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史慈
作品:《三国之武魂时代》 第二天,一大早朱晓起床,站在院子中伸了一个懒腰。
这时大门一动,走进一名身高八尺,洁面星目,留有美须髯的男子。
二人四目相对,男子指着朱晓惊疑的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在我家?我母亲何在?”
男子越说越急,甚至打算拔出腰间佩剑。
老妪这时及时出现:“慈儿你在干什么?快快住手,怎么可以对大人不敬!”
来者自然是朱晓心心相念的太史慈,太史慈看见自己母亲毫发无损的出来,立马听从母亲的话放下佩剑。
“母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妪把昨天的事情告诉了太史慈,然后转身对朱晓说道:“大人对不起,犬子实在太冲动了,冒犯了大人!”
太史慈也开口道歉:“阁下抱歉,是在下莽撞的!”
朱晓摆了摆手说道:“无妨,心忧父母都可以理解,反倒是一个陌生男子出现到自己家,自己不慌不忙才是大不孝。”
老妪松了一口气,幸亏大人不在意。
太史慈却打量起面前的朱晓,面前男子虽然身材一般,但是衣服之下的肌肉十分结实,眼神坚毅,最主要的是姿色不弱自己,甚至更胜一筹,此人绝非常人。
“不知阁下到底是谁?”
“一个奉旨讨贼的人。”
太史慈皱了皱眉头,这说的也太不清楚了吧?在自己家莫名其妙的出现,怎么看也不像好人,不过自己家好像也没什么可以让他贪图的,这就很疑惑。
“东莱郡黄巾贼是青州最弱的,阁下如果要去讨贼的话,不应该出现在这吧?应该去现在黄巾贼闹的最凶的北海郡!”
“慈儿你在说什么?这位大人心好,给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发粮发钱,你在这东问西问的成何体统!”老妪率先发起火来。
朱晓接着劝解老妪,并对太史慈说道:“就是因为东莱郡没有多少黄巾贼,所以我才会来这儿,我是来找东莱太守请求援军的。”
说完,朱晓从胸口拿出一封信。
太史慈相信了朱晓的说法,总不可能是贪图自己的家徒四壁,或者八十岁老母吧。
嗯,你怎么知道我就不好这一口?
“听令母你是东莱太守麾下官吏,我刚好想找东莱太守,不知能不能为我引荐一二?”朱晓接着开口说道。
太史慈无奈的摇了摇头:“我就是一个普通小吏,自己都没有见过几次东莱太守,更别说为阁下引荐。”
“啊,不会吧,看阁下英姿,猿臂狼腰,猛将之相,怎么会就当一个小吏?”朱晓假装惊讶的说到,还不留声色的拍了一下太史慈的马屁。
果然太史慈突然觉得眼前的朱晓越来越顺眼起来。
“或许是我太年轻了吧,我还需要更多的锻炼!”
“哦,也是去地方当官吏,都是要积累资格,才能慢慢爬上去。还是参军好,好男儿就应该持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听到这里双眼一亮,特别是那一句好男儿就该持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简直是说到太史慈心眼里去。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其实是自己以后的遗言,如今却被朱晓白嫖过来,不知道这次会说什么?
太史慈突然又看见了旁边站着的老妪,他叹一口气接着说道:“阁下所言极是,可惜家有老母,不便远行。”
“也对,百善孝为先。”朱晓没有穷追猛打,暂且放慢攻势,赢得太史慈好感,反正老妪如今已经算得上朱晓这边的人了,果然...
“慈儿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我只想你成才,不想成为你的累赘。当初孟母三迁,只为儿子成才。我虽不像孟母那般伟大,但也不会成为你的累赘!”老妪越说越激动。
胡车儿早就被动静吸引过来,在旁边砸了咂嘴,这副场面让胡车儿想起了当初招募张辽的情况,我家主公真有一手!
“母亲不要激动,有话好好说!”
“没错老夫人,不要激动啊!我们刚才谈的很好啊,怎么突然就激动起来啦?”
老妪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抓起太史慈的双手说道:“慈儿如今天下大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我知道你有本事,不能因为我而埋没在这。
我就是一个老朽,要什么没什么,就算是黄巾贼也懒得看我一眼,平时还可以种种地、挖挖野菜,钓钓鱼,可以自己过活,你不用担心我。”
太史慈眼眶一下子就红了,跪在老妪面前开口说的:“母亲生我养我,我怎么可能如今远去!”
二人开始老套的母子情深。
“其实不必如此,你可以让老夫人搬进黄县,黄县城高墙厚,老夫人住在黄县绝对不会有危险,顶多在专门请人照顾老夫人。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太史慈这下是双脸一红,有些支支吾吾的说道:“我没钱!”
人生真实系列。
“哦,我还有个办法。我知道武安将军特别愿意招揽人才,如果你有足够本事的话,武安将军绝对愿意会出钱,为你安顿好老夫人。就是不知道阁下有没有这样的本事?”朱晓接着在旁蛊惑到。
太史慈这时脸前一亮,这的确是个双全的办法。太史慈本身就是追求功名的孝子,以前只是因为老母亲,没办法去追求功名。
历史上就是孔融出手救济太史慈母亲,太史慈就一直帮孔融度过了管亥攻城的危机,可惜孔融依然没有认识到太史慈的勇猛,任由太史慈走了。
孔融出手救济太史慈母亲,也不是多仁慈,而是后来太史慈干了一件狠事。
后来因为青州刺史和地方太守有嫌隙纠纷,甚至因此影响到各个案件的判案,两房如果因为一个案子意见不合,就要禀告有司(掌刑赏之官吏),谁先上禀,有时就会偏向谁的意见。
所以太史慈有次就奉命上禀有司,但是最后没有刺史那边的快。太史慈灵机一动,装作有司官吏,骗来刺史那边的奏章,直接撕掉,接着又把那人吓走。
最后自己递上奏章,完成任务。可惜最后纸包不住火,太史慈只能弃官出走。
这件事在青州广为流传,人人夸赞太史慈,史书上明确记载孔融就是因为太史慈这件事打出去的名声,所以专门过去救济太史慈母亲,这和后世蹭热点一个道理,谁说三国无网红?
太史慈如今还没有辞官,所以也没有名声,孔融自然也没来救济太史慈母亲。
而朱晓就是打算取代历史上孔融的为,最后挟恩图报,把太史慈收为麾下。
太史慈面对两全选择,没打算迂腐下去,开口说道:“不知武安将军他有何标准?在下想试试。”
朱晓露出了灿烂的微笑,然后指着趴在墙上看戏的胡车儿:“看够戏没?赶快下来,和这位壮士过过手。”
胡车儿脸色一囧,自己果然是个工具人,以前是运输工具人,现在还变成了测量工具人,一物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