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决战邯郸(七)
作品:《战国风云之侠义篇》 冯谖所处的位置本就突出,鼓声一响,便成众矢之的。他站在高架台上,身边箭似飞蝗,嗖嗖带风,他却毫不理睬,仍然那么沉着镇静地一下又一下的擂响战鼓。高架台上不能站太多的人,为了保护他,身边的两个卫士高举盾牌遮住他的身体,自己的身体却暴露在秦军的射击范围内。于是,一个又一个的卫士中箭坠下,但随即就有人迅速攀上高架台“填补”他们的位置,所以鼓声一直没有间断,而车边“无名烈士”的尸体已堆积如山……
秦军的箭雨实在是太密集了,尽管卫士们拼命地掩护,但为了清楚的观察战场形势,冯谖不可能完全缩躲在盾牌之后。突然,一支利箭飞来,嗖地射中他的左脸颊,虽有面甲防护泄去不少冲击力,箭头还是穿透了腮帮,箭杆随着他手臂的上下挥动也不停地颤抖。但冯谖却有如一尊石像,仍然屹立在高架台上注视着前方,继续用鼓声传播各种指令。战斗还在激烈进行,已处于白热状态,如果他的鼓声停了,激战中的将士们不但失去这个能把他们协调、凝集成一个战斗整体的指挥,也会失掉支持他们战斗的精神力量。他不能倒下去,甚至都不能去上药治伤……
其实,事前就已估计到“指挥部”危险性,较为年轻的朱亥、唐雎都曾要求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却被冯谖谢绝了:“某本是一介贫民,先随孟尝、后从信陵,才逢遇到做些实事的机会,虽然不算轰轰烈烈,却也不至于碌碌无为淹没于草莽,平生心愿足矣!今日之战,不仅决定公子和咱们的命运、赵魏的存亡,也关系到日后天下形势或‘纵’或‘横’的动向、千万黎民百姓是享自由还是被奴役,冯谖有幸能够参加,敢不竭尽全力?这个位置固然危险,但我已年过六十,无须戚戚于生死!正应该用此老朽之身替换你们到战场上去完成更多的事业。人生渺渺兮,日月如常,舍生取义兮,万古流芳。多少先驱能临危不惧,含笑九泉,冯谖又怎能辞其责?”
虽然此时冯谖身负重伤,却没有人能替换,也不可劝他退下自己的岗位。两名卫士,只得一个人抱住他的脖子,另一个硬拔下箭头。脸外面的伤口可以搽药包扎,嘴里的伤却没有办法,血,从他的嘴中涌出,顺着嘴角往下流,但鼓声却是越擂越响,大概只有这两个卫士知道,击鼓的动力已不是一般的筋肉之力,而是冯谖的生命力,生命不息、鼓声不止……
秦军停止攻城,邯郸城上又是一片寂静。暖烘烘的斜阳下,只有那残破的军旗被飒飒西风吹得扑啦啦直响;几只讨厌的苍蝇,在人们的脸上、手上爬来飞去,却扰乱不了他们的酣睡。邯郸人已养成了习惯:杀声一起,就抓起武器去拼命;敌军一退,他们就睡,连饭都是在梦里吃。尤其是最近几天,秦军发了疯的日夜强攻,而守军日减,已不能轮班休息,有的人几乎是半闭半睁着眼睛作战。尽管如此疲惫,竟然能连续打退秦军的多次强攻,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但李同却不能睡觉,他要给其他人找出尽可能允许的时间休息;自己却要抓住每一个“暂停”的间隙观察敌情,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枣花与他“洞房花烛”的第二天就跟着来到城头,在战斗中度“蜜月”,李同不休息,她就穿针引线,在丈夫身上缝缝补补,有的是“活儿”,永远也干不完。
李同一边盯着城外的战况一边劝她:“别缝了,抓空儿睡会儿吧。”
枣花却不停手:“你们是该歇歇了,几天几夜没合眼啦,我替你看着。”
李同摇摇头:“我不是在放哨,你看南边尘雾冲天,旌摆旗摇,喊声鼓声震天动地,肯定是信陵公子的部队在同秦军激战,咱们不能蹲在城上坐享其成。不行,我得找廉将军去!”说着站起来,转身走了,枣花手中只剩下空针,眼睁睁的瞅着那块儿没缝完的补钉片儿,在李同的肩头上下飘动……
望眼欲穿的援军终于到了!邯郸人应该长长的舒口气,但他们的心却还悬在嗓子眼儿上。平原君和廉颇等人站在城楼观察战况,虽然离得较远,但廉颇经验丰富,从战云滚滚的气氛上也能推测出战斗的激烈程度。虽然已经知道各国也都发来援军,但具体的作战安排、作战时间,邯郸方面却不能了解清楚,显然,目前还只是信陵君率领的魏军在独自浴血苦战。廉颇不禁叹口气:“从早晨打到现在,他们连吃饭喝水的空儿都没有,铁打的人也挺不住啊!更何况人家动用五十万?”
