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千万人吾往矣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墨侠(2)——虽千万人吾往矣
    任,损己而益人矣——墨子
    这里的“任”,即任侠,但是墨子又发展了这个“任”,加之以“义”。墨子表示,“万事莫贵于义”,所谓“义”,当然指正义,大义,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即“义”。
    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天下之乱,礼乐不能行,各国显达养士成风,最为著名的有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养客上千,此之士,文者为谋,武者为剑客,这些士都有一个宗旨,报知遇之恩。但是墨子的“侠义”更为宽宏,抛却了私恩私怨,申之以“大义”,扶弱抑强,提倡非攻,兼爱。
    墨子更是砥砺先驱,著名的止楚救宋便是墨子这一思想的象征。
    其时楚惠王意欲北下争霸,矛头直指宋国,楚大弱小,这一战必将生灵涂炭。于是墨子千里迢迢至楚,与楚惠王手下的公输般演练了一场攻防大战,结果公输般败。墨子不仅以实战演练攻防,更是巧设譬喻谏言楚惠王,将这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消弭于无形。这就是墨子所主张的,也是墨子始终奉行的主旨,兼爱、非攻。
    这是什么?这就是侠义,为国为民为天下,所谓侠之大者,墨子便是,墨家是侠义精神的开创者,和实践者。
    墨家的侠,充满热血,重然诺轻生死,虽千万人吾往矣。鲁迅评价过墨子,认为他是“中国的脊梁”,是“敢于为民请命的人”。他反对特权阶层,始终站在底层民众的立场上说话,也激烈的抨击儒家礼乐,主张天下平等相爱,主张尚贤,选任有能力有为民操劳的人,反对铺张浪费,生活奢侈。但是墨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却是很尴尬,不被统治者所容,因为墨子的主张都是限制统治者的特权的,这是汉以后墨学从史料中消失的重要原因。
    先秦诸子,非儒即墨,儒家崇尚等级,代表了贵族的利益,墨家讲究平等,是底层民众的代言人,而历史是由统治者来控制的,儒家需要为统治者服务,自然不允许这个大对头存在,这也是《史记》中缺失墨子行传的因由,有人要把这个锅甩给太史公司马迁,大错特错,这些人想把司马迁拉到儒家的阵营,但是又不满意司马迁“是非谬于圣人”,殊不知,司马迁杂记百家,更多的体现了他道家的思想。司马迁对墨子的记述,星星点点,二十四字,这只是我们看到的,是不是太史公的原作不好说。
    太史公没有理由迎合统治者尊儒抑墨,否则,怎么可能会有《游侠列传》呢,怎么可能会有《外戚世家》呢?
    墨子不仅仅有“侠义”之道,墨学更是百科全书,自然科学,逻辑思辩,民权民主,数理数学无所不包,有人认为“墨子在中国思想史上,超越了任何一家一派”,斯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