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弥兵1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楚世家》·楚康王·弭兵(一)
    春秋中后期,就是一部晋楚争霸的历史。楚国自楚成王开始,北向中原,成王也算是尝到了一点中原霸主的味道,可惜后来晋文公即位,拉拢齐秦,城濮之战击败楚国,迫使楚国战略收缩,楚穆王时仍然将目光转向江淮流域,穆王十五年,没有参与中原事务,一方面是晋文公晋襄公父子执政,国运昌隆,与秦齐的关系都比较友好,没有给楚国北进的机会,楚国只能向东扩张,增强国力。
    楚庄王时,晋国内部出现问题,卿大夫赵盾专政,国君暗弱,而楚国在庄王的隐忍下,肃清若敖势力,国内安稳,于是观兵周洛,饮马黄河,问鼎中原,邲之战胜晋国而霸天下。晋楚综合实力相当,要想称霸,一是国内是否团结一致,一是与齐秦关系是否融洽,一是边境是否安宁。晋国乱,则楚霸;楚乱,则晋国霸,差不多都是这样。但是综观春秋,晋楚争雄,多半是晋国占据上风,楚国自庄王雄起后,楚共王开始,便逐渐衰落,难以在国际上扩大影响力,康王时,晋楚都遇到了内外的许多麻烦,中原诸侯国也倦于在晋楚之间周旋,于是有了弭兵之盟。
    弭兵在楚共王时已经有了一次尝试,这也是晋楚不得已的选择。从晋国的角度看,虽说占据上风,但也没有对楚国形成碾压之势。晋景公时与中原各国已出现裂隙,诸侯多有二心。晋厉公时期更是出现了与秦盟约,秦人转身即撕毁和平协议,秦国的背盟给晋国造成极大的压力,北部边境的狄族也与秦国相呼应,时时侵扰晋国。这种态势下,继续与楚国抗衡,确乎有点力不从心,开始有了与楚国谈判的想法。
    楚国这方面,庄王卒,共王年少即位,对中原的压力减轻,原本归服楚国的中原各国,开始渐渐离心,倒向晋国这边。楚国子重子反行政,二人不睦,又有巫臣奔晋,然后使吴,在东侧对楚国形成极大的威胁,在吴国的频频进犯下,“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楚国自然是焦头烂额,北上争霸也受到影响。
    晋楚争雄,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小国家,譬如宋郑邓国,不堪其扰,楚强随楚,晋强随晋,随楚则晋来伐,来伐则叛楚归晋,归晋楚又来,于是叛晋归楚,夹在晋楚之间无可奈何。这些国家不希望战争继续,都愿意保持和平态势,第一次弭兵就是这种国际大环境下的选择。
    晋楚双方都觉得有必要暂停纷争,于是双方或释放俘虏,或遣使者访问,慢慢试探,希望达成和解。宋国这边看到晋楚开始有了外交来往,更愿意作一个调解,在宋国的多方努力下,晋楚达成协议,这是第一次弭兵。弭兵协议表示: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等等。
    这次弭兵对晋楚而言都是权宜之计,并没有真正的去履行协约。究其因在于晋楚新君即位,需要在国际上扩大影响,来巩固自己的权位,一旦国内平稳,都会把矛头指向中原,而霸天下无疑是对新君最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