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品:《农家腊酒

    周老四突然拼命挣扎,躲开他们的玩弄,回头推了李元一把:“你嚣张个啥!不就薛遥的走狗嘛!”
    李元被气笑了,腿一扫,直接把周老四绊了个屁股蹲:“说啥呢,嘴巴放干净点啊。这里有你说话的份?”
    周老四直接一屁股坐冰面上了,他不敢明着干,只不轻不重的嘟囔了句:“生不出儿子的绝户!”
    “你说啥?”李元没听到还好,听到了火气直往上冒,直接一脚踹过去,“你胆子大了你!咋了?我也有把柄让你抓?让你威胁着要告官去是不?”
    李元火气这样大,大家都知道咋回事。他媳妇儿不知怎么的,到这儿后身体就越发不好了,去城里看了几次,都说是水土不服的关系。药也吃了好几副了,没见好。现在冬天了,他媳妇儿更加不习惯这里的天气,直接躺炕上起不来了。
    所以说李元才天天往林子里去呢,就是给他媳妇儿治病用的。这周老四挺会抓人痛处,直接说人家媳妇儿生不出儿子。
    李元又要上拳头打人,被赶过来的彭大磊说了几句:“跟这种人费力气有啥用?有这个力气还不如去山里猎皮子呢。”
    回头又对周老四说:“别以为我们没法子治你!上次是看在你媳妇儿的份上放你一码,再满嘴喷粪当心你的舌头!”
    彭大磊趁着人多,对周围人说了:“我昨个儿看了,这江里的鱼不少,你们回去让媳妇儿织个渔网,到时候把网一撒,第二天过来收网不就是了!这么多鱼啊,我看吃到过年也吃不下。”
    周围有人说了:“昨个儿我就跟我媳妇儿说了,这江里的鱼密密麻麻的,够吃一冬天。”
    过了几天,有手灵巧的媳妇儿已经把渔网织好了,彭大磊一看,立刻摇头:“这渔网织那么密干嘛?昨个儿没见鱼个个都有人的脚那么大?那些个小鱼有啥好吃的?”
    彭大磊这样吩咐也是为了子孙后代,如今把小鱼都捕了,以后他们的孩子还能吃着大鱼?如今把小鱼留下,让它们再长长,明年不就长大了嘛。
    唐丽丽也做了渔网,拿出她做的给村里的女人看,就说让他们照着样子改就行。
    不久,村里家家户户都做了渔网,他们仍到之前凿的洞那儿,把洞重新凿开了,把网撒下去,拿根树干套住渔网,往洞旁边一放,就回去了。等到第二天渔网一首,哦哟重的很呢,满兜的鱼!
    这段时间,陶顺过的很是舒心,他虽然不爱吃鱼,可小婉会做啊。一会儿鱼汤一会儿红烧,又一次还把鱼用油煎了,炸的酥酥脆脆的,陶顺吃的连骨头都吞下去了。
    猫冬嘛,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老婆有了,炕也有了,就差孩子了。陶顺天天缠着小婉黏糊,整天上下其手,白天也不放过。
    小婉被缠的没法子,决定给陶顺找点事儿做做,不然自己要被折腾死了。
    这天小婉问他:“那三十个兄弟,不是可以自己带东西去南方卖嘛,他们可想好带啥了不?”
    陶顺手不停,正在跟小婉的腰带做搏斗:“这些我可不管,他们要带啥就带,别挡着我和阿遥的财路就是了。”
    小婉拍掉陶顺的手:“什么叫你不管?就许你吃肉,不许他们跟着喝汤了?他们若是跟着你挣了钱,以后必定年年跟着你,更会说你们的好。若是你们只管自己挣钱,他们看了不眼红?”
