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豁出性命
作品:《活色生香》 没想到,杨冲拦路抢劫的背后,还有这样的隐情,我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在我的追问之下,杨冲大概的把自己的遭遇讲述了一下。
杨冲原本住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里,是个混子,混迹多年了,他的身手就是在混迹的时间里,通过自行摸索以及找人讨教提升起来的。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但因为太注重原则,不愿意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使得他一直没得到重用,至今都还只是个底层的小角色。
就在一个周之前,杨冲接到家里的电话,得知母亲病重,急需去医院。而他的哥哥嫂子根本就不管,一是因为家里穷,二是不够孝顺。还是在亲戚的帮助下,才把他母亲送进了医院。
可亲人毕竟不是家人,善心是有限度的,只是送进医院不顶用,终究还是要人拿钱才行。
实在没有办法了,杨冲只得去给老大请假,还要借钱回家给母亲治病。
结果老大当场就发了火,说他一点功劳都没有,还想借钱,门儿都没有。另外,老大以为他是想退出。而那种团伙,一旦加入,可就不是想退出就能退出的。老大不仅没批假,反而找人把他盯紧了,不准他离开半步。
就在杨冲策划如何逃跑的时候,老大却忽然找到他,说是看在他还算忠心的份儿上,可以给他一次机会。只要他独自一人去完成一个任务,不仅可以得到长达半个月的假期,还能得到一万元的现金奖励。
杨冲知道,老大让他做的事情,肯定是原本他不愿意做的,多半是要违背原则的事情。要在平时,他是不可能答应的。但为了母亲,他咬牙做了妥协,接下了老大颁布的任务。老大说有一个什么东西被人抢走了,只要他能把那个东西拿回来,就算任务完成,奖励立马兑现。
在假期和金钱的诱惑下,准确的说完全是为了母亲,杨冲生平第一次做了违背原则的事情。铤而走险,以深受重伤的代价,把老大的东西拿了回来。他以为马上就能得到奖励了,老大却食言了,借故说他只拿回了一半,还有另一半在人家手里。那奖励也只能兑现一半,可以放他走,但是一分钱都不给。
可杨冲知道,事实根本就不是那样。
明明按照约定完成了任务,杨冲却没有得到该拿的奖励,心里很不畅快。加上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一气之下,和老大闹翻了。一个小角色,和老大斗,结果显而易见,他被曾经的“同事们”狠揍了一顿,然后被丢了出去。
这还没完!
第二天,对手就找上门来了,让他把偷走的东西交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杨冲才知道,他“拿”回来交给老大的那个东西,根本就不是老大的,而是让他偷抢的别人的东西。因为是他一个人去偷的,还留下了证据,对方便径直找到了他。
万般无奈之下,杨冲只得厚着脸皮,再次联系老大,希望老大能帮他解释解释。毕竟,他是替老大做事的,这事儿理应由老大负责。而且这事儿,找谁都不好使。除非老大愿意承认事实,他才有不被恶意报复的可能。
结果呢,老大却说早就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更不会给他下达任务。
这就很显然了,老大说了谎。可对方的人,已经认定杨冲就是罪魁祸首,把他卡里的钱全部转走了不说,还非要他负责任。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乖乖的把那个东西还回去,彼此相安无事。要么赔偿二十万,顶上被偷那个东西的价值。要求他必须选一个,否则,这事儿没完。
终于,杨冲意识到了,其实从一开始,老大就给他下了套,算是榨取他最后的价值。利用他去偷东西,又将他出卖了,让对方把所有的仇恨,都算在了他的头上,无意间就变成了冤大头,一时半会儿是无法抽身了。
知道真相的杨冲,眼泪都差点掉下来。
可事已至此,后悔和愤怒,都没什么卵用,只能想办法化解。
好在,杨冲利用对方认定那个东西在他手里这一点,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说把那个东西藏在某个地方了,随时可以去取回来。对方立马派了人跟他一起去,就在这个过程中,他想办法成功脱了身。
可是他银行卡里的钱已经被取空了,身无分文,于是在火车站偷了一个钱包。可现在的人几乎都习惯刷卡了,钱包里根本没多少现金,连回家的火车票都买不起。另外,他还考虑到,对方可能会去家里堵他,就决定先转站柳阳。
幸运的是,到柳阳的火车票,刚好买得起。
只是买了票之后,就只剩几十块钱了。
杨冲是昨天到达柳阳的,尽管昨晚连三十块一晚上的小旅馆都没舍得住,到今天偷来的钱还是花完了。连家都没法回,更别说回去给母亲治病了。
感觉被逼上绝路了的杨冲,苦思冥想之后,还是决定,再违背一次原则,这才有了拿刀子拦路抢劫的事情。可能是他的好运已经用完了,遇上了我这个硬茬,不仅没抢到钱,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我听到这些,不仅暗暗感慨:真特么是个悲伤的故事!
但是,我想到了罗副总曾经对我说过的话,觉得不能轻信他人。
我再次点上了一支香烟,把杨冲讲述的故事仔细的分析了一遍,找到了一个疑点:“杨冲,对手好不容易抓住你了,你去取东西的东西,肯定有多人看守。你凭一己之力,是如何逃脱的?”
杨冲苦笑着应道:“大哥,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个连命都豁的出去的人潜力。我虽然是个混子,不是什么好人,但我也知道,如果没有母亲,哪来的我?得知母亲重病,我又遇到麻烦的时候,我是真的把命都豁出去了……大哥,我可以对天发誓,如果我刚才所说的有半句虚言,我不得好死,全家都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