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不列颠战役 第八章:格局在变

作品:《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盟军士兵沮丧的放下武器,以排为单位向党卫军前线部队投降。他们绝对有沮丧的理由,按照一个小兵兵所讲的那样,不是士兵们不敢战斗,而是高层没有创造平等的条件去让他们战胜德军。
    罗斯上将于5月28日下午3点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对于他和敦科尔克幸存下来的31万盟军士兵来说,他们的战争结束了,毫无疑义的结束了。
    中立国的军事评论家对于这场战争的评论是,一场华丽开始却又平淡结尾的战役。许多军事评论家在广播里大谈自己的看法,当然,按照他们的术语,应该通称为:过程分析与未来展望。
    中立国的军事评论家有理由相信,法国政府当局失去北部四十余万军队,未来的抵抗事业必将变得举步艰辛。更加糟糕的是,德国防军为了策应北部的军事行动,德c集团军群所部也对马奇诺展开了进攻,士气低落的守军很快就丢失了前沿阵地,多处要塞被德军占领。位于比利时的党卫军第二集团军也转向南下,穿越卢森堡从侧翼进攻马奇诺防线的局部地区。
    在这场战役中,党卫军给世界发出了一个可怕的信号,他们作战顽强,不怕牺牲,基层军官对于能够战死沙场的渴望甚至让还未参战的中立国感到畏惧。军官不怕死,基层的士兵的奉献精神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恐怖,没有人想面对一支精神狂热的军队。
    敦科尔克战役结束之后,世界各国害怕的发现,原来德意志第三帝国拥有架构庞大的党卫军部队,一些军事预测专家甚至用担忧的口吻在国内宣称,如果420万党卫军皆有那样的战斗力,世界极有可能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世界!
    中立国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做出政策转向的瑞士很是胸闷的宣布,他们将永久保持中立,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和瑞士做生意。会做出这样的政策调整绝非偶然,随着战事的发展,法国的斯特拉斯堡被党卫军第二集团军占领,圣迪耶、贝尔福等靠近瑞士的地区全部被德意志c集团军群占领,瑞士的下方是意大利的领土,而现在意大利正和德意志展开结盟会谈。很是突然地,瑞士的政府当局发现自己快被轴心国完全包围了!
    也就是在今年的5月,慕尼黑国社党地区总部发出一道公开的议令,决议吸收瑞士国籍的公民(含在瑞士的日耳曼人)成为国社党员,并向瑞士派遣了高达3000人的党务工作人员,在瑞士国内开设国社党的地区总部。
    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也就是说,德意志国家社会主义党要向外进行政治扩张了。
    慕尼黑的国社党地区总部发出这一信号时,瑞士国内的亲德份子随即响应,多数瑞士国会议员纷纷向外宣称,他们已经加入国社党,间接导致瑞士国内政局出现动荡。而似乎,瑞士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需要进行所谓的内部协商,留给瑞士的只有两个选择:被吞并或者组建一个新的、倾向于德国的政府。
    瑞士面临一个强国的战争威胁时,她完全没有选择,而且做出妥协,对于瑞士来说并不吃亏,瑞士不需要加入轴心一方,她的作用就是担任德国的‘贸易中介’在世界上为德国购买一切德国需要的资源,从这里,瑞士意外的发现自己可以安心的大发战争财。
    北欧的瑞典是第二个成立国社党地区总部的非轴心国国家,与之瑞士相比,瑞典对于德意志的政治影响力有更深的体会,她非常乐意向德意志示好,只因她现在面临着一个庞然大物的军事威胁。随着冬季即将来临,芬兰和苏联的战争变成了焦灼状态,双方在约恩苏、拉彭兰塔附近进行紧张的拉据战。
    也就是在敦科尔克战役结束后,驻扎在挪威卡拉绍克的党卫军第六‘北方’山地师跨过瑞典的领土,向芬兰境内移动。随后,驻扎在德意志本土的一支混编航空大队飞抵挪威的瓦德瑟军事机场驻扎。第二天,挪威吉斯林政府军部编制下的四支步兵师开始做出战略调动,纷纷向瑞典边界线移动,大有一股穿越瑞典国境涌入芬兰境内的姿态。
    日德兰半岛,一些从东普鲁士军港出海的战舰编队,在波罗的海游弋一圈之后,开始转向丹麦希茨海尔斯海港,并在希茨海尔斯军事港口驻扎。随后,一支由12艘u潜艇组成的特别战斗编队也从但泽军港出发,它们进入北海东部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后,随即消失,动向不明。
