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歇斯底里的复仇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楚世家》·白公胜之乱·歇斯底里的复仇(下)
白公胜,白公是他的号,实际上他是王孙,就是楚平王的孙子,他的老子是谁呢?太子建。这一段公案可以说引发了楚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动荡。起因是楚平王即位后,看中了太子建的女人,于是截留收为己有。佞臣费无忌因为跟太子以及太子党伍氏不合,谗言太子有谋反之心。楚平王也有借费无忌的手排除政治上的异己力量,尤其是太子党伍氏。后来发生了诛杀伍氏的惨案。伍氏族人伍子胥不甘被戮,带着太子建出奔到郑国。
太子建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勾搭晋国袭郑,结果被发现,郑国人愤怒杀死了太子建。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儿子胜继续逃亡到吴国。在吴国,伍子胥志在伐楚,以报楚平王族灭之仇,伍子胥、孙武联合率兵几番伐吴,联盟蔡唐攻进楚国郢都,楚昭王出奔。后申包胥请来秦军相助,昭王复国。
这是楚平王遗留下来的祸患,还没有结束,后来的白公胜之乱可以说也是楚平王间接导致的。
楚国经历过一场骇人听闻的复国战争,国内上下都急需安定。当时的令尹考虑到胜作为王孙长期流亡在外,又知道胜这个人非常勇武,做事果断,很得人心,就希望把他召回国为国家出力,也算是对太子建的一种弥补。说实话,子西是打算将胜提拔到令尹这个位上的,认为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有更大的发挥。
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16),令尹、司马,非胜而谁?”——左传
这是后来子西说的话。他说我把胜召回国,非常照顾他,就好像母鸡护卫鸡蛋一样。再说,我死之后,楚国军政大权都会交给胜,不交给他那交给谁呢?意思是公族内能有能力胜任令尹司马职位的除了胜,别人都差点意思。这也肯定了胜本身的能力和在国内的影响力。
太史公的笔下对白公胜有这么几个字:白公好兵而下士。喜欢带兵作战,很有本事,又爱护兵士,深得军队拥护。但是白公胜的心思并不在于为国效力,而是志在报私仇——伐郑。他的老子太子建被郑国人所杀,他要复仇征服郑国。
在召回白公胜这件事上,子西与叶公意见相左,叶公反对召回胜,理由很直接,胜这个人到处招募死士,对郑国怨恨太深,当然胜很有能力,如果供职于国,很容易被私怨引导耽误国家大事,从国家大计上看,不宜召回。而子西认为可以,个人觉得子西并非觉察不到叶公所担忧的,实际上是因为胜是王孙,又有能力,召回胜也算是对公族力量的加强,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动荡,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来担当国事。子西觉得胜有这个能力。
从胜的角度看,幼小长期在外流亡,寄居他乡,而父亲又被郑国所杀,跟着伍子胥辗转流浪在吴国,备尝人生艰难。少年成长过程的苦楚造就了胜坚毅的性格,同时在他的内心埋下了对郑国杀父的怨恨。胜将对郑国的复仇当作毕生奋斗的目标,矢志不渝。
请伐郑,子西曰:“楚未节也。不然,吾不忘也。”他日又请,许之。未起师,晋人伐郑。楚救之,与之盟。胜怒,曰:“郑人在此,仇不远矣。”
白公胜回楚之后,开始找各种机会,请求令尹子西伐郑。子西表示,当前国内经过动荡,还需要一个安定的大局面,伐郑这件事以后再说。我会记在心里的。子西没有如白公的愿伐郑,但也没有拒绝。后来白公胜又请求,子西答应了。子西作为楚国的老臣,历经几代国君,又遭遇过政治动荡,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力。伐郑是件大事,如果说为了北进中原争霸,伐郑是首选,楚国的霸主之路历来如此。但是国际上的外交并不是这么简单,各国之间分分合合随着国际局势而变化,而胜伐郑的目的只是为了报私仇。尽管子西不满意这样,但也不好直接否决白公,毕竟子西是把白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的。
晋国伐郑,郑来楚求援,这本来是对楚国有利的,郑国愿意依附楚国,这也等于在国际上承认了楚国的影响力,对今后与晋国相争非常有帮助,从国际关系上说,楚国更应该去支援郑国,来赢的中原国家的信赖。楚救之,与之盟。但是私怨蒙心的胜一味要复仇,拿国家大事当儿戏,把自己的利益搁置在国家之上。楚郑结盟,白公胜怒不可遏。胜怒,曰:“郑人在此,仇不远矣。”
胜自历剑,子期之子平见之,曰:“王孙何自历也?”曰:“胜以直闻,不告女,庸为直乎?将以杀尔父。”平以告子西。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
白公胜把伐郑破灭的原因归到子西头上去。一次子西的儿子看胜在磨剑,就随口问了句。白公胜看是子西的儿子,就说了狠话,老实说,我就是想把你老子宰了。子西知道后,认为是胜的牢骚,说气话,将来令尹司马的位子就是胜的,到时候他愿意怎么做都行,伐郑暂时来说不是好的机遇。胜的确是在说气话,但也是实话。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你也太狂了,凭什么认为我不敢做,到时候可别怪我辣手无情。
白公胜伐吴,胜利班师,但没有交回军权,而是佯称向楚王献战礼,带兵进了郢都,发动了叛乱。子西被杀,惠王从者屈固负王亡走昭王夫人宫。国内乱纷纷。幸好有叶公带兵勤王,白公胜失败。
惠王二年,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胜於吴,以为巢大夫,号曰白公。白公好兵而下士,欲报仇。六年,白公请兵令尹子西伐郑。初,白公父建亡在郑,郑杀之,白公亡走吴,子西复召之,故以此怨郑,欲伐之。子西许而未为发兵。八年,晋伐郑,郑告急楚,楚使子西救郑,受赂而去。白公胜怒,乃遂与勇力死士石乞等袭杀令尹子西、子綦於朝,因劫惠王,置之高府,欲弑之。惠王从者屈固负王亡走昭王夫人宫。白公自立为王。月馀,会叶公来救楚,楚惠王之徒与共攻白公,杀之。惠王乃复位。
白公胜作乱只是泄私愤,并没有夺王位的想法,根本还是对郑国的私仇太深,楚郑结盟让他复仇的想法破灭,转而把怨恨撒到子西头上去,总的看,白公胜未免气量褊狭,不堪大任,在这点上叶公胜于子西太多。据说名将白起是白公胜的后代,颇有乃父好兵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