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迷离的二曹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姜小白来也》—曹刿与曹沫
    《史记·刺客列传》:
    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曹刿劫持齐桓公:齐鲁两国明争暗斗由来已久,齐桓公五年,齐桓公应鲁庄公之约在柯地盟会。管仲劝桓公不要去,桓公不听。结果,在会盟之际,曹刿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要他退还侵占的土地。齐桓公只得签了条约才安全回国。——这是今人的论述。
    曹刿和曹沫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现代人从训诂学的角度(即认为“刿”、“沬”、“翱”等字是发音相近的通假字)论证了曹刿与曹沫实为同一人。但是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并没有共识,也没有有力证据作为支撑,当然,也不没有证伪,但是这个说法非常有道理。很多人不认同的原因大概是两者的形象不同,曹刿有深谋,知善柔之道,有名将智慧,而曹沫领兵有三败,因鲁公赴桓公之盟,愿意跟随鲁公前往,受到奚落,于是发誓赌咒的要拿回所失去的土地,鲁庄公允许然后随行,于是发生了手剑劫持桓公的事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为刺客列传第一人。
    一个是深谋远虑的智谋之帅,一个是好勇力,以非常手段收复失地,从道义上,或者从儒家系统的观念上,后者并不光辉。如果说此二者为一人,肯定得不到一致的认同。
    春秋记载了长勺之战。“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军于长勺.”战争的结局鲁胜齐败,失败的是齐桓公,差不多是齐桓公即位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失败。但是春秋没有更多的记载了,左传的记述很详细,也很生动,给我们奉献了一个温婉尔雅、气定神闲的曹刿,留下了“肉食者鄙”“一鼓作气”的典故,形象丰满真的具备了传说中各种名将的风范。
    但是《史记》没有记载长勺之战,也没有提到曹刿这个人。但是在《刺客列传》中提到了曹沫,“好勇力”。而《春秋》没有记载齐鲁的柯地之盟,也就是没有记述曹沫劫持桓公的事件。这样一下子就扑朔迷离了,真相究竟是什么,不得而知。
    问题:
    为什么《春秋》没有未曾记述曹沫劫持桓公事件?
    为什么齐鲁争斗中鲁国的多次失败都没有记载?
    为什么长勺之战却记载下来?
    为什么司马迁没有记载长勺之战?
    可以理解的是,《春秋》的原则,为贤者讳,是站在鲁国的角度来议论的,议论特点“微言大义”,基本上是维护鲁国君主的政治影响,具有强烈的孔子儒家气息。在历史的编纂过程中,《春秋》肯定是渗透着孔子对当时国际上各诸侯的观点,有他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国君,如果不是极其腐败暴虐,大旨上采取褒扬的态度,维护周礼,继承周礼的诸侯国中,尤其是鲁国,差不多完美的传承下来。而曹沫事件不符合有的人的理念,存在被忽略的可能。而长勺之战毕竟是一次完美的战胜,是很有光彩的。以后的《左传》详细的记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表现,留下了一个丰满的形象,但是历史的资料并不丰满,在左传的文学性上形象是饱满且有张力的。
    那么司马迁整理史料作史记,肯定对左传中曹刿的描述非常了解,为什么不采纳呢?私以为司马迁根本就不认同曹刿这个人的存在,长勺之战应该比较认同存在,但只是一次小的冲突,没有大的影响,采取了忽略的态度,仅在诸侯年表中提及“鲁庄公十年:齐伐我,为纠故。”便不再多言了。
    那么究竟谁说了谎?《春秋》提及长勺之战,《史记》仅在年表记“齐伐我,为纠故”。《左传》详细记述了长勺之战,且留下了曹刿这个神秘之人。
    曹刿究竟是不是曹沫,有没有曹刿这个人?
    《左传》记述了曹刿,《史记》记述了曹沫。有的人认为这是两个人,有的人认为是同一个人,众说纷纭,没有足够的理由证实。事实上,历史的东西何必要去证实呢?无论你说得天花乱坠,我就不同意,反正我们不能穿越回去看一看,你能怎么着?就算你论证他们是一个人,又怎么样?
    争论且不管,有的人提到两个人的形象似乎差别太大了,怎么会是一个人呢?
    从这点讲,我不同意,曹刿给人的感觉貌似是一个文质彬彬的雅士,突然做出劫持桓公的事,好像有点“人格分裂”,真的吗?非也。
    请看历史上的蔺相如,蔺相如是不是一个文官呢,肯定是,“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也做出了威胁秦王之举,难道你也认为蔺相如是“人格分裂”吗?
    我以为,真正的文者,往往都具备“战士”的精神,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也应该是一个战士,并不能认为文人就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性格软弱,缺乏冒险精神的人,当然大多数的文人是这样子。
    但不能否认有一些相反,文武兼备,偏向于文,但在内心深处却有着勇武精神,可以称之为儒侠。
    这是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