    在徐阳离开法国抵达慕尼黑之前,匈牙利、罗马尼亚向世界发表声明,宣称国家将进行完善的军事变革,也就是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向德意志第三帝国发出邀请,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对军队进行整编改革,并希望能够从德国购买足够多的军火。
    两国政府私下表示,迫切希望能够从德国这里购买比如:ii坦克、m系列(斯达克)武装装甲车、斯图卡ju-87、梅塞施密德bf-109e艾米尔、mp/(?)系列冲锋枪……等等的,在战场上有优秀表现的武器。
    面对如此格局,苏联外交部向德意志第三帝国外交部发出严重的抗议,声称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做危险的举动。苏联当局正密切注意德意志第三帝国一系列的军事调动,警告德意志第三帝国不要无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面对苏联的警告,德意志外交部暂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而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却表示将加大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交流,以及加强与匈牙利、罗马尼亚之间的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驻扎在波兰总督府的党卫军部队也开始进行紧急的调动,各军区党卫军部队做出战略性的后撤,有意的让开军事隔离区,并做出防御姿态。
    世界是非常奇妙的,在德意志第三帝国以强硬的姿态表示不惜得罪苏联,甚至与开战都将保住罗马尼亚领土安全的时候,一直在叫嚣站在盟国一方,帮助英、法保卫领土安全的美国突然安静下来了。
    一条条绝密的信息也由华盛顿发出去,首先接到信息的国家是英国。
    信息中,美国国防部长表示将重新考虑英国的要求,暂缓太平洋舰队访问英伦本土的时间。另外,美国国会经过投票之后,决定暂时减少对英、法的武器输出。
    最后,美国国务卿出来解释,其理由是考虑到德国潜艇在太平洋的活动日益猖獗,除非英国能保证运输船队的安全,不然将无限期停运。
    很显然,美国似乎察觉到德国的政策改变,希望欧洲这个新崛起的国家直接挑战那个庞然大物。为了替德国制造有利条件,美国决定暂时减少对英、法的军事支持,间接性的消除英、法对德国的军事威胁。
    随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一条法案,决定加大对瑞士、瑞典的贸易额,提供更多的稀有金属、石油。军火方面,美国国会放宽军火出口管制,决定向瑞典出口两栖作战兵器,以及部分单兵作战兵器。
    美国国务卿还表示,美国会关注德国的军事动向,并隐晦表示,美国有可能会派出访问团访问德国。
    对于美国的政策调整,英、法等国沉默了。人们只知道说,丘吉尔频繁前往白金汉宫,随后取消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原本打算运往法国本土的军事物资被搬回仓库,取消了海军在北海海域的巡逻任务。
    相应的,英国本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一轮征兵宣传,鼓励成年男子加入军队。各兵工厂的生产线做出调整,步兵战车、单兵作战装备被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为了加强本土领空的安全,资源主要被划分到空军部。
    相对于世界的热闹,德意志内部显得有些紧张,敦科尔克的胜利是属于党卫军的胜利,以弗里奇为首的国防军高级将领没有及时的承认自己的错误,相反的,弗里奇认为党卫军抢夺了国防军的胜利果实,非常不客气的说,党卫军是一群从国防军这里捡便宜的二线部队。
    弗里奇的高调指责让大部分国防军将领觉得很难堪,身在比利时的布劳希奇多次发电劝阻弗里奇,认为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进攻法国南部,而不是制造内部矛盾的时候。
    弗里奇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位置,没人知道他脑袋里面在想什么,随着龙德施泰特坦然承认错误,弗里奇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承认国防军的策略有所欠缺,但是拒绝党卫军转向南下。也就是说,弗里奇拒绝党卫军再与国防军抢食。
    国防军转向南下的同时,徐阳的专机在慕尼黑主机场降落,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