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见四川知府
作品:《明朝小地主》 苏哲见知府大人竟然发起了呆,马上就咳嗽了一声;“大人,这是怎么了?难道还没看清楚自己手中的东西吗,不清楚,都是干什么用的吗,要不要我亲自来给大人解释解释?”苏哲的话让知府大人心里更加的疑惑,毕竟这个令牌可不是普普通通的令牌,他可是能调动两万人马的令牌,为什么会出现在苏哲的手上,知府大人非常的好奇,难道这个苏哲也是吴王的人。
知府大人没有直接问出来,毕竟在知府大人的了解当中这个苏哲好像不是吴王钱宁的人,而且吴王钱宁来信有提及过苏哲这个人不好对付,所以知府知道苏哲手里的东西应该不是吴王钱宁给他的,这个令牌他只有在张天贺手里看见过,难道他是从张天贺手里抢过来的。
“苏大人,你能告诉我,这个令牌是怎么到您手里的吗,因为这个令牌据我所知,好像是张天贺将军的吧?”知府大人道。
“确实这个令牌就是张天贺将军的,是他给我让我来找你的,现在云南全部都被**打下来了,他让我带着这个令牌来找你,相信你看到这个令牌,就能把这两万人的指挥权交给我了。”知府听了这些话有点不相信苏哲,所以他只是笑了笑没有说其他的话。
苏哲知道他不相信自己的话,所以拿出一封血书,直接交给了知府,知府大人看到这个血书不明白苏哲的意思。
“苏首辅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个……”知府大人指着桌子上面的血书问道。
“我没有什么意思,不过我倒是想问一下,知府大人你看都不看,就过来问我什么意思,难道知府大人知道这里面的内容是什么,还有知府大人不想看看,这是谁写出来的吗,看完了再说。”苏哲让知府看了在说,知府拿起血书看,看完以后他只说了一个句话。
“这上面写的,可是真的,如果是真的……
“知府大人没有说下去。
“我想知府大人与张天贺将军经常书信,应该了解这上面的字迹是谁人写出来的吧,而且我也没必要拿这封信来哄骗你,骗你对我没有好,上面写的已经非常清楚,他是怎么被人害死,不过现在我要告诉你,他没有死,被救了,”苏哲道。
“是你救了他?”知府大人问道。
“嗯,”苏哲道 。
“能让我见见他吗,我要确定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毕竟这也关系到我的家人的安危,”知府大人的家人也被吴王钱宁的人一直控制着,所以四川这个位置一直都是吴王钱宁的眼线,当时本来**这边是没有战事,就是因为吴王钱宁需要除掉苏哲身边的人,让四川知府故意写奏折说云南这边有**人在侵犯,所以之后才有了这么多的事情发生。
“现在我还不能让你见他,他现在伤势比较重,我必须把让他好好的疗伤,等他的伤势好了,我会安排让你去见他的,到时候你可以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四川知府还是不能马上的答应苏哲,因为就算能证明这封信是真的,可是他的家人还在吴王钱宁的手里,如果现在她背叛了吴王钱宁,那么他的家人不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吗,他不能让他的家人陷入这种境地,所以他不能轻易的答应苏哲。
“怎么看了这封信?难道你还想为吴王钱宁卖命吗?”苏哲见四川知府并没有想把两万人交给他们的意思。
“虽然你们说的是真的,可是我不能让我家人来冒险,我的家全部都在吴王钱宁的手上,我不能马他们的生命开玩笑,所以苏首辅,我不能答应你。”四川知府退了几步坐在自己的床上,其实说实话,他现在的心情也很复杂,因为吴王钱宁既然能对张天贺这个样子,那么对他应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知府大人如此不配合我,那我就没必要跟你在好声好气的说了,知府大人就算不告诉我这两万人马在哪,我想凭,我也有这个能力,把这些人给找出来,到时候知府大人你认为,吴王钱宁是相信你宁死不屈,还是相信你已经背叛了他。”苏哲要让四川知府大人知道,只要苏哲把这两万人马全部都找到,有了这个令牌,这些人一定会听他的话,因为在军队里面是听令牌的号令,所以苏哲的这些话,就是想给知府大人敲个警钟。
“苏首辅……”四川知府何尝不明白这个事情,现在苏哲已经兵临城下了,以他的能力,想要找到那些人是可以的,不过她刚刚说的那句话是对的,吴王知道了,苏哲来到这里,会不会相信真要背叛他,还是自己的下场和张天贺是一样的。
“什么话都不要说,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我现在把人马退出去,反正我该说的话已经说过了,至于你怎么想?你怎么做,我就没办法管了,不过相信这个事情过不了两天,吴王钱宁就会得到这里的消息吧!”苏哲盯着四川知府看了一会儿,然后让自己的手下全部都推出去,因为他们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该做的事也做完了,现在就可以离开这里去找万人的藏身之所了。
“夫人,我们找到了,他那边明显就是有一个军营,看来当初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他们了,好在当初大人让我们来到四川,要不然我们还真不知道这里竟然藏着这么多人。”皖菊在洛诗诗身边道。
“的确,还是相公聪明,让我带着你们过来找这些人,而他带着一批人直接进知府衙门,这样一来,就给关雎公主他们留下了疑虑。”苏哲其实去知府衙门,根本就没有想过要从他们的嘴巴里面得知这两万人的下落,因为他知道这个知府绝对不会给他透露的,既然那么倔,那就让他知道倔也不是那么好倔的,现在他故意把事情搞得这么大,就是要关雎公主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