    陶顺奇怪道:“又不是不许他们带东西,给带呢,再说又给工钱。小婉别想这些了,来亲个……”
    小婉挡掉他噘过来的嘴:“你好好听我说完,你们跑这南北货的生意,里头赚头不会少,这些他们看的最清楚,里头的利润,稍微有心的就算的出来。到时候你只给他们八百个铜板?他们今年不说,明年不说,后年肯定觉得不公平。钱都给你们挣了,他们就拿点工钱?你如今帮他们想点儿财路,有钱一起挣,以后也会承你的情,到了南方凭货说话,谁都别眼红谁。”
    陶顺欲求不满,只好耐心的跟小婉解释:“眼红啥呀?咱都是兄弟!过命的那种。”
    小婉点点头说:“我知道,可我这不是从最坏的角度打算嘛。如今你们兄弟个个都是有家室的,媳妇儿枕头风一吹,谁还管你是不是过命的……你如今帮着他们点,他们日后挣了钱,眼睛里数着自己的钱,也不会眼红你的。”
    小婉系好腰带:“你先想想法子,法子想好了跟我说,没想好之前不许碰我。”
    陶顺如遭雷击,哭丧着脸:“给他们工钱不够,还要帮着他们挣钱,你咋不说我不公平呢!”
    小婉转过头安抚他:“最挣钱的皮子和山货被你们垄断了,不许他们带,也不许他们跟你们抢生意,你如今帮着想想挣外快的法子怎么了。好好想想吧啊,乖。”
    而城里边,顾柔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一开始还不显,后来像吹气球似的,一天一个样。反应倒是不大了,早晨也不吐了,也闻得油烟味,可这胃口啊,她自己看了都害怕。
    老人家嘛,就喜欢给小辈塞吃的,特别是怀孕的时候,一个劲儿的给补。她之前一天吃四顿,还觉得勉为其难,现在吃了四顿还不觉得饱,只觉得正好,若是有爱吃的,还能再塞点下去。
    宋奶奶手里做了件棉衣,腰身往大了做,就是要给顾柔准备的,她说:“那是因为你肚子里那个要吃呢,这是好事儿,千万别饿着,你若是想吃尽管跟我说。”
    顾柔说:“不能,天天没事儿就忘嘴里塞东西吃。你们一天吃两顿,我还要加两顿,平时无事的时候还要在嘴里含个吃的。哪有那么容易饿。”
    薛遥最近看顾柔也是越看越欢喜,他家阿柔被照顾的好,气色红润,皮肤白里透红的,头发乌黑发亮,最最重要的是,他家阿柔的胸越来越大啦。
    薛遥看着那对软嫩微颤的玉兔就要用手揉,被顾柔躲过了:“不给摸了,到时候摸上火了我可不给你泄。”
    薛遥不解:“之前不是还让碰的嘛,大夫说了,稳定着呢。”
    顾柔摇摇头,有点不安:“我最近几天,感觉肚子偶尔有点疼。”
    薛遥腾的从炕上坐起来了:“你咋不早说呢!这么大的事儿!走,去看大夫去!”
    顾柔忙拉住他:“都晚上了!这时候麻烦人大夫干嘛?”
    薛遥不肯,态度坚决:“你肚子疼啊,这么大的事儿呢!”
    顾柔劝他:“我问过宋奶奶了,她说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大了嘛,所以会拉到筋,只要不是一直疼就没事。你若是不放心,明天早上我跟你一起去看大夫去?”
    薛遥皱着眉头,又跟顾柔确认了遍:“宋奶奶真跟你这么说?你多久疼一次?”
    顾柔告诉他:“偶尔疼一次的,我真没事。”
    薛遥总归不放心,第二天早上就拖了顾柔去看了大夫。
    大夫一听,也正经起来,认认真真的搭了腕子,最后才说:“没什么大事,孩子大了嘛,总会扯到肚子里的筋。平时疼的时候,多躺躺休息就好。”
    大夫又问:“现在该五个月了吧?平时能感觉到孩子不?”
    顾柔说不清楚,只说:“有时候好像感到有个小鱼在我肚子里游。”
    大夫点点头:“那就是孩子在动呢。”
    顾柔惊喜道:“原来这就是胎动啊!”
