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枭主下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楚世家》·灵王·一代枭主(下)
1、诛杀庆封
楚灵王以诸侯之师伐吴获胜,俘虏了逃奔在吴的齐人庆封而尽灭其族以归。
庆封原是齐国大夫,因参与崔杼弑齐庄公之乱而逃奔至吴,现在被楚人俘获,将戮庆封。椒举曰:“臣闻无暇者可以戮人。”王弗听,负之斧铖,以徇于诸侯,使言曰:“无或如齐庆封,弑其君,弱其孤,以盟其大夫。”庆封曰:“无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以盟诸侯。”王使速杀之。
椒举与楚灵在庆封事件上显示了政治上的不成熟,杀则杀耳,需要理由吗?理由就是老子强大,杀你可以获得诛逆的名声,这就够了。乱世中,椒举居然说出“臣闻无暇者可以戮人”,不啻于当年的宋襄,战争是无仁义可言的,同样,称霸天下,比的是谁的国力强盛,仁义只是表面的花样。椒举此说也就罢了,不过椒举是什么人,突然出现这样的一个人物,真是奇怪,就是让他出现来脏楚灵的吗?
更可爱的是楚灵,诛杀庆封的理由是弑其君,这下让庆封死的有点愉快,我相信庆封被杀之前一定很开心,他看到一国之君,而且同样是弑君上位的楚灵,杀自己的理由居然是弑君,不是太可笑了吗?所以,庆封立马反驳无或如楚共王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麇而代之。庆封说完一定会哈哈大笑,甚至会嘲讽楚灵,你特么真是个傻子,杀就杀找这个理由来玩我?让老子临死都要开心一次。庆封估计不枉一死。
2、灭陈与蔡
晋叔向:“楚王奉孙吴以讨于陈,曰:‘将定尔国’。陈人听命,而遂县之。今又诱蔡而杀其君、以围其国,虽幸而克,必受其咎,弗能久矣。桀克有纣昏以丧其国,纣克东夷以陨其身。楚小位下,而亟暴于二王,能无咎乎?”
《左传》借叔向的口批判楚灵灭陈与蔡,堪比商纣夏桀,直斥楚灵昏暴之君。要知道春秋五霸之秦穆公、楚庄王、晋文公都干过灭人国的事,都走军事扩张的路线,他们没有被斥之桀纣,而楚灵就倒霉了,因为什么呢?他灭的是周朝的姬姓国,儒家传承自周公,倡导礼乐,兄弟国被灭了,没法子,打不过你,就来骂你。试问不责备秦穆楚庄晋文的扩张兼并,独独来骂楚灵,讲道理吗?
3、用穿戌,弃伯犁
穿戌就是楚灵当年争功的那一位,由此诞生的一个成语“上下其手”,玩这套的是谁呢,伯州犁。按说伯州犁帮了楚灵,理应受到楚灵的重用,而穿戌应该被打击。事实恰恰相反,媚上欺下的伯州犁被杀,而穿戌被任为“陈公”,理由是“不谄”。
4、不究申无宇
申无宇的家臣逃进了楚灵王的章台之宫,申无宇擅自闯入章华宫去捉逃奴,这在当时是违法的。但是无宇在灵王面前先是据理以争,继而以周文王和楚文王的典故要求灵王不要“为天下逋逃主”,而应“以二文之法取之”。楚灵王不仅没有趁机处罚这个屡次得罪于己的昔日仇人,反而很大度地赦免了无宇,让他领了逃奴回去。后来楚灵王还就使其弟公子弃疾为蔡公等事,主动征求申无宇的意见,表现了对他的尊重。
楚灵王不计前嫌的行为,不仅使申无宇本人受到感动,也让其后人铭记于心。楚灵王在乾溪之难中孤身逃命时,申无宇之子申亥就因为其父“再奸王命”而“王弗诛”的恩惠,报答灵王。灵王自缢于申亥氏之家,申亥即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5、善待晏子
晏子使楚,便是楚灵在位的时候,尽管多般戏弄晏子,反被晏子嘲讽,但是楚灵仍然显出自己的大度,很客气的向晏子承认自己的不是,倒也可爱。
6、临死前的通达
王闻群公子之死也,自投于车下,曰:人之爱其子也,亦如余乎?俄而,王曰“吾杀人子多矣,能无及此乎?右尹曰:请待于郊,以听国人。王曰:众怒不可犯也。曰:若入于大都而乞师于诸侯?曰:皆叛矣。曰:若亡于诸侯,以听大国之图君也。曰:大福不再,只取辱焉。
实话说,楚灵临死前的言语表现了他的豁然,既然我爱自己的儿子,我杀过人家的儿子太多了,我有如此遭遇何必抱怨悲苦呢?在这种局势下,楚灵竟然没有选择苟且偷生,失败则死,恰恰又是楚人的传统。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讲,楚灵也算得上有风骨的。至于一定要从道德上去批判他,甚矣!传说中的尧舜禹之后,哪一个经得起道德的审判呢?所谓的政治领袖们又何尝不是?太史公曰“操行之不得”,翻翻史书,操行而得者是谁?不过胜王败寇而已,骗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