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灵氏家族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卫康叔世家》·卫灵公·“灵”氏家族
    谥号,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个东西,是一种评价。当然,普通的人是没资格具有这种评价的。谥号所给予的一般是王室贵族,皇帝君主,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对他的一生下一个论断,言简意赅。谥号这种评价,很严重,你这一辈子做了什么事,是个怎么样的人,一个字就给你定论了,好像带有一点民主的意思,不过是在国君死后的民主,后来秦始皇就把这个东西废掉了,“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也”。
    《谥法解》中说:“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由此可知,谥号即有善谥,也有恶谥。天子、皇帝死后都会有谥号。像上面说得,国君死后,由新君和大臣们对死去的君主皇帝进行评价,秦始皇反对这一点,怎么可以呢?不允许对皇帝评价,不成体统,以后这个东西去掉,我为始皇,其后二世三世万世。
    到了现代,谥号这个东西没有了。但是对一些重要人物的评议还有,只是更加直白了一些。
    譬如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他的谥号是一个“桓”字,从谥法的角度上说,“桓”的意义主要是“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一是武功上很厉害,开疆辟土又能服人,一是私德上敬民恭敬。那么齐桓公大家都知道,尊王攘夷,存亡继绝,非常有功业,这个“桓”来评价齐小白没有二话。
    像齐桓这样的国君担当的起这个“桓”的评定,到了汉末有一个汉桓帝,看这个皇帝的作为很一般,或者说平庸的很,他怎么抵得上“桓”这个美谥呢,他在位期间虽说没有多大作为,但是当时有个著名的将领——段颎,在桓帝时为边将,与张奂、皇甫规一起与羌人作战,经过十余年的征战,大小战役一百八十余次,斩敌四万余,最终平定西羌,击灭东羌,彻底荡平了自东汉立国后就一直存在的羌人之患。也正是段颎等将地努力平羌,才让桓帝这个便宜皇帝得了个“辟土服远”的“桓”字谥号。
    再譬如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些都是褒扬的意味。由此见得,谥号在传统政治上,以德与事功为标准,对当时的执政者进行评价,因此历代的国君都很看重这个,关乎身后的声誉,在历史上你是怎么样的,就给你一个谥号。
    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一个颇有趣的问题是,历代失政的帝王、失国者是否恶谥随身呢?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谥的,例如上面所说东汉的桓帝。假若失国者由新朝定谥,他们才较容易得到恶谥。王室贵族死后,大臣们,相关部门展开讨论,怎么给君主做评价,有时候争论的很厉害。
    简单了解了谥号的一点常识,话回到主题“卫灵公”。“灵”,是当时卫国一个君主的谥号。
    这个“灵”,有好多种说法。
    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有鬼不为厉.
    乱而不损曰灵.不能以治损乱.好祭鬼怪曰灵.渎鬼神不致远.
    极知鬼神曰灵.其智能聪彻。
    这样一看,“灵”的评价神神道道的,神经兮兮的,不算是一个好的评价。从历史看,称为“灵”的国君都是奇奇怪怪,与众不同,做了一些让人不可思议的怪事。如果哪个君主被定为“灵”,那就很严重了,做人做事乱七八糟的一个国君。
    1、楚成王
    《左传》上有个记载: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穆王立,以其为大子之室与潘崇,使为大师,且掌环列之尹。
    说的是楚国的楚成王。楚成王立太子后又要废太子,结果惹祸上身,被前太子发动政变,要杀头。你看政治就是这样无情,血淋淋的,没有亲情。成王临死前想吃熊掌,太子不干,赶紧的死,留全尸已经很够意思了。没法子,只好把脖子往绳子上一挂,死掉了,但是死不瞑目,要等一个谥号,给他“灵”,不瞑目,只好改“成”,乃瞑目。这就是楚成王,不是以“死不瞑目”来抗议,差点就被“楚灵王”了。
    历史确实有楚灵王,大家非常熟悉的晏子使楚,当时就是楚灵王。你看这个国君,对待晏子的态度,不成体统,结果被机智的晏子弄得灰头土脸,很有趣。
    2、楚灵王
    有一年冬天楚灵王发兵打徐国。当时正值下雪天气,士兵们身着铁甲,手执兵器,暴露在风雪之中,寒冷难耐。灵王却身穿“腹陶裘“,外披“翠羽披“,头顶皮帽,足踏豹皮装饰的锦靴,站在中军帐前观看雪景,连声赞叹“好雪!“士兵们身冷心更寒。
    灵王在位期间,对外作战不断,后来国内发生变故,自己的儿子也死了,他很伤心,大臣劝他,他说我不是心疼自己,是心疼儿子。人就没好气的说,你杀了多少人的儿子呀。他一听,立马不再哭泣,觉得蛮有道理。也是楚灵王的有趣故事。
    楚灵王偏爱细腰之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指他。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然后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3、晋灵公好狗狗
    :晋灵公好玩狗,狗房子,狗衣裳,饮食与大臣们的待遇一样,而且下令对国人说,如有谁触犯我的狗,就砍掉他的脚。狗闯进御苑吃掉晋灵公的羊,屠岸贾欺骗晋灵公说,这是赵盾的狗偷吃的。晋灵公发怒派人杀赵盾,赵盾逃往秦国。赵盾的兄弟赵穿在桃园中杀死晋灵公。
    4、郑灵公
    “染指”就来自郑灵公的故事。郑灵公做了一锅鼋汤。这个时候公子宋和子家正来见灵公。子家好像有点神通,路上食指跳动,他说今天好运气有美食吃。果不然,见到灵公时候,也见到了大锅鼋汤,两人笑了。灵公就问。后来赐大臣喝汤,到子家这没有了。郑灵公就是要故意羞辱子家,你不是有神通吗,我不给你,破了你。子家脾气大,不给我我自己来,拿手指头去鼋汤蘸着吮吸,然后大怒而去。郑灵公一看,这家伙跟我玩脾气,就想找机会杀子家。谁知公子宋却抢先找到子家,密谋杀死郑灵公。子家不答应,说,就是牲畜老了,也不能轻易杀掉,何况国君呢。于是,公子宋反过来诬陷子家,“子家惧而从之“。这年夏天,郑灵公被杀,公子宋以此报了未赐鼋羹之仇。
    郑灵公因食鼋羹的小事与大夫公子宋斗气,最后被杀身亡。
    5、陈灵公
    君臣与夏姬宣淫,又当中调侃夏姬的儿子夏徵舒,议论他的爸爸是谁,结果惹怒了夏徵舒,杀死了陈灵公,后来楚国借此机会灭了陈国。
    6、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最光辉的事业,就是他主导的胡服骑射,这项改革让赵国军事实力大增,连秦国都怕他几分。但是他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选择,壮年退位,自封主父,不做国君了。起初赵国已经确立太子,后来赵武灵王废太子又重新立自己的爱妾之子为太子。他退位后,新君尚幼小,后来前太子发动政变,赵武灵王退居沙丘,最终饿死。这是赵武灵王作为一个英明改革的国君一生的污点。
    7、卫灵公
    总的看,“灵”,奇奇怪怪,不正常,做事神经质,为人喜怒无常,卫灵公也加入了“灵氏家族”。卫灵公的特别之处在哪呢,最著名的应该算是与弥子瑕的感情了。上篇“桃爱”有所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