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金记 第11节

作品:《玉金记

    “可见什么事都要讲缘分,”葛氏慨叹道:“治病也要看医缘。”
    “大嫂放心吧,兰台公子是位至诚君子,他说能治必然是能治的,何况大哥现在已经有了起色。”白二爷也十分喜悦。
    白家老太爷去世的时候他还没成年,是兄长将他拉扯成人,所以兄弟两个格外亲厚,不像有的人家,兄弟阋墙,为一点家产明争暗斗。
    所以白家人再见司马兰台,如同见到救世的菩萨真身,恨不得要跪下。
    “公子真是神仙手段,我大哥才用了三天的药,如今就能半躺下睡觉了。”白二爷高兴的说。
    “昨夜老爷吐了一口血,不知道要不要紧?”葛氏在一旁小心地问。
    “不妨事,是淤血,吐出来更好。”司马兰台道。
    白员外服药后的症状都在司马兰台意料之中,他肺经受损闭塞,如果不将淤血吐出来,肺气便依旧不通。
    只有气脉通畅了,才能慢慢恢复。
    听他如此说,白家人便更放心了。
    再进去看白世成,精神明显比三天前好了许多,但依然气喘,时不时咳嗽两声。
    见了司马兰台就要下床,被对方止住了。
    “兰台公子,您对在下真是再造之恩,”白世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久病之人对于除病良医的感恩是绝不会掺假的,他真是恨不得把司马兰台供起来,因此也不禁对以前那些大夫心怀不满:“倘若再让那些庸医给我乱治,只怕这条命早已上西天了。”
    “白员外也不需责怪之前那些大夫,毕竟你的病情的确特殊,他们虽然没有治对症却也给我提供了借鉴,否则在下也不能轻易就判断出你的病因。”司马兰台替之前的那些大夫们说话,这让白家人更加敬佩他的德行。
    “是是是,公子心胸开阔,在下小人见识了。”白世成自嘲道。
    “兰台公子请用茶吧。”葛氏亲手斟了一杯茶端给司马兰台。
    “不必,还是先诊脉。”司马兰台是个不耐俗套的人,他看病的时候不喝茶不吃点心,看完病后也从不逗留。
    他这样的性子,多少人都不敢亲近。
    司马兰台对此却安之若素,他自幼就不喜与人太亲密,老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清高相。
    再次给白世成诊过了脉,司马兰台留下七天的药说:“白员外的肺经如今已经打开,再慢慢调养三个月左右即可恢复得差不多,吃完这些药后,我会再来。”
    “那依您看来,饮食上又该如何调理呢?”葛氏连忙问。
    “饮食要清淡,不要吃过补的东西,但也不可吃性寒之物。员外身体已经极弱,这两者经受不住的。”司马兰台一边起身一边说:“喝些鳗鱼汤也使得,这是养肺气的东西。”
    “多谢公子,多谢公子。”白家人一叠声儿的说,总觉得不管说多少句,依然不能将感激之情表达彻底。
    白二爷早封了一百两金子作为诊金,司马兰台是不管这些的,他自幼不缺钱,所以也从没在意过诊金多少。
    这些琐事都归墨童管,公子回京不过一个多月,光诊金也收了上万两银子。
    墨童请示过了,在宝昌银号办了账头,把公子所得的诊金都存了进去。
    虽说公子要开医馆,可司马家家资巨富,城郊的田产、街上的铺面多得是,用不着再花钱买地方。
    更何况公子选定的地方是夫人陪嫁带过来的,算是公子外祖家的产业。
    那里原本有房子,不过是再改改,花不了多少钱的。
    人都说行医难发家,可司马兰台不在其例。
    凡是找他看病的,要么病得极重,要么就是疑难杂症,轻来轻去的常见病症也不敢劳动他。
    谁让他出身极高,且又是仙源山的门徒。
    至于诊金多少,全凭患者自愿,可他越是不争,人们就越怕给得少了,尤其是那些达官显贵们,掏起救命钱来一点也不含糊。
    白员外经了司马兰台的诊治,几个月后渐渐好了起来。虽然不能恢复的像未病时那样健壮,却也能保住一条命,只要不十分劳累,看上去也与常人无异。
    而司马兰台从白家离开后,坐了马车回自家府里去。
    恰好这一日是芒种,饯花神。
    街上仕女如云,都刻意的打扮了,把丝带绒花等物系在树上,并低声许了愿望,多是嫁个如意郎君之类的女儿家心事,让花神带上天去说给天神听。
    有人认出了司马兰台的马车,登时喜出望外。
    “是兰台公子的马车呢!”
    “好可惜,今日不是骑马,否则就能见一见了。”
    “别不是看错了吧?”
    “绝不会,赶车的那个就是他的书童。我要是认错,这一双眼睛剜给你。”
    女孩子们虽然害羞,可抵不住对兰台公子的倾慕,一个个将手里的花朵往车上抛。
    墨童颇无奈,好在随后过来一队官兵,他借机躲了过去。
    马车拐进百贤巷,有人忙上前打招呼,墨童一看并不认得,以为又是找自家公子瞧病的人。
    谁想对方却说:“小人是海府的下人,是我们老爷打发来给公子送请柬的。”
    说着递上一张烫金请柬。
    原来这人是海清秋的手下。
    墨童虽然接过了请柬,却想着公子是绝对不会去的。
    毕竟船帮和司马家实在不是一路的。
    第18章 勉为其难座上宾
    日暮,天光渐收。
    楚腰馆上下收拾得整齐干净,里头的姑娘们个个儿打扮得桃羞杏让,或调琴弦,或凭栏凭窗,等着客人来。
    姹儿姨在三楼的看台上往下头看,苏好意刚好把一楼看了一遍,见各色东西都齐全了才上二楼。
    几个姑娘在楼梯处截住她,调笑道:“今儿什么好日子?你穿成这样是要去见哪家姑娘?”
