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曹破石要女
作品:《汉末皇戚》 有汉以来,可以说是古时知识分子最好的几个可以肆意谈论,抨击时政的时代,丝毫不用担心什么文字狱的发生。
汉朝吸取秦亡经验,不再束缚民众思想,不止士人官僚可以议论,升斗小民也一样可以。秦时私下言论,一旦犯法,等待秦人的便是所谓肉刑,意思就是从砍手斩脚一直到凌迟处死,所以才有后来刘邦的约法三章。
至东汉后,大兴文教,知识分子数量猛增,可以说东汉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教育普及时代,因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本人就曾是太学生。
通过历代东汉执政者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儒家思想前所未有地深入民心。后世正统儒家学者司马光,就曾经高度赞扬的“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苏轼也曾赞誉曰:“学莫盛于东汉,士数万人,嘘枯吹生”,足可见东汉学风之盛。本初元年颁布的《学而优则仕诏》使得太学生人数多至三万余人,可以说知识分子极其之多,同时也为东汉灭亡埋下了祸根。
这些知识分子多为世家大族出身,掌控舆论,他们之中多认为皇帝可以不姓刘,但一定要是汉人,王莽篡汉便有此故。
加之他们崇尚迷信,桓帝时白马县令李云更是直接上书“汉室建立已满一周三百六十五年之数,恐怕属土德、崇尚黄色的妖人将要代汉”的大不敬言论,而东汉灭亡时多数士人君子不尊汉室亦由此而来。
他们一直控制外朝与皇帝分庭抗礼,现在伏泉让刘宏用这招,逼朝堂有钱诸公捐钱,可以说是一招妙招。毕竟,他们都希望名垂青史,国家集资赈灾,不捐的话可能毁了一世清名,当然要捐了。
未久,刘宏眼露笑容看着伏完道:“琅琊伏氏果然乃大儒世家,能教出如此佳儿。”
伏完脸色一喜,顺着皇帝话语回道:“檀奴天资聪慧,此大悟也。”
于他而言,刘宏这般赞叹伏氏是天纵之喜,自己夫人是先帝长女,本来他应该仕途顺畅,官运亨通,偏偏当今皇帝只是先帝堂侄,受窦氏外戚影响,对先帝所留三女及家属,多有防范。平时很少如此,今日这般,必是对其好感增多,能不欣喜,毕竟只要是个知识分子都想做大官,朝那三公九卿拼命。
伏完虽然是皇亲,那几个位置很难争取,生性也不喜争权夺利,但身为士人,若像现在一样做一个算是闲职的辅国将军,也让他很难接受,下意识不由得看了一眼身边的伏泉,心道这侄儿大难之后,因祸得福,心性大变,看来自己想要再进几步,需要多多让他在皇帝面前露面才是。
刘宏点头道:“檀奴诗词天赋极高,又如此多智,以后便时常到孤这来。”随后又对张让说道:“稍后赐棨传予檀奴。”
张让极不情愿道:“诺。”
伏完听后大喜道:“谢陛下隆恩。”而后又向伏泉使了眼色,虽不知何意,他也只能跟着称谢。
说了这么久,刘宏想起先前想法,随即说道:“今次瘟疫得到控制,世所罕见,檀奴有功自当赏。张让,传旨尚书台,迁不其侯,辅国将军完任中散大夫,赐完之侄泉童子郎。”
得,刚刚才谢过恩,现在又要谢恩,不过对面毕竟是皇帝,该做的就要做。之后刘宏累了,便散了,只是后来意味深长的劝伯父朝堂之上多加勤苦。
出了德阳殿,伏泉得了张让给的棨传后,二人随即便出宫。棨传,一种木制符信,相当于宫廷出行证,像伏泉这样无官职者可以凭此出入皇宫。
路上伏完喜悦之情不溢言表,像他这样经学世家,肯定不喜武职出身,而且辅国将军与中散大夫比还是差了些,虽都是闲职,但中散大夫掌论议政事,可时常出入皇帝身边,更易得圣眷荣宠。
不过高兴归高兴,伏完还是小声训道:“诗词歌赋乃是小道,今文经学才是根本,以后莫要随意卖弄。”
伏泉听后伫在原地,应也不是,驳也不是。在汉代,号称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可以说经书是为官的基础。
诗词歌赋?真是小道耳,更何况汉代今文经学的传授鼻祖是自己先祖,作为子孙,他敢反驳吗?
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但到了宫门口时,迎面走来一面相阴狠之人,身着铁甲,伏泉不识,但伏完见了随即停下行礼道:“见过将军。”伏泉也只能跟着行礼。
那曹将军很是坦然回了一礼,语带骄狂道:“本想去君侯府上,未想君侯今日进宫,吾便撞来了。”
伏完与此人往来不多,疑惑道:“未知将军所为何事?”
“前番出城见了君侯从侄,发现其有一娇俏婢女,吾心甚喜,便想与君侯求之?”语意是求,然其语气蛮狠,与强盗土匪无异。
伏泉听后脸色一变,自己婢女只有一人,便是夭儿,但夭儿是他父母留给他的,于他记忆而言,情同姐弟,怎么会随意赠送?
汉朝贵族列候士大夫之间,互相赠送索要婢女,十分平常。若是家族之间世交数代,远来做客,送婢女侍寝款待好友也属平常,更有甚者予以妾室侍寝。有客远来,以美侍之,充分说明了主人好客会如何表现。
还未说话,便听到伏完勃然大怒道:“天子家奴之辈,也敢欺吾?曹破石,若是在吾侯府,必将汝这阉贼打将出去。”言罢,拉着伏泉便走,根本不留情面给他。
曹破石?他便是曹节的那位弟弟?早先城外相遇,未曾见识,只听家仆说道其人靠其兄之故,阴狠歹毒,蛮横无理,未想今日见面,果真如此。
想自己不其侯一族,毕竟是皇亲国戚,竟被宦官之流当众强要家中婢女,宦官一派跋扈骄狂可见一斑,不过伏完拒绝虽好,却如此莽撞真不怕曹破石报复?
回家途中,伏泉便于马车向其问明此事,本以为伏完有所依仗,没想到他却说道:“阉宦之辈,也敢欺辱吾家,回去让汝伯母进宫禀告,想来他们不敢妄动。”
伯父啊,说你什么好,若是伯母这个先帝公主有用的话,那曹破石敢如此强要夭儿吗?更何况曹节王甫串通一气,连先帝亲弟都计划报复,你又不是不知道,竟然还如此天真?
看着面前依旧稳如泰山的伏完,丝毫没有担忧,伏泉心道这个伯父真是没有任何一点争权夺利斗争的经验,怪不得后来有琅琊伏氏世称“伏不斗”一说。
意思就是伏氏的人不是读书读成书呆子,不争权夺利,就是多凭此换取皇帝信任,深知身为外戚,不掺和朝堂中的尔虞我诈,才可保全家族。
很明显伏完不是后者,而是前者,不然历史上自己那位皇后堂妹,以及琅琊伏氏一族也不会被他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