    大夫奇怪道:“胎动?这是什么?你要说胎动也对,反正啊就是孩子在你肚子里动。”
    这下,顾柔是真真正正感觉到自己是做娘的人了。以前她就当时肚子里揣了个蛋,如今是真感受到肚子里有个小生命,与她心意相通。
    那天晚上,薛遥顾柔两人对着肚皮说了好多话,一声接一声的唤他小名,偶尔给个反应,两人都要高兴半天。
    如今顾柔除了吃,就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事情,天天对着自己肚皮说话,有时候讲个故事,有时候哼个歌儿,实在没啥好说的了,还给背个九九乘法表。
    转眼间,腊八就快到了,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两人虽然手里头拮据,可也不准备随便糊弄过去。再说他们也有不少五谷杂粮,高粱,玉米,小米,大米,栗子啥的都有,再买点红豆花生啥的,就能煮一锅腊八粥了。
    宋奶奶爱吃蒜,她每年雷打不动的就是做一罐子腊八蒜。选那紫皮的蒜,剥掉外皮,浸到米醋里去,封严实了,藏柜子里。等除夕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吃了。
    宋奶奶说:“你们啊,到时候吃了就知道,那腊八蒜看起来样子怪,可好吃着呢。”
    腊月初七那天,薛遥去外边买了花生,红豆,芸豆啥的,回来就开火。
    把那些耐煮的先放进去,等晚些再放其他的,满满的倒一瓢水,也不吝啬放糖,就在灶头上炖一晚上,等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能吃到香软的腊八粥了。
    第二天早上,顾柔是被饿醒的,那粥的香气都弥漫到屋里来了,还带着丝丝的甜味。别说她肚子的孩子要吃,就是她也被馋的直舔嘴唇。
    顾柔自顾自的下床,直奔灶房,掀开盖子一看,氤氲的水汽下,那粥被煮的透透的,五颜六色的杂粮堆在一块儿,个个吸饱了水,引诱人来吃。
    宋奶奶早早的起来了,正往灶房里堆柴火。她看顾柔直盯着锅里瞧呢,就笑:“可是饿了?这粥煮的透透的,可香呢!去把小遥叫起来,咱吃早饭了。”
    顾柔进房里,把薛遥拖起来吃饭,宋奶奶则自顾自的从灶房里盛了一碗粥,放平时放粮食的粮仓上,再拜一拜。然后又盛一碗,在院子里的树上抹一些粥啥的,不知是在拜谁。
    等拜完了,宋奶奶像是了却一桩大事一样,招呼两人一起吃腊八粥。薛遥洗了脸,给两人都舀了粥,大家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喝粥。
    过了腊八,年味儿就浓了。北方村里人都习惯准备杀猪菜,宋奶奶虽然是城里的,也一大早的自个儿出去买了条猪后腿搬回来。把薛遥顾柔两人看的目瞪口呆。
    薛遥想着要赶个集,过年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少,啥灶糖,对联,年画,香烛,灯笼啥的。现在他们住城里,这些东西都容易买,出门走几步就到。
    吃饭得时候,薛遥说起这事儿。宋奶奶给顾柔夹了块肉,说:“我就不去凑热闹了,人老了就爱清净,小遥你自个儿去吧,要买的东西别忘了。”
    顾柔也想去,可她知道宋奶奶肯定不肯,就趁着晚上只有他俩的时候,跟薛遥说。
    薛遥不肯:“那边人那么多,万一撞到了咋办?不行不行。”
    顾柔说:“我都好几个月没出门了,我也没那么精贵,哪有那么容易碰到。再说了,我以前在老家那会儿,人家八个月的肚子都下地干活儿呢,我赶个集咋了?”
    顾柔又把宋奶奶搬出来:“再说,孕妇多走走也是好的,我这样一天到晚在屋里呆着,不闷么?宋奶奶说,多走动走动,以后好生。”
    薛遥将信将疑:“宋奶奶真这么说?”
    顾柔拼命点头。
    薛遥下炕穿鞋:“我去问问宋奶奶。”顾柔没想到薛遥这么不好说话,只好抓住他胳膊撒娇。
    薛遥说:“我就知道,不过说正经的,我还是去问问宋奶奶,若是她说可行,我就带你去,若是不行啊,你还是在家好好待着啊。”
    一会儿薛遥回来了:“宋奶奶说了,说捡一个天好的日子,你跟我一起去!”
    顾柔本来早已放弃挣扎,如今喜出望外:“真的?我真可以去了?
    薛遥点点头说:“真去,到时候紧跟着我,知道不?别乱跑!”
