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公子疯了

作品:《战国风云之侠义篇

    “疯了”的信陵君下令召开“全府”大会,从三千门客到家臣奴仆齐聚在大院里,信陵君站在高桌上,先给每人一碗酒,然后自己端起碗来,喝一声:“诸位请了!”一吸而尽。
    许多人还不知公子何意,但这碗却都喝干。接着又是一声令下:“倒酒!”众人当然还是相陪“见底儿”。
    三碗之后,信陵君捧着空碗,不禁泪下:“诸位,无忌此生交友不多,但有缘相逢者就亲如兄弟,敢说都是以真诚相待,谁用无忌时,何曾不尽全身之力?与我共戴天者,请扪心自问!”
    确实,无论宾朋亲戚,还是臣仆妾婢、尊卑贵贱,是否相识,只要遇到难处求诉于公子都是一律对待,按情理相帮,使困难得到解决,所以信陵君才能那么“得人心”。
    “现在无忌遇到难处了:赵被秦攻,危在旦夕,平原君频频求援,我也日夜进宫哀恳,怎奈国家自有安排,致使晋鄙大军进退维谷!
    处于国君之位可用关系到社稷安危为理由,做出解释,然而无忌却不能因此而有愧于扶困济危之初衷。人在世间‘名’贵于‘命’啊!
    为了让赵国人民知道还有个生死与共的朋友,我决定自闯秦营,能进邯郸,就与他们同甘苦;被歼于城下,对赵国军民也是一个鼓舞,使天下人看到无忌的肝胆!
    今日之碗,就是同大家诀别,同时敢问,有愿随无忌做黄泉之游的吗?”
    信陵君自己是下了必死的决心,但三千门客是否都是甘愿随他一同牺牲的真朋友?考验的时刻到了!
    同几十万秦军拼命,可以说是走上了有去无回的死亡之路。然而,信陵君的朋友,无论青壮老少,三千人一起喊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共强音:“誓与公子共存亡!”
    信陵君把大碗一摔,笑声震天:“人生得一知己足耳,我却有三千,虽富贵之极不可易也,无忌不虚此生矣!”
    虽然志在“赴死”,但做为一支武装,还需有一些作战必不可少的装备。信陵君拿出所有家财,东凑西拼,弄到了二十辆战车和一些帐篷、粮草,因为是公子用去救赵,店铺老板们都是赔着本钱半卖半送。
    组织“志愿军”的消息很快传遍大梁。许多青壮年也来到信陵君府要求“参战”,一度“蜂拥万人,街巷一空”。但他考虑到此行虽一抒豪情,却无动于社稷,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平民去得再多,也是白做无谓的牺牲,所以谢绝了绝大部分人,只留下一些态度特别坚决、既有一定武功,家中也没什么牵挂的,最后组成了一支近五千人的队伍。
    此行无疑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因为一直是日以继夜地忙,直到出发前的晚上,信陵君才回到内宅与妻子告别。
    刚向后宅走去时,他还处于满怀豪情的极度兴奋之中,只想着怎样向她们宣告,自己将以多么雄伟的盖世豪情,率领数千义士奔赴赵难,用满腔热血去谱写一支将被颂扬千古的悲壮之歌。但是,离内室越近,他的胸中竟渐渐升起一股惆怅之感。沉浸在暮色朦胧中的院落、花、树、回廊,既熟悉,又生疏。平时没有用心注意,今后也将随着匆匆流逝的岁月永别了,这一切一切还能再见吗?越近“家”门,他的脚步越发缓慢而沉重。
    做为“信陵君”,他可以自豪地说对得起天下士;但做为“丈夫”他却自愧于妻子。
    信陵夫人是名将西门豹之后,才貌双全,能文能武,可说是与公子“自由恋爱”结为夫妻。出于政治原因,魏安釐王曾反对这门婚事,但见到弟媳后,又暗自叹息,当然原因不好说。
    按说夫妻情投意合,应该是如胶似漆,可惜信陵君性情豪爽,总以国事、他人事为重,经常是刚刚躺下,就报有客来访,于是便披衣而起,靸鞋出屋,一谈就到天明,更有甚者,竟一连十几日夜不归家门;平常没事,公务之后,也是多与门客朋友们高谈阔论,兴之所至,夜以继日,一个月里,夫妻相聚的日子竟屈指可数,夫妻感情虽然很好,但丈夫对妻子的关心,却不能不说是过于“冷淡”。
    好在夫人心胸开阔,爱的就是他这种豪爽的气质,能够理解丈夫,侍婢们有时气愤抱怨,她也只是一笑:“只要两心相印,又何必朝朝暮暮?”有了孩子后,更把心都用在儿女身上,还有几个陪嫁来的侍女,都是从小调教出来的,都能讲文论武,每日说说笑笑,也就不感寂寞。
