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援救熊完(一)
作品:《战国风云之侠义篇》 楚怀王被骗入咸阳,客死于秦后,儿子顷襄王的国政更加疲软,对外置父仇于不顾,与秦联婚,向秦献媚邀媚,对内则继续信用靳尚、子兰等奸侫小人,排斥屈原等忠直老臣,贪于享乐、苟且偷安。
但楚国的柔顺反倒激起秦国的贪欲,楚王越是卑躬屈膝、讨好巴结,秦就越知其软弱可欺,从而谋划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顷襄王二十二年,秦派大将白起率二十万大军伐楚,转战三年,连下楚国的鄢陵等数十城,楚的首都郢城、祖坟的所在地夷陵都被攻陷、焚烧,屈原做《哀郢》以哭之。政治上的绝望,使他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至今留有“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以为纪念。
正所谓“家贫思孝子、国乱念良臣”。顷襄王避难到陈后,他才把因忠言直谏而赶走的庄辛又请回来。在庄辛的帮助下:退侫用能、奖功罚败,减役税、安民心,推行睦邻外交、争取国际援助,从而阻止住秦军的攻势。白起受挫后,因转战三年将士想家,国内政治形势也发生变化,这才向秦王请求班师,秦王同意停战,和谈的结果是楚王割地赔款,送太子熊完入秦做人质,礼送白起大军满载而归。
熊完到咸阳后,顷襄王任命正在与秦国谈判的黄歇为太傅,留在咸阳陪伴太子。
黄歇是著名学者荀卿的弟子,与韩非、李斯都是同学,那两位也很有名气,发展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很受秦始皇的推崇,可惜被师兄李斯进谗而杀害,却为秦始皇的治国方针奠定了理论基础,李斯则做了秦的丞相。
黄歇在楚国也算是个饱学之士,辩才很好,也颇有胆识,但在顷襄王前期,“有用”的人才“没用”时,他却得不到重视,直到庄辛上台后推荐,才被任命为参与对秦谈判的副使,正使则是顷襄王的宠臣寿陵君。这位“正使”是被秦军打得吓破了胆的,谈判中唯唯诺诺,秦王提什么要求他都答应,按秦王的要求,楚国最终将成为秦的附庸,黄歇一看大事不好,便超越权限,代替寿陵君与秦王据理力争。
秦王开始并没把一个随从放在眼里,见黄歇屡屡插嘴,冷冷一笑:“寿陵君都同意了,说明他是个识时务的君子,秦强而楚弱,在当今弱肉强食的时代,楚只有臣服于秦才能保全,你却要螳臂当车,不也太愚蠢吗?”
面对如此傲慢的讽刺挖苦,黄歇并不恼怒﹐只朝秦王一拱手:“正使的意见可以代表楚国政权,而在下正因为是个微不足道的副使,则可以代表楚国人说几句话,可以吗?”
秦王的笑中仍饱含轻蔑:“好啊,请讲嘛。”
黄歇凝望着前方慢慢说道:“天降不幸于楚,屡为秦败,毁郢都、烧夷陵,从秦的角度来看,似乎灭楚并非难事,但大王不应忘记,楚之先为‘文王’师,初封子爵,君自称王已十余代。齐桓公五霸之首,率天下之师也只责问楚不向周天子贡‘白茅’之罪;晋文公以退为进逼死子玉,城濮战后,也仅形成分地而治的局势,却不能让楚臣服。如今楚虽势弱,还有三千多里土地、几百万人口,楚人愤怀王不归之恨久矣!果然到了亡宗灭祖的最后关头,振臂一呼,百万立至,困兽犹斗。秦兵虽勇,碰上这么多不怕死的,有必胜的把握吗?就算胜了,又要损耗多少实力?不要忘记,您身后还有三晋与秦争斗百余年,父子兄弟接踵而死近十代人了,社稷坏、宗庙毁,剖腹绝肠、折颈断躯、身首分离,暴骸骨于草泽;系腿束手,族类离散,被虏驱于路途;流亡为仆妾者,盈满于海。这些苦难都是秦国所“赐”!灭楚之后,您的军队已疲惫不堪,三晋父老,能让您的“得胜之师”平平安安地回咸阳吗?
不为己甚而留余地,是兵法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臣是在为楚人说话,难道对秦就只有损而无益?大王是明白人,不须臣多说。”
黄歇的分析很有道理,而且事实也证明,楚国的军队虽然打了败仗,但占领区的人民却倔强不屈,往往与秦军血战到妇孺皆尽,如果灭楚,的确要付出惨重代价。但秦王还不甘心就此让步:“虽然……但秦对楚屡战屡胜,岂能无获而还?楚王必有以报寡人也。”
黄歇也理解秦王的心态,自己毕竟是战败国,不能一直硬顶下去,便柔中有刚,把握好分寸地回答:“现在秦、楚之势已定,楚当然得满足大王的要求,只愿大王的欲望适可而止,不把楚人逼到绝路上,楚人也绝不会与大王以死相拼。”
秦王哈哈大笑……
秦、楚和约的签订,黄歇起了重要作用。寿陵君是个大草包,他连“夺人之功以为己有”的本领都不具备,如实上报了黄歇同秦王争辩的经过,也许他认为黄歇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因为他这种人已把秦王视为“神圣”,敢同秦王顶嘴,岂非大逆不道?但顷襄王比他明多了,知道为楚国减轻了不少损失,从中看出黄歇的才能,因此任黄歇为太傅,留在咸阳辅佐太子。
熊完在秦一气住了十六年,由于后来采用了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楚成为“交”的对象,对熊完的态度也变得客气,提高了生活待遇,还可与家里自由通信,惟不得出咸阳!
