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州蛮乱惊蛰起
作品:《汉末皇戚》 伏泉一行两百人快马一路疾行,过三辅,经汉中,直奔往益州广汉郡,全长一千余里的路程,用了十余日,终是到了益州地界。
益州,其治下土地多为古代巴国和蜀国所统治之地,所以也称它为“巴蜀”,在它将治所移向城都后,因城都附近原为古蜀国所辖,故又称其为“蜀”。巴蜀之地,四面险固,自古险塞万分,后来诗仙李白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足以说明益州山路的险峻。不过,虽然蜀地的道路难行,了却难掩盖它应该有的富庶。
自古以来,蜀地便是富饶所在,其财富土沃,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设太牢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徒车,送葬必高坟瓦椁,祭奠而羊豕夕牲,赠襚兼加,赗赙过礼……地沃土丰,奢侈不期而至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白水关距垭下白水县城仅一江之隔,其陆路北通秦陇,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龙江而上可得到甘南,下可达巴渝,乃至荆湘,乃是益州门户关隘。历史上法正曾言道,“鱼腹、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
其中,鱼腹是指鱼复县,而关头便是指白水关,这时进入蜀地只有两条路,一是东沿长江取鱼腹可入蜀,二是北从陆路取白水关亦可入蜀。因而据有蜀地,守住鱼腹、关头是福,失掉鱼腹、关头必然有祸。
众人过了白水关,一路畅通,很快便到了益州刺史部治所广汉郡雒县,他们来得速度很快,也只是比先前赶来传旨的黄门侍郎,晚了几日而已。不过,那被囚车召往廷尉治罪的御史中丞萧瑗,伏泉却是无缘得见了,因为此刻囚车估计已经到了汉中地界。
广汉郡,有十一县城,人口有数十万,而雒县,因州郡治所皆设于此地,所以建的城池高大,人流在也十分稠密,行商走贩,络绎不绝,更显得郡治繁华异常。
不得不说,这时的人们还是很有眼光的。雒县,就是后世的广汉,被誉为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而此时的雒县,距城都也不过数十里,而这短短数十里间,却是密布着近十座城池,可谓是蜀地一地之精华尽在于此。
入了益州刺史部官署里,伏泉持节同时将自己羽林中郎将授印交于官署众官员看后,便立即下令,命州郡众官入内议事。
大堂里坐于堂上首座,静观堂内情形,将陆续前来官员神情尽收眼底。众人来后,先是与新来的长官伏泉本人见礼后,随即心中忐忑,希望这位“戾龙”莫要治罪他们,若他真如外界传言嗜杀成性,不然却是不妙。
伏泉不知,随着他屠鲜卑战俘后,“戾龙”之名传遍天下,然而并不是各地都是如实传播的。人类都有一个八卦的心理,即使在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人,也会时不时的和人闲谈,而谈着谈着,某个话题就会因为多人的传播而变了原来的含义。就如后世,假如最北方有两人夜里起了争执,闹了纠纷,这事情之后经过各种无聊小民传播,也许传到南方就会变成一群人夜里群殴。
总之,三人成虎,人言可畏,反正伏泉的名声,在益州地界不是太好,众人都以为他是个嗜杀成性,极其暴虐的人。
除了益州刺史部众官吏前来议事外,此番来的还有广汉郡、汉中郡、犍为郡这三郡太守,以及广汉属国郡都尉,巴郡太守因为郡内贼乱未能前来,此时四郡皆有蛮乱,又与蛮族相接,前番萧瑗平乱时,他们奉了前益州刺史命,带本部郡国兵马前来助阵平乱。
待众人依次坐定后,伏泉看了一眼在场众人便问道:“战事何如?如今贼兵已至何处?谁人可教吾?”
堂下立马有一官员出列,他乃是原益州刺史所属掾吏,只见他上前奉上益州地形图,放于伏泉案上,然后一一指给伏泉看,同时向伏泉汇报战况,便听他恭敬道:“回禀明公,广汉郡内贼势稍弱,唯德阳、广汉、葭萌三县境内有小股贼兵抄掠,巴郡除大江东部五县,其余九县皆为贼有,叛贼此时已绕过垫江顺水而下,围困江州。若非巴郡太守善兵有智谋,江州上下殊死抵抗,恐江州亦陷入贼手,而汉中一路反贼,已为太守击退,如今一郡皆宁。”
伏泉点头,他于雒阳出发前,已查检了益州地理文献,打探来了一些消息,如今倒也不会两眼一抹黑捉瞎。
板楯蛮乱起于巴郡,倒不是没有缘由的,伏泉查阅文献得知,巴郡十四城,人口百余万,在益州也是排名前三的大郡。而且巴郡不止地广人稠,境内十四城,更是竟然都沿江而建。而造反的板楯蛮,皆世居于汉水、渝水两侧,怪不得叛乱而起,一郡皆惊,甚至于板盾蛮人还能出兵骚扰广汉、汉中,毕竟蜀地也是水路发达之地,搜集些船只,顺水而上,广汉、汉中两郡去得不是轻而易举?
接着,伏泉又把叛乱起因,发展,诸郡国主持平叛的人员兵力等诸事一一相问,诸郡国官吏随后一一解说,全程好似后世办案,人民警察与罪犯在审讯室对话一般,伏泉问了,诸郡国官吏毕恭毕敬回答,这让伏泉很是享受,心中不由感叹,果然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权利这东西真是个好东西,不然,若非自己持节而来,又行益州刺史事,这几个往日的地方太守,大汉秩二千石的军政大员会如此礼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