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最后时刻

作品:《深海

    走了很久,巨人们沉重的步伐显然都已经走远了,王延秋这才停下,他回身看了看,早已什么都没有了。
    “它们想必都已经走远了。”
    “会不会替我们挡住哪些大水母?”郑强问道。
    “最好如此,否则我们确实没有时间引爆那个炸弹。”王延秋说道.
    文鼎华在一旁看到王延秋正在将一块手表带回手腕。
    “你小子的手表有鬼吧?你一定是录下来了哪些动物的面目了,要不拿来给我们大伙儿看看?”
    “这关你什么事?更何况这里也没有必要的设备,必须到水面上才能播放。”
    王延秋说的不无道理,文鼎华只能压下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嘴上并不买账,继续嘀嘀咕咕:“其实这些动物的面目我知道一二,人类的祖先对这些东西也不是毫无记载。”
    “那你说说看?”赵平渔赶紧问道。
    “我告诉你,因为这些动物太难看,只有一只眼睛,所以羞于被我们看到。”文鼎华说道,就像在随口胡诌一个故事样。
    “别瞎吹了,这怎么可能?”
    “呵呵,你不信就算了。”文鼎华不再说话。
    王延秋稍微愣了一下,他猜想文鼎华倒不是开玩笑,他也许有他的依据。在这之前,王延秋也看过文鼎华的研究笔记,这是他们在边境枪战后德事,当时文鼎华的一部分笔记被留在了境内。
    笔记里记载了各种已经挖掘到的,和仍然停留在传说中的远古动物,像是一本专门骗小孩儿的怪物大杂烩,有趣的是,里面所记载的倒不是泛泛而谈,都有翔实的依据。王延秋知道文鼎华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而且一直致力于生物兵器开发,他记录这些必然有其目的。
    在这本记录中,就有西昆仑山的独眼巨人一篇,主要证据是当时出土的石凿图腾像,还有一些真伪难辨的脚印化石,但是骸骨一直没有被发现。这偏记录给王延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鼎华的考察记录中,无稽的猜想与科学论证交替出现,结论部分文鼎华如同达尔文当年做的一样,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探讨了这种图腾象征的动物存在的可能性。文鼎华假设这其实是一种已不存世的大型动物,在人类兴盛之前与人类共存过一段时间,虽然没有化石出土,没有遗传学证据。但是有人类的古代关于独眼巨人得传说,而当时出土的石像也只有一只眼睛。因为石像无法进行碳的同位素年代考证,所以只能估计是人类的作品。那座石像8米高,斧凿的痕迹怪,凿面很宽,可见使用的工具很大,大到人手不可能掌握的地步,而且没有榫孔,也没有绳索摩痕,可见建造时也没有搭建脚手架,只能推断是是搭了个土坡完成的,这也是埃及金字塔的制造方式。文鼎华认为,如果换一个思维方式,或许可以认为是一个巨人在给自己凿一个石像。
    文鼎华在笔记中接着写道:掠食动物的眼睛都会从两侧向中间靠拢,这是为了提供立体的视力,但是为什么有一类动物的两眼,最后完全靠到了一起,几乎变成了一只眼睛?那个时代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它需要这样的变化,也许是有了什么新的对手的出现,这个对手需要小视场的聚焦视力才能看到,比如说它会隐身。
    王延秋想,文鼎华确实不像是在故意胡扯,他好像只是在不尽意地卖弄,因为他料定别人不会信。但是,无论如何,现在不是追究这些小事情的时候。于是,他催促大家赶紧上路。这里离那颗核弹应该不远了。
    很快,那些巨大的柱子出现在了眼前,那颗弹头还竖在那里,完全没有被动过的痕迹。众人慢慢走到近前,谁都知道,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
    “特派员,你预计引爆这个炸弹需要多久?”郑强问道。
    “至少得10个小时,各国的设计思路都不一样,我需要很多时间整理头绪。嗯……如果有几个得力的帮手的话,可能减少一些时间。”王延秋很平静地回答道,众人都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有类似的经验,却又很想能帮上忙。
    王延秋想了一想,自己至少需要两个帮手,于是他要求大家自愿参加:
    “我需要两个自愿帮忙的人来一起完成最后的工作。说实话,很危险,你们应该知道核弹内部都是剧毒的物质。而且,”
    他顿了顿继续说:
    “如果定时装置出现差错,无法留下离开的时间,我们必须手动引爆,当然,那样可以亲眼看到核弹是怎么在千分之一秒引爆炸的,机会难得。有谁愿意留下?”
    王延秋看到,大家都在向前靠,只有文鼎华一个人低着头想往后缩。
    “就是你了文鼎华,我看到你举手了。”
    “我……其实……很高兴能够做一点事情。真的。”文鼎华哭丧着脸,站到了王延秋身后。
    “不如我们一起留下,一个难得的机会,不是吗?”赵平渔说道。边上的郑强和陆新朋也都点了点头。
    “同志们,我们可不能都留在这里,我另外只需要一个人,而且不是你,老赵。”王延秋说道。
    “为什么?”
    “因为,你必须立即回去把你的那艘能抵抗深水水压小潜艇从海底弄出来,你还记得它在哪儿吗?”