顷襄王用屈辱换得暂时的安宁后,尤其庄辛一死,便重蹈覆侧。虽然仍不免忧心忡忡,却又钻进更加荒淫无耻的享乐中去寻求解脱。屈原的弟子宋玉在文学方面继承了乃师的衣钵,写作的“楚辞”有韵有味,但在“忧国忧民”上却实在是“不肖”,只知溜须奉承,为了让楚王精神上快慰,他又写了一篇《高唐赋》,虚构楚王在梦中与“巫山神女”云雨交欢以续其情趣,在这样的状态下,顷襄王的精神和肉体都高度透支,终于“忧患成疾”,还是重病。
黄歇的老师荀卿现在楚任兰陵令,立刻派弟子朱英把这个消息送到咸阳,并嘱咐黄歇:“速让太子归国,迟则生变!”
熊完出于天性,只知为父亲的病情担忧,黄歇却为他指出更深层次的危险:
“万一大王不治,您不在身边,诸公子就可能乘机夺权,到那时,首先秦就不再重视您!退一步说,秦放您归国,新君能容吗?不死就流放终生,不可不虑也!”
熊完大吃一惊:“那、那……,太傅,怎么办?”
“我去求秦王。”
第二天,黄歇申请见秦王,还挺有面子,“准见。”
黄歇这次见秦王,丝毫不敢倨傲,客客气气,恭恭敬敬:“大王可知楚王病重?”
“略有耳闻,不知确否?”
黄歇再拜:“大王,熊完在秦生活了十六年,常为您的关心照顾而感激涕零,已经与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若继位为楚王,一定会更加促进秦、楚关系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果是别人当楚王,就要差劲儿了,所以臣劝大王现在放他归国,使他既可尽孝于楚王生前,也可免与诸公子争位于楚王死后,他必会更加感激大王。”
黄歇说的合情合理,怎知老奸巨猾的秦王对于熊完的问题早已同范雎做了缜密考虑:“黄爱卿的顾虑,正合寡人之意。楚王果有不测,寡人必保太子继位以承续秦、楚之好,但目前楚王病情如何,终是传闻,如只是偶感风寒,岂不让太子白做不必要的往返奔波?倒显得咱们大惊小怪沉不住气,楚王也会不高兴。所以寡人之意请你先回去看看,楚王果然病重,也不怕诸公子捣乱,寡人可派重兵护送太子。”其实,他是要等顷襄王死后才送归太子,而先把黄歇打发走,就更便于他玩太子于股掌之上。
黄歇和朱英也看清了秦王的“黑心”:如果太子是在秦军的护送下归国登基,秦军再以“保护新王”为名赖着不走,新王必然成为秦军掖持下的傀儡,楚国也就名存实亡,再和诸公子大战一场,楚国就会乱得不可收拾!
要想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使太子在不承担任何条件下独立回国,但秦王所以长期扣留太子,显然蓄谋已久,怎么交涉也不会放行。在秦的严密监视下,太子又不可能私自离开。
“怎么办?”三个人急得团团乱转,一夜也没睡。
终于,朱英想出一个主意:“但这需师兄担着生命危险,你敢吗?”
黄歇叹口气:“臣为君死,死得其所,只要能让太子脱险,保住王位,我这条命又值几个钱?你快说怎么办吧!”
“秦王不是说放你回去吗?你就答应下来,把出关的证件骗到手,然后给太子化妆由我保护逃走,但必须留下你顶缺以拖延时间,你须知,秦王一怒就会把你剁成酱,你怕不?”
黄歇以手捂脸,泪水顺着指缝往下淌,哽咽道:“太子不能回国继位,我这随驾之臣日后的凄惨处境,比死还可怕,豁出去吧!太子果能继位,我虽死也名垂千古,不枉陪驾一场!”
朱英点头:“兄有此勇气我就放心了,但老师也嘱咐过,咱们在秦国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要当硬汉子,就有希望闯过危险。应该怎样做师兄想也明白,结果如何就看你的本领和运气了!”
黄歇忽又摆手:“还有一个难题,你们虽能混出关,但在秦王发觉后还离不开秦国的势力范围,没有接应,追兵仍然可以把你们抓住,当年怀王不就是这个下场吗?”
朱英笑笑:“我也想到了这一点,已准备找一个人帮忙。”
“找谁?”
“魏信陵君,公子无忌!”
“此事涉及魏国安危和他的身家性命,对他没什么好处,公子肯冒这个险?”
“你太不了解他了!有好处他还不干呢!信陵君以拯危救难为己任,若让他给楚太子锦上添花他不屑一顾,如果需要他救熊完脱水火,则万死不辞!”
黄歇用手指按着太阳穴:“由你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