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孔夫子与楚昭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楚世家》·孔夫子与楚王之楚昭
    春秋时期欣赏孔子且要认真的给予封地任命官职的,一是齐景公,一是楚昭王。
    齐景公时,晏子当政,晏子反对景公任用孔子,给出了一大堆理由,概而言之就是儒家的东西不切实际,礼节繁琐,空有其名。于是齐景公不好意思打发孔子走了。
    楚昭王时候看得出楚昭王的确有诚意聘用孔子。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於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後得免。
    孔子跟一帮弟子在陈蔡之间遇难,当时有传言说楚昭王有聘孔子的想法,陈蔡一些大夫担心对陈国蔡国不利,于是围攻驱逐孔子,这时候楚昭王派出军队来迎接,可以说帮助孔子解围。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於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之后楚昭王打算给予孔子封地。令尹子西不同意。理由是孔子这人很厉害,手底下一大帮有才华的学生,着重提到了颜回、子路、宰予,上面就是详细的对话,意思是孔子弟子那么多,现在给予他封地,要是造反我们怎么收拾。想当初,我们楚国建国也不过才五十里,现在拓疆几千里,要是给孔子七百土地,恐怕将来楚国不保。说的很严重,先不管子西的话靠不靠谱,但是这一番意见打消了楚昭王的想法。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当然,子西的话是出于维护楚国贵族的利益,他没有提到对孔子学说的看法,而是夸大了假想的可能性,差不多跟齐景公拒绝孔子一个意思,对孔子可以好好招待,但是不要给予权力。这也说明了孔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
    孔子因此对楚昭王给予过较高的议论,“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又曰:‘允出兹在兹。’由己率常,可矣。”尤其是评价楚昭王“知大道”,这很了不起,比评价楚庄王还要高,楚庄王在孔子那里不过得了一句“贤哉”,而楚昭明显在“仁”的境界上超越了庄王。当然对于子西,孔子没有特别说什么,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那个人啊,那个人啊,有点不屑一提的味道。
    孔子在楚国有多次交流,一开始抱有希望,但是后来都无疾而终,主要发生在楚昭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