    这天一大早,顾柔早早的起来了,还把薛遥拖起来洗脸:“还睡!早点去赶集啦。”
    薛遥睡的模模糊糊的,赖床上不肯起:“再睡会儿吧,人家摆摊的还没出来呢。”翻个身又要睡。
    自从入了冬,薛遥起的一天比一天晚,要不是还惦记着给媳妇儿做饭,他能睡到太阳晒屁股。不过人都忙了一整年了,还不兴好好休整?
    好容易才被顾柔拖起来,两人吸溜着热乎乎的粥,配着饼子酸菜啥的,算是一顿不错的早饭了。薛遥找出个背篓背身上,拉着顾柔,再叮嘱了一遍:“别乱跑啊,记得拉着我。”顾柔拼命点头,催促着薛遥快走。
    城里的集市开在城北,俩人还没到,就听见了鼎沸的人声,有叫卖的,讨价还价的,还有孩子哭闹的。
    顾柔拉着薛遥就往那儿跑:“还说人家摆摊的没出来呢,你看多热闹。”
    这城北的集市老大了,足足占了两条街,街旁边全是各式各样的摊头。有卖糖的,卖炮仗的,卖布的,卖首饰的,卖胭脂的。
    街上大多是携家带口出来赶集的,年轻的爹给孩子买个面人,让玩着,再跟媳妇儿商量着采购过年要用的东西,背篓都塞的满满的。
    也有不少人家拿着自己产的粮食,还有自己做的手艺活出来卖,就拿块布往地上一铺,东西放上边,都是新鲜又实诚的,价格也便宜。
    薛遥怕顾柔饿着,先给买了个烧饼让她拿在手上吃,然后一个一个摊头逛过来。
    糖和炮仗是必买的。他们去看灶糖,芝麻多的吃起来才香,等二十三的时候祭灶,要糊住灶王爷的嘴巴,才好让他甜甜嘴,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
    两人选了家芝麻多的,薛遥一下子就买了两斤,他想着顾柔爱吃甜的,平时让她含着也好。
    有人在路边卖对联年画,顾柔他们选了个好看的年画,上面是个胖娃娃抱着鲤鱼,又选了个喜庆的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也好听。最后让人当场写了个大大的福字,准备大年三十那天贴大门上。
    还有炮仗,薛遥买了四个大地红,回头对顾柔说:“咱除夕守岁的时候放一个,大年初一一早,初五迎财神,十五元宵各放一个。”
    大红的灯笼买了两个,到时候门口一边挂一个,整夜都不能熄。
    两人还买了瓜子,花生,冻梨啥的,冻柿子也好吃,顾柔不能吃就没给买。薛遥还看中了一头羊,说让人宰了带回去吃。顾柔一问价钱,立马把薛遥拉走了。
    他们拐到了冯绍的布店,薛遥给冯掌柜介绍了顾柔,说要买几块红布,回家做新衣裳用:“过年的时候得穿新衣裳,这不,我媳妇儿手艺好,想给她做件大红的衣裳,喜庆。”
    冯绍这几日亲自在铺子招呼客人,听了薛遥这么说,挥手让活计拿了好几种红布出来。
    “这种布啊,最最结实,也便宜,你摸摸,厚不?还有这种,上头是万字纹,样子也新颖,不过呢价钱就贵了点儿。还有这种,最软和,我看弟妹肚子那么大,是要生了?这种布给孩子穿也是省得的。”
    两人手头也不宽裕,最后就选了第一种的大红色料子。冯掌柜爽快的把零头给他们抹了,让活计把布包起来,还说:“宋奶奶要是知道你们给她做新衣裳,不知该怎么高兴呢。我去拜年的时候,她肯定跟我炫耀!”
    鱼是必买的,年年有余嘛。集市上有人卖活鱼,就在缸里,看中那条就给捞起来。薛遥他们选了好几条肥的,拎着回家。
    两人整整逛了一天,要不是顾柔肚子饿,怕是要等到天擦黑,两人才回来。
    宋奶奶嘴上还埋怨薛遥呢:“阿柔肚子里那个禁不得饿,你连个干粮也不带,就空着手出去了。阿柔来,我做了疙瘩汤,你快趁热吃了。”
    顾柔边喝汤边为薛遥开脱:“我还啃了个烧饼呢,宋奶奶,我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