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真没胡说

作品:《最后的绣春刀

    这人没这么说话的,哪有在人家家里,说什么“你们张家好不了”的话?这是诅咒人么?
    但张二少爷也算是个好脾气,冲着霍长觉还了礼:“这位王兄弟,也是替我着急,急公好义,没什么,我不至于好歹都分不出的。”
    “你是不是分得出好歹,我就不知道了,但你家里的铜镜一天没找出来,学生真的不太敢在这里打扰了,见谅,见谅!”胡宗宪却是作了个揖,然后极为生硬冰冷地扯了王大头,就往外而去,霍长觉看着,便也按着跟着前去。
    陈典吏和包典吏苦笑着向张家二少爷施礼,也只能跟着胡宗宪身后而行。
    这张家的二少爷,倒是赔着笑,一路送出了张家大宅的门口。
    看着胡宗宪一行人往村头而去,张二少爷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对左右吩咐道:“把门户看好,轮流上墙值夜。”
    看着那些手下应了去做事,张二少爷才提着袍裾,快步奔向老太爷所住的小院子去。
    方才那向胡宗宪行刺的侍妾,就在院子里嗑着瓜子,看着张二少爷入内,起身道:“我去通禀一声……”
    “不必了,老夫还没睡。”老太爷的声音从里房传了出来,然后门帘挑起,便有丫环扶着须发皆白的张老爷出来,在院子里的太师椅坐定了,便向张二少爷问道,“没有让秀才他们留下来么?真是失了礼数啊,若非他们,咱们今天晚上,就不是这光景了。”
    张二少爷向老太爷行了礼,却是笑道:“胡秀才只怕是有事要办,寻了个籍口,匆匆而去,孙儿想着,如此要是强留,却是失了咱们要报恩的心思,便没有再挽留他们。”
    “寻了什么籍口?”张老太爷挑起雪白的寿眉,好奇的问道。
    于是张二少爷便把胡宗宪所说的,什么邪马台的千年老鬼说了一番。
    “邪马台什么的,孙儿以为,是胡秀才胡乱捏造出来的东西,但看得出来,他是不想多留,所以孙儿也就没有揭穿他。”二少爷张泽文笑着对着自己祖父说道。
    但老人却没有开口,开始张泽文以为祖父又打盹睡着了,可是接着却发觉,张老太爷睁着眼睛,并没有睡着。过了良久,张老太爷叹了口气:“恐怕,这胡秀才是个有本事的,他并没有乱讲。邪马台,真的有这么一个国家,真的是倭国的古国。他说的是魏晋时的事?应该也是差不多能搭上的。”
    而说到这里,张老太爷双手搭在拐棍上,直起身体,望向张泽文:“而且,他说的铜镜,老夫当年从倭国,还真带了一些古铜镜回来,不止一枚!”
    然后张老太爷对那丫环说道:“去书房,右边的书架上,写着《三国志》的那一面,你找一找,在《魏志》里面,有一本《东夷传》,把它取出来。”
    那丫环连忙去书房了,张老太爷又对那侍妾说道:“你去老夫房里,在床底下,第三个箱子,没有锁的,拉出来,第二层里有枚铜镜,将它拿过来。”
    这侍妾就脸色有些惨白了,张老太爷发出了一个鼻音:“嗯?”
    多年的积威,让这侍妾生不起半点反抗的心思,咬着牙匆匆去拿了。
    书很快就取了过来,甚至张老太爷还没有打盹那丫环就抱着书过来,把它呈到了张老太爷的面前。张老太爷点了点头,抱起那本《东夷传》翻了起来,终于翻到倭人条目其中的一页,指着那一页念道:“景初二年,你看,没有错,是有个难升米为正使,还有个副使,叫都市牛利的,就是邪马台派来的,邪马台的番王,是个女王,她派出来的使者。胡秀才没有乱讲。”
    张二少爷凑过去看了,白纸黑字,还真的一清二楚,他虽识些字,但看不太懂书,不过“难升米”、“都市牛利”这样的人名,还有“景初二年”的年号,还是看得懂的,至少他明白,胡宗宪是真的没有唬他。
    而那侍妾也去取了铜镜过来,历经千年,这铜镜自然不可能还能照见人影,但张二少爷字识得不多,古董却是经常玩的,一看就知道,这的确是魏晋时期的东西。
    “所以,胡秀才并没有胡说,他是真的想走,他怕被咱们老张家连累了。”张老太爷长叹了一声,松开扶在拐杖上的双手,靠到了太师椅的靠背上。
    边上从张二少爷到那侍妾、丫环,无不脸色惨白如纸。
    “秀才,你这么诅咒老张家,王大头那是嘴贱,倒也罢了,你开口这么说,我以为,总是不太好的。”霍长觉走在半路上,回头还看见张家大宅屋檐下的灯笼,却是禁不住对着胡宗宪这么说道。他向来是个厚道人,总觉得这么说话,不合适,哪怕他拉着锦衣卫的虎皮去保王大头,出了人家的门,他也觉得有必要,劝一下胡宗宪。
    胡宗宪没有回他的话,只是匆匆往村头赶,直到见着城皇庙的灯烛,见着在村头大树下休息的吴捕头和那一众的青壮,胡宗宪才长长吐出一口气来,回头对着霍长觉说道:“你要不现在回去张家大宅?”
    听着他这话,不单霍长觉,后面赶过来的包典吏和陈典吏,也愣住了。
    “秀才你不是、不是说真的吧?他老张家,真的有鬼?”王大头吓得尾音都发颤了。
    胡宗宪看着他们,冷笑了一声,连话茬都懒得去接,只是挥了挥手,带着陈、包典吏和霍长觉、王大头,快步过去,跟驻在村头城皇庙的青壮会合,然后对吴捕头说道:“别休息了,赶紧,回县城。”
    “现在?”吴捕头也打了个激灵,一脸的不解。
    “便是现在。”胡宗宪说得斩钉截铁,完全不容他人质疑。
    其实这是不合常理的,哪怕张家大宅不请这些差役捕快进去休息,但村头是有草棚的,城皇庙里也一样可以休息。不论如何,睡一会天亮了,张家总要招呼一顿饱饭的,别管是早饭,不杀头猪,也得弄几只鸡、半坛酒过来吃喝了,然后大伙再摇摇晃晃,抬了张家给两位典吏或是胡秀才的“土产”,回县城去复命。
    这大半夜的,那些差役几乎多数是夜盲,这时候往回赶路,哪有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