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澄换完衣服,看都没看摔倒在地的妹妹一眼,把门关好便顶着寒风出去了。村里组织了挖河泥,每户出一个青壮年,周家只有他一个男人,自然是由他去。
    周慈眼看着周澄走远,没有一点要扶她的意思,心里的绝望和委屈简直要把她淹没。
    翻了翻原主的记忆,她又委屈不起来了。也难怪周澄无动于衷,原主从前经常用这套威胁周澄以达到各种目的,周澄吃了不少亏,渐渐地就麻木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周小丫根本不做人,过去的一系列操作硬生生把原本端方如玉的周澄逼成了现在这副冷情冷血的样子。
    原本周家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周父周筠是北京大学的教授,其父母都是红色资本家,周母窦烟兰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家资钜万。
    周筠和窦烟兰十六岁成亲,儿时青梅竹马,少年结发夫妻,两人感情甚笃。1940年窦烟兰生下了周澄,叁年后又在战火中拼命生下了周慈,因为生周慈的时候难产,窦烟兰落下了病根,无力照顾两个孩子,便把叁岁的儿子托给公公婆婆抚养。1945年,周筠在一场日本人报复性的行动中被杀害,窦烟兰悲痛欲绝,差点随丈夫离去,但为了年幼的儿女,强撑着没有自杀。彼时战火纷飞,窦烟兰和女儿在一次避难转移中与公公婆婆失散,五岁的周澄就这样离开了母亲和妹妹,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
    1956年,周澄的爷爷奶奶先后去世,周澄办完丧事后偶然得知母亲和妹妹的消息,振作起精神,北上来到下河村寻亲。
    而他找到心心念念的母亲时,却发现窦烟兰奄奄一息地躺在发臭的炕上,差点被渴死,而13岁的周慈则没心没肺地在田里和其他孩子玩耍,根本不管病重母亲的死活。
    窦烟兰本来就已油尽灯枯,见到失散多年的儿子后没几天就咽气了。周慈在葬礼上没掉一滴眼泪,而且在偷偷咒骂亡母死了还害她穿丑衣服(麻衣)的时候被周澄发现了。自此周澄对周慈彻底死心,对外宣称周慈不是窦烟兰的亲女儿,周慈竟也不否认,反而暗自窃喜可以不用当地主家的崽子。
    周澄冷眼看周慈欢天喜地,心中恨不得掐死她后自己再去陪地下的亲人。然而窦烟兰的遗言是让他抚养周慈到十六岁,周澄再有万般不愿,也不忍违背母命。
    周慈性格又懒又馋,又娇又作,稍有不如意轻则大哭大闹,重则以死相逼,待在下河村的这两年于周澄来说就是一场醒不来的噩梦。
    今天周慈的寻死在周澄看来就是一个老旧的把戏,他早已没了耐心去和她周旋,故而说出了那番话。
    周慈看完了周小丫的记忆,内心只剩下无语和烦闷,寻死的愿望倒不那么强烈了。
    艰难地撑着身子从地上起来,周慈拍了拍灰,顺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