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智与谋

作品:《三国庞统之谋略天下

    对于为什么要辞去荆州太守,庞统也不解释,见到郭女王每天辛苦忙碌,从身边走来走去,不时抬头瞥他一眼,他也装做未知,心里到也明白,已经不能自辩。
    连黄月英也看出眉目,每天清早洗漱,就把郭女王叫到身边,帮他穿衣,弹去身上浮尘,梳理发丝的零乱。
    这些做得仔细,三人象达到某种默契,也不说话,又不多余言语,庞统不时婉言拒绝郭女王过于亲呢举止,不时的关心。
    夫妻之间,总会儿有些家长里短,街坊闲话,庞统很喜欢与黄月英聊起,她的歪脑袋总会很清醒点出毒妇人的心思,小人得志的炫耀,某些人不知廉耻的仇恨。
    不时会忘记出行时间,说来话往,口头禅频冒,思维转折,总能引起人的共鸣。
    与此同时,眼神浮荡的关切与热情,也会恰到好处传递,如今三人场合,每到张嘴,看到侍立旁边的郭女王,就有点阻塞,不时留神走号。
    空气吹过一缕四月清爽,哪怕这股凉意,也未让庞统觉得内心阻塞有所顺畅。
    与黄月英不同,郭女王说话简短凝练,总能触动时弊,比一般女子见解独道,哪怕寻常男子也会汗颜,庞统到觉得她的心思缜密,与刘晔所断人一致。
    常人女子养在深闺,读书织布,学些绢绣,弄些花草鱼木,实在悠闲,还能四处走动,不过也是敷衍了事。
    郭女王却有某些异秉的洞察思路,谈论到荆州刺史刘表准备协助宛城张绣,双方没任何强迫约定,她随口就说,刘荆州很有可能采取行动,一语惊人。
    庞统震怒了,一把推开郭女子纤细手指,把那件刚披在身的长衫扑落到地,看她匆忙伏身拾捡,白皙脖颈的一抹粉红,稍一迟钝,愤然离去。
    人的思维是一种很怪的事,在某种环境生存久了,能闻到空气异常的味道。
    哪怕是刘晔如此料事如神的谋士,也没猜到荆州刘表,在学院里在探讨最近北方宛城受到曹营围攻,为黎民百姓为重,不一定要遵从盟友之责,荆州城沸沸扬扬,都认可这种坐视旁观。
    只是没想到,一周时间,传来襄阳城,军队鼓动震响,不少荆州官兵向襄阳开拔,原来迷雾的猜测,揭开神秘,直到某日收到来自襄阳的家书。
    一支号称十万的荆州大军,浩浩荡荡向宛城而去,甄脱在信里提到,这一切都属于家人提前告知的消息,家人叮嘱她与庞统即时避难,逃避战祸。
    读到家书,庞统正看到从屋外走进来的郭女王,挽起长衫,放下水盆,伏身揉搓数日奔波于市井的疲劳,他把信放到桌上,长叹一口气。
    这女子果然厉害,预知到别人未沉冤的异常,分辨坊间飘浮谣言与战势格局的矛盾。
    “我问你,以目前战势,我有必要把宛城的家业撤回,另辟一方沃土?”
    一时缠绕内心的想法,终于让他把期待的目光落到脚下低头的郭女王身上,看她手指微动,片刻恢复如常,嘴里又是直言坦荡。
    “大人到应借此事,一可拓展护卫队伍,一来压力张绣将军,逼迫选择队列,因势利导,选择正确方向。”
    一语置地,让庞统惊出一身冷汗,原来一直只想到要不要放弃,要不要选择迎合胜利一方,可难在双方实力僵持,虽然张绣暂时失利,可他骁勇善战,仍是一方不可忽视的力量。
    历史上,最终张绣败给曹操而投降,可他不敢断论,被改变的历史是不是会把时间也给拉短,甚至有可能张绣与刘表联合成军,把曹操击溃。
    判断一句话,这一切都关乎生死,到后来,采取观望,风险其实更大,双方都可能把他不提供粮食作为借口。
    庞统手中无兵无将,要是惹恼任何一方,就会被另一方吞并。
    两年辛苦形成的宛城酒窖,大量收集的能工巧匠,都会丧失他的判断失误之中,贾诩所以不发一语,一个老谋深算的“毒才”,都没了方向,可见时局稍纵即逝。
    一方面加强个人防护,扩充兵力,另一方面逼迫张绣进行选择,从被动变成主动,思路开拓,瞬间令人眼前一亮。
    这得多大胆量与气魄,敢在两大势力围攻下,出奇意招数,庞统始终觉得怜悯的心,已经变成对郭女王的敬重。
    “你是怎么想到去主动惹恼张绣,他可是很难受人胁迫,恐怕并不容易。”
    庞统其实已想到一人,没有说出,到想知道郭女王会怎么敢去碰老虎须儿的。
    郭女王把庞统的脚擦拭干净,水盆放到旁边,恭敬站起,淡然一笑。
    “闻言,大人在宛城,愚弄曹操,收得一女为妾,此女是张将军叔嫂,霸道专横,可游说此人与张绣,谈论时局,只说荆州刘表的怯弱与犹豫,曹操拥立天下之势,自然拨开云雾。”
    什么?
    这回庞统再无法淡定,这女人也太不简单,不是他知道三国历史,以眼前的了解,怕也无法了解刘表实际意图,更不清楚曹操胁迫天子的下场。
    政治家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他们总是很复杂示人,给人两面派的印象。
    天下人议论他的懦弱,就会突出奇兵,天下人议论他残害百姓,马上会有谋士出招,散播他的亲善,哪怕是刘备,四处张扬携妻带口,又有谁能证明,又有谁能讲述,一场战役,令流民四野的惨状。
    当此关头,刘表发兵,庞统急命宛城的贾诩,传话给皱氏,探听张绣虚实,逼迫表明立场,贾诩给予配合,依时机而决断,是否处决张绣,战与和,始终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无兵无将下,投降曹操只能是大方向,与张绣先降,而被迫再降曹,又有本质区别,待遇不同,损失也会不同。
    战场只有永恒利益,没有永恒盟友,这些政治家站在舞台上,实践着这个道理。
    不是郭女王的提醒,恐怕他也会错失机会,至少失去的东西,需要更多时间去弥补。
    这不单纯是谋策,还与智慧有关的解惑。
    难怪刘晔叮嘱对这个女子小心,她是否也猜到,全家的死跟自己也有关,毕竟利害关系分析,已被她掌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