    这四个侍婢:柳叶儿和如烟儿是一对孪生姐妹,擅长轻功;金钟儿、铁槌儿则以硬功见长,个个娇小玲珑、善解人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渐长,都已该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西门夫人却舍不得把她们许给别处,以信陵君公子的身份,再纳十个八个姬妾也不过份,夫人便想让公子把她们收房。怎奈公子是豪士性格,不好女色,尽管四个姑娘如花似玉,每提到这件事,他总是笑着摇头。话已挑明,倒把姑娘们窘住了,每逢公子入内,刚要上前解衣卸冠、端茶送水,忽然又都羞答答地躲到夫人背后,非得夫人点名支使,才肯上前伺候。夫人理解她们的心情,只是笑着责骂,心中暗想:“这几朵可爱又可怜的小花摆在你面前,就真不动心?”想不到信陵君对她们真的视而不见。
    如姬夫人与西门夫人既是妯娌,又性情相投,关系非常密切,有如亲姐妹。九炳公出事后,如姬总有一种恐惧感,虽住在深宫大内,心里也觉得不踏实,尤其是魏王宿在别的宫中时,常常彻夜难眠,却又不能让魏王天天陪伴自己。见西门夫人的侍女都有一身的武艺,就想要一个给自己做伴当保镖。论说给出哪个都舍不得,可又不好拒绝如姬夫人,最后还是决定把如烟儿给她:柳叶儿跟如烟儿长得一模一样,看见柳叶儿也就等于看到如烟儿了。
    关于出征的事儿前院闹得轰轰烈烈,夫人已听说个大概。望着丈夫进屋后的神情,她预感是来告别,她不是那种遇事大惊小怪,慌慌张张、哭哭啼啼的女人。面对生离死别,她也一阵阵心痛,喉间像哽住一块东西,但外表仍如素常那么平静:“柳叶儿,给公子宽衣;金钟儿,快去端茶。”却失去了往日的欢悦,只在脸上留下一丝有些僵化的微笑。
    公子坐在夫人对面,望着还不算老的妻子一时豪气顿消,只剩柔情,竟不知怎么开口,踌躇了一阵,才勉强笑笑:“夫人,赵国的情况你都知道吧?”见妻子只默默地点点头,便叹口气:“败丧之后,又遭几十万大军的围攻,他们已很难坚持下去了。”
    妻子只陪着叹口气,还是不说什么。
    一股愤怒突然涌上信陵君的心头,声音变得激昂:“唇亡齿寒!赵国之后,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就会将降临到魏国头上,我几次劝谏王兄救赵,他却只做姿态,不肯真正用兵。赵国之危,已是千钧一发,夫人,我能坐视不管吗?”
    妻子的回答是坚定的:“既为信陵君,公子当然要去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信陵君点点头,还要往下说,忽又问:“虎儿和苹儿呢?”
    没等夫人吩咐,柳叶儿就已经把两个孩子领进屋中,她了解孩子在信陵君心中的位置,早就做好了准备。信陵君用手抚摸着儿女的头顶,声音不禁有些颤抖:“大王不肯出兵,我只有数千人,孩子,就托付给你了。”
    两行泪珠,终于从夫人的脸颊滚滴下来。她也用手抚住孩子:“公子,多保重,您凯旋归来,妾为您摆酒庆贺;若是一去不返,我也能把孩子抚养成人,继续你的事业。”
    信陵君欣慰地一笑:“那我就去得放心了。”看到肃立在身边的三个侍婢,忽然想起夫人的前言,心中又是一阵激荡:“她们都不小了,还是给她们安排个好的归宿吧。”
    三个姑娘却忍不住了,一齐跪下放声哭道:“我们永远陪着夫人!”
    信陵君仰面上视:“连你们都能如此,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我走了!”他不愿让人看到自己脸上的泪水,头也不回地走出房门……
    五千壮士,随着他们的统帅,沿着大梁的街道,直奔东门……
    消息传到宫中,魏王打算制止,辛垣衍劝谏:“公子此行,等于向天下宣告,大王以手足相援,赵国就更应该感激您而对魏惟命是从。虽败,也是给魏建了大功。”
    “秦王若是责问怎么办?”
    “可以用他们是‘志愿军’来解释,这些乌合之众能给秦军造成多大威胁?估计秦王不会放在心上。”
    不忍让弟弟率十万大军去亲冒矢石的魏王,此时却放心的让信陵君带五千人去为国“建功”。其实,他和辛垣衍都很清楚,公子走的是不归路,正好替他们除去一个心腹大患,因此都暗暗感到高兴,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子顺辞职后还住在大梁,听到消息急忙赶到宫中:“公子这是无异于自杀呀!您应该拦阻他,大王,他毕竟是您的亲弟弟!”
    魏王一脸的无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要自杀,谁管得了?”
    如姬夫人慌忙派如烟儿回去通知信陵夫人,请她一定要阻止公子之行,可惜,任她跑得真像一溜烟儿那么快,跑到府中时信陵君已走了半天了。信陵夫人叹口气:“请转告夫人,谢谢她的关心,但公子下了决心,谁也拦不住的。”
    秦王接到密报,哈哈大笑:“寡人本想拿下大梁后再找他算帐,不料他自己送上门来。太好了,太好了!记住,他到后,一定要抓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