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5 又被打脸

作品:《捡漏

    他们家的瓷厂在瓷都也是数一数二,出口创汇,拿奖拿得手软。钱财自然没有少赚。
    当初夏玉周搞了那么多的协会,吴璇就挂的古瓷研究协会会长职务。
    都知道现在的高档复刻瓷器价格奇高,随便一个仿永宣青花的手绘茶杯都是大几千。一个铜胎的珐琅彩那就更是贵得惊人。
    从夏鼎在的时候开始,他们家几乎就承包了全部文保单位几乎所有的高档用瓷。
    光是这一项收入吴家就赚得流脓淌血盆满钵满。
    “吴理事,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挖出来的官窑遗址,是假的!”
    “对不对?”
    金锋斜着眼看过去,嘴里漠然说道。
    “我只是质疑。允许辩证嘛。你说呢。小金总顾问。”
    “真理越辩越明!不是吗。”
    金锋抿着嘴昂然说道:“你请说!”
    不过四十多岁的吴璇家里不缺钱,在对瓷器研究这块上极有造诣。嘴巴一张,加特林重机枪轰然开火。
    “关于北宋官窑遗址从清中期开始就有前人研究,新神州后,我们对这块的研究也越发细致。”
    “清凉寺汝窑遗址发现让我们对汝窑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张公巷北宋官窑的出土在当时也引起极大轰动。”
    “到现在为止,张公巷是不是北宋官窑尚且无法定论。但是,在当时,夏老和我师父,我的父亲以及众多大师们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边说,吴璇还开了公文包取出了一份泛黄的档案。
    这份档案赫然就是当初全神州专家组们对张公巷窑址出处的辩论会议记录。
    张公巷遗址是在04年挖出来的,出土了两万多件瓷片和残器。这些瓷片器型精美,釉色上乘似汝又胜汝。
    于是很多专家都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北宋哥窑。这在当时引起国内外一片轰动。
    有几位巨擘级的大宗师还为此发表了很多篇的论文,认定张公巷就是的北宋官窑最准确的遗址。
    但在后面的联合论证会上,十七位巨擘级的宗师和大宗师却就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几个月后,五十多位大师、院士和历史学家又展开了二次辩论。
    辩证会上,支持反对互相都说不服对方,就差没当场打起来。最后还是打酱油的和事老劝住双方。
    从那以后关于北宋官窑的争论从明面转到地下。双方谁也不服谁。到现在十几年过去,老一辈大宗师们逐一逝世,这事的争论也就减缓下来。
    吴璇这个人前几天不见人影,却是在今天跳出来质疑黄河寻祖的发掘,目的不言自明。
    在吴璇旁边还坐着不少黄冠养认识的人。这些人也都是国内很有些名望的瓷器鉴定专家和学者。
    这群人,来者不善。明显的来跟金锋唱对台戏。
    耐心听了吴璇口若悬河口水了十几分钟,金锋就说了一句话。
    “请问吴理事长,你看过我们挖出来的窑口瓷片吗?”
    吴璇呵呵笑了笑:“我不看也知道……”
    下面的话被金锋抬手一指打断。
    跟着黄冠养拿起一个箱子走到吴璇面前打开,取出几件东西放在吴璇跟前。
    “吴理事长,请你说说,这些瓷片、残器、修复品和全品,哪些属于汝瓷?哪些属于张公巷?哪些属于官窑?”
    既然对方都对金锋发起质疑的挑战,那金锋也毫不客气反击回去。
    吴璇低头看了看这些瓷器器物,呵呵一笑欣然应承下来。
    旁边吴璇的帮手们也在这时加入战斗,三五几下就把这些器物全都辨明出来。
    以这些人的实力,认清楚这些东西的出处自然不在话下。
    等到吴璇自信满满开口报出各个瓷片残器全品的出处和窑口之后,黄冠养却是冷笑起来,寒声说道。
    “错了!”
    “全错了!”
    此话一出,吴璇顿时吃了一惊,他的帮手们大惊失色。
    “这些,都是我们在官窑遗址上挖出来的。”
    “吴理事长,黄理事,薛会长……”
    黄冠养嘴里挨着挨着点名过去,冷笑说道:“你们几位的眼力界,还需要再练练啊。”
    “吴理事长,您可是董老的关门子弟,不应该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啊。”
    几句话出来,一帮人怫然色变,一个个老脸羞红惭愧怔立当场,恨不得钻地缝里去。
    吴璇脸色剧变,不服气的他又抄起手对这些瓷器二次复检,三次再复检。
    连续摸了十来分钟,还把大杀器单筒放大镜都给拿了出来。
    “黄总,你,你莫不是在骗我?”
    “我的鉴定,没,没错啊。你们,你们是不是拿了博物馆的东西过来故意整我?”
    黄冠养鄙夷深深,冷笑两声:“董老的关门弟子,连出土物和馆藏都闻不出来?”
    “看来吴理事长的鼻炎很严重嘛。这么大的土腥味都闻不到。”
    “是该去看医生了。”
    “我在协和有熟人,可以帮你挂个专家号。”
    噌的下,吴璇就变了颜色。一张脸又青又白,火辣辣的痛得不得了。
    在这样的场合下,一次失误,就相当于一辈子都完了。
    传出去的话,不仅自己的名声没了,就连家族的名声和老师的声誉也毁于一旦!
    失魂落魄的吴璇冷汗长流,下意识的看了看会议桌上的某个人,慢慢地一点一点的坐下去,三魂七魄都飞不见了踪影。
    “黄副总,这些,这些真的是黄河古道挖出来的?”
    “黄总,黄总,我们,我们可以去看看吗?”
    “对对对,黄总,我们也想去现场,我们去做苦力,去打下手,您能同意吗?”
    一边的老货们在这时候却是把吴璇抛到一边,七嘴八舌对着黄冠养发问,神情一个比一个激动。
    “你们……要去,当然欢迎。”
    黄冠养回头看着金锋,笑着说道:“黄河寻祖项目部,欢迎任何热爱祖国的人去尽心尽责。”
    “北宋官窑遗址,我们正在全力抢救发掘。”
    听了黄冠养这话,一帮子老货顿时眉开眼笑一个劲的说着谢谢,心里激动得不行。
    这当口,吴璇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颤悠悠要跟黄冠养套近乎,却是在下一秒就被人无情打断。
    “行了。请他们出去。”
    主持会议的大佬轻轻一挥手便自将吴璇一群人打发走人。侧着身子在郝华星旁边轻声细语。
    郝华星低着头沉着脸木然点头,端起茶杯往后一靠,埋着脸喝茶。
    主持会议的大佬侧眼看了看金锋,视线从李道义杨志勇脸上一扫而过,轻轻抄起笔在记录本写了起来。
    郝华星慢慢放下茶杯,手里夹着香烟不苟言笑开口说话。
    “东输、北调和寻祖三方的辩证都已经表述完毕。你们三方的意见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根据。”
    “要发展,也要保护。保护和发展缺一不可。世纪工程和历史遗迹相比起来都同等重要。”
    “当年的大运河给了后世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财富。”
    “东输北调现在是工程,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后,也是历史的遗迹。”
    “发展,利国利民。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护和发展协调并进才能达到真正的进步。”
    “我的话说完了,下面,请三院的同志们说说你们的看法。”
    郝华星的话很短,内容也模棱两可。但现场的都是人精老狐狸,哪有听不出来郝华星话里的意思。
    他的嘴里,发展始终是第一位。
    杨志勇和李道义在这时候互相对视一眼,露出胜利者的笑容。
    金锋,输定了!
    接下来,就是三院的评估报告。
    这是杨志勇和李道义他们最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