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荆南四郡的乱
作品:《三国眼艺》 其中长沙比较繁华,而且之前被孙坚治理过,发展得还不错。
所以,蔡瑁认为自己目前最紧迫的就是以新荆州牧刘宗的名义,发文去给另外的三个郡,让他们过来朝拜新的主人。同时,也把兵力全部带过来给自己使用。
然而,并没有人理会他。
一天一天过去,蔡瑁还在等待,终于耐心没有了。
真是太放肆了,居然不听命令。蔡瑁非常火大,决定点起武陵兵马,杀奔最近的零陵。
蔡瑁自带五千人马,在武陵金旋这里凑到了一万人,反攻襄阳有困难,打击边疆不听话的太守还是足够的。
零陵的太守是刘度,本来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靠着姓刘在刘表跟前有些关系,所以当上了零陵的太守。
收到蔡瑁以新州牧刘宗的身份发出来的书信后,原本是想着要去响应的,但是出发前受到了部下从事的游说。
觉得刘表既然死了,而且蔡瑁推选的刘宗是次子,根本不具备正统继承权。如今天下已经大乱,为什么不自己自立一方呢。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就是很可悲的,也不自己想想自己有没有争霸的本领,就一股脑儿地自立了。
这下好了,报应来得太快,蔡瑁起大军来攻打他。
零陵这种边疆小城,尽情地搜刮,那也才两三千人马,如何抵挡。
刘度非常着急,派人给桂阳的太守赵范送信,寻求对策和支援。
赵范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自然也不可能帮忙。不过,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蔡瑁攻打零陵只是开始,他这是在报复,只要把零陵打完了,自然就会来攻打桂阳的。
想到这一层次,赵范和刘度一合计,干脆去找长沙太守韩玄。由于韩玄所处的长沙最发达,兵力也有五六千人,因此两人决定推举韩玄为新的荆州牧,一起联合起来抵抗蔡瑁。
长沙太守韩玄可是个比较有野心的人,在治理长沙的过程中就留意着兵马的训练,所以和其他两个郡不一样,他手里有近万人马。最重要的是,韩玄部下有将领,而且是绝世猛将。所以,当刘度和赵范的意思传达到长沙后,韩玄也心动了,于是带起兵马,前往零陵救援。
这样三家兵马就在零陵和蔡瑁进行了对视,僵持不下,陷入僵局。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想法,荆州局势十分微妙。
刘琦在江夏,有了廖化的协助,因此训练了一批人马,蠢蠢欲动。诸葛亮给关羽的计策里面,还有下文,目标也是荆州南部的四个郡。诸葛亮那么聪明,怎么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只看着眼前的东西,他的布局肯定是最大的。一边攻巴蜀为根据地,一边在荆州抢占城池作为前线。两手准备,多条出路,如果将来成功了,就可以稳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可以说,诸葛亮现在嗯目标,就是极力完成三国鼎立,至于一统天下,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会那么早就死在五丈原呢,所以认为还有很多时间去完成这件事情。
诸葛亮给关羽的策略就是前面用襄阳和新野挡住张凉的大军,再安排一些军力,结合刘琦一起攻打荆州南部四郡。诸葛亮对于荆州人物可以说了如指掌,每个人什么性格,有什么优缺点都在心里有数。这就是决定谋士的区别,未出茅庐,却知天下事。当然知道天下事这是非常夸张的说法,但是重要的事情,没有一件能够瞒得住他。到底是怎么知道的,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文人都喜欢各种茶友会吧。
诸葛亮算准了荆州南部那些人心思,不会那么轻易就服从蔡瑁,所以即便关羽不出马,也是有可能收服的。因此,给关羽的计策就是,让刘琦和廖化伺机而动。
现在机会来了,蔡瑁和韩玄大打出手,按照先前的规划,关羽应该要从襄阳派兵攻打武陵,因为路途比较近,而且蔡瑁刚刚到武陵,人心还不是非常稳固,所以只要关羽大军抵达,加上刘琦的正统身份,必定能够很顺利地攻破。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诸葛亮厉害,但也只能掌控大的方向,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都预测到。如果真的那样子,那就真的是诸葛妖孽了。
诸葛亮没有算到的细节,就是刘琦已经在江夏城,并没有回到襄阳城,而关羽也已经把廖化派去江夏协助刘琦了。如果要是攻打武陵,那必须先把刘琦从江夏调回襄阳,这个路途遥远是一回事。关键是派什么人去接替江夏的防守很伤脑筋。
关羽没有在这件事情上花费太多的神,因为他必须要时刻注意着张凉的动静。于是关羽简单地让刘琦和廖化带领大军进攻距离比较进的长沙。反正韩玄已经带领大军去进攻蔡瑁了,后防空虚,先打长沙,然后打武陵,和先打武陵,再打长沙没有什么两样。在关羽的眼里,什么蔡瑁,韩玄,都是一群辣鸡,只要有时间,干掉他们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周密的计划。
于是,刘琦和廖化一起进攻长沙去了。长沙守将得到消息,快马急报,传到零陵韩玄处。
韩玄大惊:“如若长沙陷落,我等皆腹背受敌,别说攻打蔡瑁,自己都要扑尸荒野了,怎么办,你们说该如何。”
韩玄座下最仰仗的就是老将黄忠,他如今没有经过关羽的洗礼,所以还不为世人所认识,不过在长沙这个城内,那也是有莫大声望的。战将派的首领,代表人物。
此时韩玄问起,黄忠建议道:“回太守,如今荆州已经一片混乱,多方势力互相攻打,最终受苦的都是百姓。如今刘琦乃是正统荆州继承人,而且刘备又有天子圣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末将认为,不如打开城门,迎接刘琦进城。”
黄忠的见识肯定是比较高的,但是也有局限性,最重要的局限性就是忠于大汉这个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