庞煖也紧皱双眉:“秦王把攻城的部队都抽出去敌魏军,双方的兵力就更为悬殊,别家军至今未到,信陵君的处境可想而知。”
连乐乘都叹口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联军晚到须臾,魏军的战斗力就会被消耗很多,联军再不到,咱们的希望可就泡汤了。唉,真是急死啦!”
忽然,李同和禽滑继匆匆赶到,恰好听到这些议论便接过来说:“各位将军言之有理,以八万对五十万绝不可能持久,而且打得必定十分艰难,所以我俩建议:让我们这支队伍出城去支援魏军。”
廉颇立即点头:“对!在最需要的时候,哪怕是少量的支援也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我算一个!”
李同笑笑:“老将军,城防更为重要,您还是留下以防秦军攻城吧。有我和禽滑继先生率队也就足够了。”
平原君却反对他们出城袭敌:“我刚才在城上看到勇士们苦战之后又累又饿,横七竖八的睡了满地,不让他们多歇会儿怎么能打仗?!再说,城中眼下只剩你们三千人可称主力,你们一走,靠谁守城?”
李同只觉一股辣乎乎的热气冲进鼻腔,眼框一酸哭出声来:“好糊涂的相国呀!如果信陵君战败,您以为咱们还能守得住邯郸城吗?”
平原君惶然的望着廉颇,廉颇一拱手:“李同说的对,对于守城,三千勇士的力量虽然重要,但我们的主要希望还是寄托在信陵君身上,他打不垮秦军,已经疲惫不堪的邯郸也就不能坚持下去了,拼吧,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城上防务由乐将军负责,我和庞将军一起出战!”
平原君恋恋不舍地抓住李同的手:“好,那你们就去吧,多加小心,保重啊!”他对这个出身低微的青年竟然产生了父子般的深厚感情,想到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危险,不禁鼻子一酸,有些哽咽:“我,我等着你,胜利归来!”
李同却爽朗地笑了:“哪怕能帮信陵君多坚持一会儿,也就为赵国多争取一丝希望。从组建这支队伍起,李同和弟兄们就都已经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只要能获取抗秦胜利,我能否归来何足道哉?相国,李同去了!”
“杀呀!”飞奔的骑兵呐喊着,高擎迎风招展的大旗,扬起一溜尘烟,风驰电掣般冲向监控邯郸的秦军。由于秦王没把邯郸守军放在眼里,留下两万人的部队监控,想不到,也挡不住这么猛烈的冲击,很快就溃散了,他们并没有忘记跑回去通报主帅,可惜已来不及派军拦截。
李同、禽滑继、廉颇、庞煖各率一千人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入战群,逢人便杀,遇马就刺。秦军还在痴迷于活捉信陵君,注意力都放在前面,并没提防后面又杀来一批人马,突遭打击不免有些慌乱,竟被他们冲开四条通道,直奔重围中的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