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魏伐中山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赵世家》·烈侯·魏伐中山
襄子卒,浣立,是为献侯。襄子弟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中山武公初立。献侯卒,子烈侯籍立。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
赵襄子临死将赵氏的大权移交给伯鲁一脉,毕竟当初伯鲁也是太子的身份,固然赵简子废嫡立庶看重了赵襄子的才干,从赵襄子的角度说,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以庶出上位的不安。有人说赵襄子的上位是一个阴谋,并不为真实。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后代扶持为继承者,而是很大度的让给了伯鲁的孙子。这也见得赵襄子希望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伯鲁一脉的怨言,同时消弭潜在的政治动荡。
实际上在赵国的国人心目中,还是对伯鲁被废存着一些纠葛,这种心理不可能不在伯鲁后世中发酵,也可以说赵襄子是明智的,尽量在自己的一生中划一个完美的句号。当然,襄子的弟弟桓子做过一些抗争,最终失败了。复迎立献侯。献侯卒,子烈侯籍立。自此后,赵氏伯鲁这一支回归正统。从中也看出嫡长子继承制至少在赵襄子那里是合法的,合乎礼法。他用自己的选择来表达非常时期的非常选择不可以做为常态。
韩魏赵三家相继独立,这个时候已经作为事实上的独立存在了,天下出现了新的格局。中国历史上的春秋阶段结束了。各国相继步入了变革的时期,其中魏国率先崛起,尤其是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李悝的变革走在了天下各国的前面,这也使得魏国在战国初期勃然而起,所以魏国也曾作为战国初霸的形象出现。魏国不仅有李悝,还有西门豹。一系列新的改革让魏国军事变得强大。这个期间魏国也对外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了对西秦的扩张,占领了河西之地。魏国在三晋中最为强大。
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太子击守之。
说起中山,自然联想到后来赵武灵王的誓言,务必拿下中山,可见中山对赵国的重要性。中山的地理位置与赵国毗邻,可以说被赵国四面包围,只有东北的部分区域接壤燕国。烈侯元年的时候,魏文侯讨伐中山。非常奇怪,中山距离魏国千里之遥,且在赵国的环抱之内,为什么魏文侯兴师动众去伐中山呢,即便打下了中山又如何去治理?
赵国对中山的态度怎么样呢?实话说赵国也有囊括中山的想法,可惜实力上太弱,打来打去打不赢就算了。魏国那里站出来说,大家兄弟,中山国你拿不下来,我来帮你打。魏国出兵中山必须要借道赵国,赵国不可能不担忧,大家都知道晋国史上著名的假途灭虢的故事。赵国上下有的认为魏国要穿越赵国去打中山,显得赵国太狼狈了,也有的说,也是好事,中山是块硬骨头,既然魏国要打,就让他打去,我们尽可以作壁上观,让他们互相伤害去吧。
这一打打了三年之久,算是把中山拿下了。使太子击守之。中山倒是拿下了,治理成了问题,也等于你的中山被赵国包围,赵魏关系好还可以,一旦关系恶化,中山是谁的都很难说,何况赵国没有理由去为了魏国替你管理中山。中山的土人都是些草原民族,难管理,到了后来魏国实在难以顾及中山,中山慢慢的复国了。
当时来看,魏国讨伐中山是一次鲁莽的军事行动,除了找赵国面前炫耀了一把之外,没有什么用,白白的损耗了国力,魏伐中山是一次极其不理智的行为,给赵国换来了崛起的时间,有魏国的力量压制着中山,赵国可以高高兴兴的进行国内改革。魏国真是赵国的好兄弟。直到赵武灵王的时候,赵国将目光投向中山,拿下中山,赵国便不再有后顾之忧,且国土面积得到扩张,实力大增,赵武灵王悍然表示“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赵国兼并中山是一个大的国家战略,魏国现在去讨伐中山完全是吃饱了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