    “特派员你放心,我完全记起来了。”
    “这就好,这项工作同样的艰巨,同样的重要,你也需要一个帮手,我看,陆新朋同志和你一起去吧,这里还是让郑强同志留下好了。”
    “你们引爆了炸弹,还能活着回来吗?”赵平渔问道。
    “我们会活着回来的。”郑强抢在王延秋之前说道,他的手在赵平渔肩上拍了一下。场面顿时有一些悲壮起来。
    “我承认我是怕死鬼,但是没有办法,老子也只能跟着这个疯子赌一下了。但是我其实不想白白死掉。”文鼎华突然带着哭腔说道,打破了这凝重的气氛。
    “生死有轻重,现在,正是实践我们决心的时候。”郑强大声说道,打断了文鼎华的哭声。
    “同志们,请你们相信我,既然生不可能是永恒的,那么死亡也不见得是永恒的。所以,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王延秋淡淡地说道。与之前给人留下的对死亡全无惧色的印象并不那么的一致,他说的话显得有些奇怪,似乎参杂了一些唯心主意的意味,但是又不是那么的确实。这个人确实不容易捉摸。
    郑强朝后退了一步,站到王延秋边上。陆新朋则站到了找平渔一边,四个人两两相对,互相敬礼,他们把文鼎华丢到了一边。
    敬礼完毕,老赵与陆新朋将各自破烂的背包丢到地上,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这里只剩下了三个人和很少的几样工具。除了引爆核弹,已经全无其他悬念了。
    “上校说的最后时间还剩下多少?”王延秋问道。
    郑强低头看了看表:“18个小时。”
    “好,我们开始干吧。”王延秋上前来到弹头旁边,蹲下察看底部的接缝处。
    “我记得,我们有小型的链锯?”王延秋问道。
    “对,美国人在潜艇上竟然有这个。另外,还有液压剪,钨质钻头,三个防毒面具,普通锯条,改锥,开口扳手。”郑强说道,这些工具一直是所有人分摊背着的。
    “很好,底部外壳是焊接,连接部分部分为铆接,先把链锯拿来。”王延秋说道。
    郑强立即将一把比手电筒大不了多少的工具塞到他的手上,这是一把35cc的汽油链锯,重量只有4公斤。核弹周围立即火化四溅,王延秋开始暴力破坏连接分弹头的铆合处。两颗弹头都是倒悬安装,所以王延秋切割的时候,文鼎华和郑强必须用手接住三百公斤的弹头,免得它掉下来。
    切开后,三个人一起合力将分弹头中的一颗抱着正放到了地上。第一步完成。
    王延秋继续破坏这颗300公斤弹头的底部接合处,照样是火花四溅。
    “你这样毛手毛脚,不会把它引爆了吧?”文鼎华担心地说道。
    “你说着了,确实有这个可能,如果它的次一级爆炸装置在上面的话,它的第一级的透镜聚焦使用的炸药部分就会在下面。这也是核弹小型化的一个趋势。”
    “因为次一级没有炸药?”郑强问道?
    “没错,次一级靠裂变弹引爆,是一种聚变爆炸,然后么再是再次一级的裂变,这个就是三相弹。我们可以浇水浇灭火花,但是眼下没有水。对了,文鼎华别傻站着,把一字改锥给我。”
    “要是现在引爆了会怎么样?”文鼎华惴惴不安地问道。
    “最多也就炸死我们三个,压爆核心的炸药爆炸,需要精密的控制才能引爆裂变弹,偶然的明火引爆,不可能形成超链接。你别傻站着,给我照明。”
    文鼎华只得豁出去了,站在王延秋身后用手电给他照明。
    “好,现在听我的口令,我们三个一起将这个外壳去掉,记住,要慢,垂直向上移动,尽量无摩擦,里面的电路走线很难分辨,最好不要弄乱。”王延秋丢开链锯说道。
    “有多重?”文鼎华傻乎乎地问道。
    “我哪儿知道。”
    三个人再一次合力,将金属外壳向上托起,一股子刺鼻化学物质的味道从里面钻了出来,文鼎华感觉到了呼吸道被轻微地刺痛。
    “这就是剧毒?”文鼎华憋着气问道。
    王延秋深深嗅了几下:“放心,这是戊烷的气体,浓度很低,要不然刚才就点燃了,你要是头晕可以带上防毒面具。”
    文鼎华突然从王延秋的话里听出,王延秋好像并不是太清楚自己瞎拆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这种感觉让文鼎华倒吸一口冷气,眼下的情形分明就是一个赌徒带着两个糊涂虫在撞大运。
    “你是说这是一种麻药?”郑强问道。
    “没错,有的核弹用它浸泡衬套里的聚苯乙烯泡沫。有的时候没有,对了我们得小心轻放,这个外壳待会儿还得套回去,否则核弹不会响。”
    三个人慢慢地将整流外壳放到了一边,拆开的核弹展现在了他们眼前。
    “为什么它的上面有雷达天线,那么厚重,看山去设计很落后啊。”郑强问道。
    “好眼力,确实是一部雷达,不过它的作用只有两个,一是配平重量,二是提供无线电测高,有时候,高度也是引爆的一项充要条件,气压高度表的反应速度无法适应弹头重入大气层的速度。”
    王延秋坐到一边开始仔细观看这颗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