城北的壕沟里做试验,看在多厚的冰面上铺上木板就可以让大部队通行。
做好这些准备之后,刘明每天派人到鸭绿水上了解冰的厚度。对岸的高句丽士兵看到了,大声嘲笑唐军士兵:“嘿,你们是想踩着冰过来吧,你们也太着急了,至少还得等一个月。现在的冰面只能走猪狗,走人绝对不行,你们要是想过来,除非变成猪狗。”
唐军士兵反唇相讥:“哼,你们别得意,早晚有一点我们会过去,到那个时候,你们会求着爷爷让你们做猪狗,爷爷把你们都变成死猪死狗,剥皮剔骨吃肉。”
高句丽士兵反讽道:“你们想吃肉呀,那就过来吧,我们锅里炖着大块大块的肉,等着你们过来吃呢。不过你们要小心一点,别掉进冰窟窿里,掉下去就不是你们吃肉了,水里的鱼会吃你们的肉。”
唐军士兵挖苦道:“说大话也不怕被风扇了舌头,你们的锅里有肉吗,别说肉了,恐怕连油星都没几个吧。我们的锅里才炖肉呢,知道我们为什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吗,就是因为跟着我们有肉吃,那些高句丽士兵为了吃肉都投降了我们。反正你们也得投降,早点投降早点吃肉,快过来吧。”
双方的士兵互相打趣,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