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书面谈心,效力独特(1)
作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与口头语言相比较,书面语言有其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父母,你可以在孩子的作业本、日记本上留言,表达提醒和忠告;你可以采用古老的家书信笺,和孩子交流情感,畅谈人生;你也可以通过小纸条,向孩子传达爱心和关切。“口说无凭,立此为据”,白纸黑字,更能引起孩子的关注,有利于孩子反复品味,铭记在心。
1.在本子上谈心
“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
这是一位和孩子难以交流的母亲发出的无奈叹息。
“找不到好的沟通方法”,已成为青春期孩子家长们的最大苦恼。
了解是交流的前提。母亲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由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单位开展的“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很多母亲对孩子比较了解,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尤其在和孩子交流的技巧方面,很多母亲还需要提升。
“我很想和孩子交流,但孩子就是不想跟我谈,我也很难让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时候谈不上几句孩子就嫌烦了,甚至谈着谈着就吵起来了。”
这是很多家长的共同感受。
其实,只要开动脑筋想想办法,改变一下交流的方式,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父母除了要提高与孩子面对面的口头语言交流的艺术外,还要特别注意发挥书面交流的独特效力。书面交流方式相对于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有着特殊优势。进行书面交流,家长可以尽量斟酌语句,努力使自己的表达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嗅着温馨墨香、感受来自家长亲笔关爱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和父母进行心灵的对话。而且,这还有利于孩子反复阅读,仔细揣摩,深刻领会。
家中可以设一个“谈心本”。你只要准备一本本子和孩子交换写写自己的心里感受就可以了。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和孩子共用它来写日记。
下面是一位妈妈与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在“谈心本”上的交流的记录:
6月2日
妈妈:今年的“六一”你没评上“三好学生”,也没评上优秀班干部,我知道,这其中有原因的,因为你今年没在班上担任班干部。在妈妈的心目中,你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今年以来,妈妈发现你的脾气有点不好,写作业字也很潦草,我们签个约定好不好:妈妈承诺以后不对你发脾气,不骂你,那你也改正这两个缺点。OK?
孩子:谢谢妈妈和我定了这样的约定,我会尽量做到的。当然,不骂我更好!
6月3日
妈妈:今天的字工整一些了,希望继续努力。
孩子:一定会继续。其实那天我没带钢笔,圆珠笔写的字还不是很好看呢!
6月8日
妈妈:妈妈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希望你能体谅。同时希望你在保证学习好的同时,能够把体育成绩提高上去。妈妈相信你一定行!
孩子:我知道,这次校“三好”我没评上,可能是因为体育不及格的原因。再说,我不是很喜欢体育课……我会努力的,妈妈放心。
6月16日
妈妈: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六年级的学生了,一篇文章是不是还能写长一点呢?
孩子:我可以再写长点啊!可是最近您好像不怎么理我了,为什么呢?妈妈!
6月19日
妈妈:哪有妈妈不理孩子的呢?这次作业写得还可以,只是不能坚持工整,别忘了咱们的约定噢!
孩子:我有时大意了。好!不忘记我们的约定。
6月25日
妈妈:很好,作业很认真。希望认真复习,期末考出好成绩。
孩子:好的,我会认真的。
这种“纸上谈心”的交流方式,取到了显著的成效——期末考试,这个儿子的各科成绩都得了“优”,他在试卷上致妈妈的书信中写道:“……真想不到妈妈您从‘六一’以后这样理解我,您过去那种威严再也找不到了,您和爸爸也不再闹离婚了。我仿佛觉得自己成了天上那快活的云朵,心里有一种说不完的愉快。妈妈,我爱您……”
如果和儿子的口头交流让你陷入了困境的话,那么,尝试改变方式,拿起笔,在纸上倾吐你的心声,一切都将峰回路转!
2.飞鸿传意,书信交流
如果你看过《曾国藩家书》就会知道原来曾国藩用一份份感人至深的书信教育兄弟子侄,造就了曾门人才辈出的奇迹。
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他写给孩子的《傅雷家书》,经久不衰,至今仍在重新印刷。以书信的方式,用平实、语重心长的话,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成长成才的关心和指导,读来备感亲切,至今仍是许多人用以教育孩子的经典之作。
书信——这一传统的交流方式在信息时代似乎被人遗忘了,其实,在父母与子女的交流上,书信交流有其它交流方式不可代替的效力。书信,可以叙事、抒情、议论、表白信念;也可以言志、寄望、忠告、诉说衷肠。写信的时候,父母往往会经过一番慎重缜密的思考,会斟酌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更加大胆而充分,如此种种,可很好地克服交流中的种种障碍。定期进行书信交流,可以增进两代人的感情。
大多数人往往把书信用在具有一定空间距离的交往中。尤其是现在,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人们写信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打电话、发手机短信几乎代替了书信。当父母和孩子同处一室的时候,就更觉得用不着写信了。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写信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当你觉得和孩子进行口头交流效果不太好的时候,当你希望自己的话语充分引起孩子关注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即使你和孩子近在咫尺。
有的父母很疑惑:“写信,是两个住得很远的人才干的事吧?我们住在一起,为什么还要写信?”
其实,信可以是两个住得远的人写的,也可以是住在一起的人写的。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写信能让孩子意识到他在你眼里的地位,这是孩子认真听取你的建议的基础。
有位妈妈到学校接女儿时发现,女儿在课堂上的写字姿势很差,眼睛离书面最多10公分,而且写作业的速度在全班倒数5名内。这位妈妈回家后很严肃地和女儿谈了半个小时,最后不免声音又硬又狠,惹得弱小的女儿哭了起来,第二天就没有和妈妈说话。这位妈妈着急了,于是决定给女儿写第一封信。当女儿收到这封信时,眼睛放光,因为这是她收到的第一封信呀!刚看了一句就说:“妈妈,你是把我当做平等的人吧?”看完后,女儿跑过来紧紧抱住了妈妈。
女儿能从妈妈的一封简单的信中读出平等、尊重,当女儿紧紧抱住妈妈,母女间的所有不快与芥蒂也就烟消云散了,这何尝不让做母亲的欣喜呢?
父母在写信的时候大多平心静气,思路清晰,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而且,孩子容易把父母说的话当成耳旁风,但如果你写成文字,孩子就不会不注意了,这样更容易触动孩子的思想。
父母与孩子进行书信交流,内容可涉及到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于秀娟是一位很优秀的母亲,她善于运用书信的方式对女儿施以影响和教育。她给女儿写的信主要有三项内容:一种是关于读书的通信,一种是关于花钱的通信,另外一种通信则是关于成绩的。于秀娟举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