    苏好意今天穿了件簇新的交领绯色箭袖夹纱袍,腰上系着玉色丝绦,两端绾做梅花结,一对宫穗错落垂在腰侧,显得她腰肢细韧,身姿风流。
    这颜色的衣裳过了十八岁的人都穿不得,容易显得花哨轻佻。
    可若是十二三岁的少年穿了又难免一团孩气,不够出挑。
    偏偏苏好意的长相肤色十分衬这衣裳,远看近看都好看。
    “我一会儿要出去赴宴,已然跟我娘说过了,”苏好意未语先笑:“姐姐们今日都好惹眼,必定能接到又英俊又体贴又大方的客人。”
    “臭小子,偏你的嘴这么甜!若不是因为你,我们还不一定留在楚腰馆呢!”其中一个姑娘用扇子轻拍着苏好意的肩膀道:“你跟姐姐说实话,是不是外头恋着谁呢?”
    “没有的事,”苏好意笑:“我这不还小呢么!”
    楚腰馆的姑娘不少对苏好意存了心思,可她却从来都不招揽,众人又不知她是女儿身,所以就疑她在外头有人。
    当然,也有人怀疑她和吉星两个分桃断袖,毕竟这两人没少腻在一处。
    “小耗子,你再不走可就不好走了,”软玉在楼下仰头道:“孙八爷打前儿起就说要找你呢!真要让他见了你,不啰嗦一两个时辰才怪。”
    “阿金过会儿来,让八爷跟他说话本子的事吧!”苏好意朝软玉挑了挑眉,谢她的提醒。
    “臭小子,我要是再年轻十岁也叫你勾了魂去。”阮玉笑骂着转过身去拿琵琶。
    她当然知道苏好意是女子,可也不得不承认她有男女通吃的本事。
    苏好意上楼去跟母亲打了招呼,然后下楼从后门走了。
    今日海清秋家的公子请满月酒,苏好意作为义弟当然要赴宴,只是船帮和其他门户不同,请客都在晚上,越是大宴越是如此。
    海清秋坐上船帮老大的交椅将近二十年,除了十年前大婚,还没有因为什么事庆贺过。
    所以今天的宴请必定十分隆重热闹,苏好意深知这一点,因此不敢怠慢。
    虽然在外人看来,她如今在船帮的身份已然很高,可苏好意绝不敢有恃无恐,说白了还是她性子使然。
    海清秋的府邸在景明街烂头巷,这里原本是贫民窟,从巷子的名字就能看得出来。
    船帮本来也是在水上讨生涯的贫苦弟兄们结成的帮派,这里头的人出身都不高。
    不过后来船帮渐渐做大,垄断了京城内外民间水上的生意,才渐渐的发达起来。
    京城九街十八巷,指的是天都最早建成的时候定下来的街巷,如今几百年过去,早已扩张了不止一倍。
    可人们约定俗成,依旧用九街十八巷来代指京城的街道。
    这里和楚腰馆隔了四条街,饶是苏好意的脚程快,到了海府门前,夜幕也早降下来了。
    她之前有几次从这里路过,可从来也没进去过。
    以往的海府都是大门紧闭,只开侧门。今天却张灯结彩,府门大开。
    门前迎宾的是童三爷,带着帮中几个年轻伶俐的兄弟。
    童三爷见了苏好意连忙上前抱拳,说道:“苏小爷可来了,帮主和夫人已经问了好几遍了。”
    “叫兄嫂惦记着了,真是过意不去,”苏好意一边回礼一边说:“三爷辛苦了,我先进去,回头再找您说话。”
    “小爷是头回来,我把您送进去再出来。”童三爷知道苏好意是海清秋夫妇的座上宾,因此丝毫也不敢怠慢。
    海清秋家的院子真叫大,房舍建的也气派,带着股子江湖豪强的味道。
    七进的宅子,宴席设在第三进的齐心厅,苏好意进门拿眼一扫,估计总有上百桌。
    彼时里头热闹非凡,这些人都是粗人,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满口说的都是江湖义气。
    童三爷看了半天也没见到海清秋,略带歉意的对苏好意说:“苏小爷,帮主这会儿不在。想是进后宅看夫人和少爷去了,我先给您找个位子坐着。”
    苏好意知道童三爷还得到前门去迎客,连忙笑着说:“我随便找个地方坐就好,三爷您快出去忙吧,别耽搁了正事。”
    童三爷之前就已经得了海清秋的吩咐,将苏好意安排在主桌。
    此时桌上已经坐了几个人,有几位是船帮的当家人,还有几个是天都的大富商,都是平日里和船帮有生意往来的。
    正中间空着的上座当然是留给海清秋的,童三爷让苏好意坐在海清秋的左手边。
    苏好意说什么也不同意,执意坐到旁边的那张桌子上去,童三爷劝了半天也没用。
    只好说道:“苏小爷,您这实在是为难我们了。回头帮主可是要责怪老朽办事不利的,您就坐过来吧,全当是可怜我们了。”
    苏好意谦让不过,只好坐到海清秋对面的位子上,算是整张桌上最末的位次。
    童三爷见她坐稳了,这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