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军队整编
作品:《龙明无双》 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浙江归安人,文学家茅坤之孙。天启元年(1621)自编自刻有《武备志》240卷,被后人称之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他曾任杨镐幕僚,后随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辽东,与同僚鹿善继、袁崇焕、孙元化等人一起,在山海关内外考察地形,研究敌情,协助孙承宗作战,抵御后金的进攻,并到江南筹集战舰,加强辽东水师,提高明军的战斗力。在孙承宗指挥下,明军在辽东收复九城四十五堡,茅元仪也因功荐为翰林院待诏。
朱由校将他找来,问道:“以茅赞画之意,此仗该如何打?”
“殿下可否告诉毛某,兵部命令何时打?”茅元仪向朱由校问道。
“今年三月前,都他妈是一帮王八蛋!”朱由校怒道。
“殿下还有多少军饷?”茅元仪又问道。
“130万两。”朱由校道。
“那么,殿下,必需今冬打一仗。”茅元仪道。
“孤的产业,每月净利一百二十余万两。都可支援辽东,兵部都知道。”朱由校道。
“这群王八蛋!”茅元仪怒道。
“孤决定,三月初八出兵,茅赞画,这仗,该怎么打?”朱由校道。
“殿下不可啊!如此出兵,战败几率实在很大。”茅元仪道。
“三人成虎,孤,不得不出兵。”朱由校苦笑道。
“唉!若要打,我方兵力占优,可分兵合击,殿下。”茅元仪无奈道。
“怎么个合击法?”朱由校问道。
“四路出击,共捣敌巢!”茅元仪说出了他的策略。
“你这是在作死!”朱由校道。四路出击,在后世是杨镐招骂的凭证,若是这么打,老奴再来一出“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怕是凉的更快。
“经殿下整顿士卒,在下以为这辽东军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要防守这些重要城市,如果合成一路去打阿赫图拉,老奴处在防御方,随机设伏,这......”说着,茅元仪叹了口气,朱由校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道:“那就三路来战!”朱由校指着地图道。“我们从沈阳,清河堡出发,宽甸的部队做辅兵,如何?”
“殿下,开原,不守了吗?”茅元仪颤声道。
“孤,不守了!”朱由校合上眼睛,淡淡道:“中路,孤,亲自督阵!”
“殿下不可!”茅元仪大声道。
......
第二日,朱由校下达命令,留五千人把守开原,其余马林军主力,徙至铁岭。令刘挺与李如柏互换守备地方。
下午,朱由校召集诸将,将除李如柏军外的全部军队划分为70个团,步兵团五十个,每团有400斤弗朗机炮4门,36斤虎蹲炮16门,共一百人;火铳285枝(含燧发枪280枝,雷霆战车5枝),共300人;刀盾手300人,重盾手100人,长矛兵100人,斩马兵100人(装钉头锤100柄)。
骑兵团20个,全员装备有钉头锤,双层铠,两枝短铳,一枝长铳
后备队共计一万人,十个团,六个步兵团,两个普通骑兵团,最后两个,是胸甲骑兵团。所有浙兵,打散进入各团担任军官,所有的训练,皆由戚金做主。各团应小规模作战。积累作战经验。
“殿下,为何不划分李如柏的军队?”熊庭弼道。
“他之才干远不及父兄,再者,他跟老野猪皮一块儿搅过马勺,孤,对他有疑。”朱由校道。
“殿下且休息罢!”见天色以晚,熊庭弼向朱由校道别后出了大帐。
……
“所有戚家军子弟,都要尽其之责,以报殿下之恩,也方不坠吾戚家军之门面,听清楚了吗?”戚金对着三千善战浙军训话道。
“大人,末将斗胆一问,就训练这几样?”一个团长道。
“那是自然!”戚金道。“就一个多月,鸳鸯阵能成吗?”
“末将思虑不周。”团长躬身道。
“殿下这训练看似简单,实际非常精妙。”戚金为手下浙兵打气道。“重盾长矛用以拒马,火铳以杀伤,刀盾作为防护,至于这火炮,大家都懂得。
这队列训练,可强化军队的纪律性。咱们戚家军,第一等的核心,就是这纪律。
几个兵种混合训练,目的是干扰,否则几个瓜怂一上战场,见到鞑子,估计手抖的连火药都得撒光!”戚金笑道。
底下爆发出一片笑声。
“好了,混球们,歌都记住了没,给俺再唱上一遍,完事儿了赶紧去操练你们的手下去!”
“喏!大明军人要牢记……”
望着浙兵远去的身影,戚金心道殿下好手段,轻轻一弄,山头派系就被压了个精光。“好手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