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模模糊糊的长勺之战
作品:《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模糊的长勺之战
齐鲁屡构兵,群黎嗟何罪。乾时役初休,背盟寻吝悔。
曹刿有深谋,临敌三鼓待。用柔消彼刚,避锐击其怠。
盈竭迭迁移,知止自不殆。战胜斯一端,莅政至理在。
这首诗是清人感叹长勺一战,曹刿勇谋兼备,挫败了齐桓公的进攻,指出平民军事家曹刿有“深谋”,善等待,善用柔,颇懂得“知止之道”。
诗中表达了作者以老子的眼光评述曹刿,给予极高的评价。
究竟是曹刿深懂老子而用之于兵,还是曹刿用兵之道暗合老子,不得而知。
但是长勺之战的确展现了曹刿的将帅风度,显露出名将智慧,有这等人才,鲁国居然没有在中原奠定霸业,实在是费解。
长勺之战缘起
襄公被弑,齐国内乱,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展开君位的争夺,最后以公子小白胜出,继位即是齐桓公。
当初,鲁国庄公扶持公子纠失败,在干时这个地方与齐桓公发生冲突,鲁国军队疏于防范溃败而归,鲁庄公险些被捉。
后来桓公兵临城下,逼迫鲁庄公杀公子纠,交付管仲。
后管仲得鲍叔极力推荐,桓公任为国相,齐国稍安定。
国内安定下来的齐桓公咽不下当初鲁庄公扶持公子纠,意欲报复以泄心头恨意。
齐鲁为邻,任何一方要壮大国力,首先要扩张领土,特别是齐国背海依山,想要扩张领土兼并做大,必须要向中原发展,首当其冲的便是鲁国。
想当初,大周开国,封姜太公于齐,周公于鲁,鲁近齐远,且齐为边境,鲁为周室宗亲,齐为功臣,从拥周护周的角度上,鲁国就是为了限制齐国做大才有那样安排。
但是姜太公因俗简礼,把齐国搞的天下富足,诸侯纷纷前往学习,称为中原大国,富甲天下。
后来至于齐僖公,可谓春秋小霸,天下皆服,襄公时期,齐国虽然渐弱,仍然在中原诸侯中有较高的地位,无奈襄公末期,国家内乱,襄公被弑,齐国于是不再安宁,颇具颓势,桓公即位意欲恢复齐大国地位,于是选择了用兵鲁国,发生了历史上颇为著名的长勺之战。
左传如是记载。(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便来自长勺之战中曹刿的著名议论。
但是,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找不到关于长勺之战的任何记录,只在诸侯年表中些微记载“鲁庄公十年,齐伐我,为公子纠”。
而长勺之战的确是齐桓公报复鲁国帮助公子纠才发动的,在史记中没有记载这次战役。
而《春秋左传》中却详细记载了“曹刿论战”。
另外史记中明确的收录了“曹沫劫桓公”的柯地之盟,而在春秋中这次柯地盟却没有记载,非常有意思。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载了曹沫,春秋却没有曹沫此人,只有长勺之战中的曹刿。
私以为,1、司马迁否认长勺之战的存在,不认为有曹刿此人。认同曹沫事。
2、《春秋》为鲁史,由孔子编纂,记录了长勺之战,却未曾记录柯地会盟。未曾记录曹沫劫桓公事。且齐鲁纷争的鲁国三败,也不曾有记。
由此看来,历史的记载过程中,史料的选编,无论是孔子还是司马迁都有所选择,有所避讳,有所否认,无论是出乎什么目的,都是在表达一些东西。
后世王安石批评《春秋》是一部烂账,有他的想法。
历史这个东西,现在人来看,不同的目的历史有时候有不同的面目,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往往会成为现实政治的工具,需要什么便从它那里拿什么,或者让它成为什么。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称霸天下中差不多唯一一次吃的败仗。
齐桓公继位半年,刚刚任命管仲为相,还未曾展开一系列军政改革,管仲的想法,应该“内修政治、外结于国、待机而动”,反对这场战争,而桓公似乎迫不及待,结果吃了败仗,也正是因为这次失败,桓公彻底把国政交付管仲,任由管仲改革,自己乐得清闲,从此以后,齐国强大有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
长勺之战,挫败了齐桓公,间接刺激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另一个成就了曹刿,但是曹刿此人在历史史料中极为模糊,甚至曹刿与曹沫惹得后人争议至今,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