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翻案的凭仗

作品:《最后的绣春刀

    “他们凭什么翻案?”杜漱石听着也皱起眉来,这是很荒唐的事。因为胡宗宪不可能在这样的事上吹牛,而按着胡宗宪这说法,其实所有的事,都已板上钉钉了,这如何翻得了案?
    何况还在在堂上录着口供的那些个四海楼、醉仙楼的伙计,乱哄哄的,也是方才的人证,怎么可能轮得到柳卫和上官强说翻案就翻案?再说了,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要说昏官乱用刑就罢了,这胡宗宪都把案情梳理到这个程度,难不成知县老爷连用刑也不会?
    杜漱石甚至不满地嘲讽道:“怎么?明府想要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上古三代一般,民风淳朴,犯了事的,也老老实实自己供出来么?”
    “恐怕情况不是这样。”胡宗宪对着杜举摇了摇头说道,“你把庄园的护卫给组织好,要防止柳副巡检和萧铁壁的手下,狗急跳墙!我去看看便来,怕的是不讲理,大枪长弓打过来,那我一个读书人,这一时就真没法子了。如果只是案子的事,他们作不了什么怪!”
    杜举人听着,用力地顿了顿拐棍:“这庄园有足够能吃半年的粮食,有三口井,青壮的家小都在庄园里,我堂堂一个举人,难道连看家守户,都办不到么?除非是朝廷公文旨意来,要不就是民乱,哪怕几百精兵来,不打上一个月,都别想攻下来!你放心上路便是!”
    “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吗?什么叫‘放心上路’?”胡宗宪不满地反呛了一句,却看着忙得如火烧屁股的吴捕头,便也没有跟杜举人再玩闹下去,匆匆出了庄园,外面真的有十位膀大腰圆的捕快差役在等着他们,见着胡宗宪出来,齐齐唱了诺,把骑了马的胡宗宪和吴捕头围在中间,这些捕快差役,就提着刀盾,跟着马匹脚步,向县城一路小跑而去。
    事情当然不是杜漱石所料想的那么简单,知县老爷当然也不是书呆子,连刑都不会用。
    按着知县的性子,那一刻钟要还没把这案子审完,真的就算失败了。
    可是事情得从胡宗宪离开公堂后的半刻钟开始说起,当时知县换好了官袍,又在后院,听着幕僚来报,知道胡宗宪把案情都梳理得十分清晰了,就算有些细节,杀威棍打下去,还怕问不出来么?
    所以当时知县就打算上堂的了,然后一定要准备让县城的父老乡亲,敲锣知会他们来看审案,以把这青天大老爷的形象,树立起来。
    难得胡宗宪懂事,没有留在公堂之上跟他这知县老爷争风头,所以知县是不会放过这种塑造个人形象的机会。
    “老爷、老爷,有客来访,小人知道要升堂啊,可那客人说了,误了事,小人这吃饭的家什,可保全不了啊!”门房哭丧着脸进来报讯,手里拿着的一份来访客人的名刺。
    知县气得要命,幕僚也是个有眼色的,当时就想替东家一脚把这门子踹飞了。
    可看着那门子手里的名刺,幕僚却就放下提起的脚,暗暗扯了扯东家的衣袖。
    为什么这门子会进来报讯?他又不是脑子不好使,当然知道这关节,不该来打扰知县的,但是他当门子,别的不行,一对势利眼,那是炼得极为通利。
    所以对方的名刺,以及对方说“误了事,你这吃饭的家什,那也就不用费心留着了。”他能感觉到,对方是真能实现这威胁的,所以才冒着被知县责骂的风险,跑进来报信的。
    名刺的上面,有一个边角位置,烫了金,就那么一点,很不显眼。
    但是知县在幕僚的提醒下,注意到了那细节,却就从门子手里接过名刺,仔细看了之后,长叹了一口气,把名刺递给门子:“名刺不敢收,去把贵客请进来吧。”
    请进来,而不是开中门迎接,是因为来的是朝廷大人物的门下走狗。
    例如知县要是某一天,能当到知府或是盐使司的都转运使之类的级别,那方才这差点被幕僚踹飞的门子,下到县里,自然也就有这面子。
    若是知县能做到巡抚、总督或是次辅,甚至首辅时,这唯唯诺诺的门子,下来到府里,便是面对于知府,也有这样的地位。
    来人很快就随着门子进来,此人倒是生得一副好相貌,长须飘飘,剑眉星眼,看着知县,却就拱手道:“学生此来,却是久慕明府风采,听闻明府昔年便是文采风流,万幸得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他这么会做人,知县当然也不好翻脸,是一车轱辘话来回说了一大轮,又验看了信物,证实了他确是某位大人物的走狗,终于切入了正题:“听闻明府这边,是有案子要审?想来学生是不方便在公堂之上,一睹青天风采了!不过没事,学生去堂外,与那百姓一并为明府助威!”
    “无妨的,先生不弃的话,便以下官幕僚身份,一同上堂听审便是。”知县的笑容很有些僵硬,这位明显就是上面的官员大佬,派下来干涉案子的,知县要是真的撕破了脸,那人家大佬自然有的是治他的办法。
    所以,他不得不客气地主动提出了这样的方案。
    于是这位访客,也很客气:“固所愿,不敢请耳!学生杜某,久蒙东翁教诲,知晓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得明府恩准上堂听审,自当一言不发,还请明府见谅。”
    这是代表他身后的大佬表态,不是要来搞事的,就是派他来听听,看看这知县怎么审案。
    至于派他来的朝廷大员是谁?那必是萧铁壁的靠山了。
    之前萧铁壁死得突然,所以这边来不及动作,而现在柳卫也要出事了,就不得不站出来了。
    而当柳卫和上官强,在公堂上,见着这杜某,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马上就不约而同的翻案,并表示之前所说,不过是酒后胡言之类的,死活也不认。
    这种情况下,除非知县要跟杜某背后大员翻脸,要不怎么用刑?
    在一路上,听了吴捕头这么述说之后,胡宗宪却笑了起来:“这很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