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诸多安排
作品:《新唐》 赵良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第二日中午,便将两人接上了马车,朝着已经找好的宅子出发了。
陈丰到是觉得很满意,是个四合院似的院子,陈丰和杜立各住一间,空下来的两个房间,赵良给他二人安排了四个下人,两男两女,年纪大概在十七八岁的模样,看着他们的时候,眼神之中带着怯意。
来的路上,赵良已经与两人说清楚,这宅子是昨日买来的,院子里的四个照顾陈丰和杜立的下人也是昨日傍晚从云来客栈出来之后从人牙子手里买来的,都不是聪明伶俐的类型,而是看起来就很憨厚可靠的人。
对此,陈丰和杜立两人都表示很满意,只是买来照顾他们两人的,并不需要他们做太多事情,不需要他们聪明伶俐,只要老实可靠,能将人照顾好就可以了。
安置好之后,陈丰在赵良的搀扶之下,去了杜立的房间,他二人许久未归,对目前大唐的生意情况也并不了解,昨天在客栈见面,时间太过于仓促,很多事情也并未说清楚,今日才得了时间,自然要好生了解一番。
“大唐钱庄的生意如何?”至于自家许缘轩的生意,陈丰到是并不担心,制作工艺都已经交给冯含娇和程城两人,在两人的带领之下,一众工人自然会给足了供给,至于酒楼,本就是附带的生意,只在长安城之中开了一家,也并不至关重要,如今大唐钱庄的生意方才是陈丰最为关注的问题。
这可是当今圣上亲自下令着他好生办理的官商,但大唐钱庄才刚刚开业,还未曾走上正轨,他便接了命令去突厥,本来将钱庄交给杜立和高冉,他还是放心的,有这两人撑场子,就算是有些问题,也定然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可问题正是出在这里,他千思万想也没想到,杜立和高冉,是在不是太靠谱的人,竟然在他将钱庄托付之后,置大唐钱庄于不顾跑出来找他了,但是他心知这两人挂怀与他,兄弟情谊摆在当中,义字当头,他便不能责怪,且京中百官加上当今圣上照料着,应该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却不料,陈丰终究还是将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同时也是他忽略了百姓对皇命的推崇程度。
前往大唐钱庄存钱的人越来越多,在全国各地都有富商前往长安城将钱财存到大唐钱庄之中,但是由于陈丰等人尽数不在长安城之中,能够下最终决断的人不在,谁也不敢私下里下决定,将大唐钱庄开到其他州府,也是因着如此,银票目前还不能在整个大唐盛行。
听了赵良的解释,陈丰便也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了。
有人相信大唐钱庄,自然就有人不相信大唐钱庄,因此,银票不能盛行,就说明还有一部分人不大相信银票的实用价值,毕竟沉甸甸的银子存进去,出来就只有那么一张纸,着实不大让人放心。
另外有人不认同,便相当于抵制了银票的流行,不认同,就说明了银票在很多商户之间还不能做通用货币来使用,不能作为通用货币,就完全不能和沉甸甸的额银两画上等号。
这一点,本来并非是陈丰会担心的问题,因为在他最初的设定之中,不出两个月,大唐钱庄便会开遍整个大唐的各个州府,但谁曾知晓,这中间闹出来一个突厥的变故来,陈丰不得不舍小取大。
却也不曾想,竟然是这样的问题阻拦了银票的盛行,不过他既然回来了,自然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当即取来笔墨纸砚,赵良研磨,陈丰口述,杜立代笔,书信四封一同送往长安城。
第一封是给杜如晦杜大人,写自己一行人如今的情况,其中连带着高冉的情况一同写清楚,算是报了平安,另外交代杜如晦去劝说高士廉,如今高冉生死未卜,让他先打个招呼,莫要届时高冉真的回不来,高府上下会接受不了,闹出乱子来。
第二封同样是递交给杜如晦,却是让杜如晦转呈当今圣上,写清战事,虽然战场上的情况自会有李靖和李勣两位将军呈报,但陈丰终究是奉命出京,此时回了大唐,自然是要将情况一一上报,另外将大唐钱庄后续的走向也详细记录。
第三封是给秦府,秦天盛秦员外,将大唐钱庄的筹备事项交于其手,倒也不算是完全交付,而是将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让他去实行便是。
尽管只是实行,但选中了秦家,自然也是准备让些许利给秦家,秦家本就是做香料生意,因为他推出的香水,已经打压了秦家的生意,但秦员外却未曾有半点怪罪,反而看得开,对陈丰也是越加喜爱,况且就算是记挂着秦素善的缘故,陈丰也断然不会选择他人。
第四封是送回家里的,不单单是陈府,还有许缘轩的各个掌柜,大唐钱庄的话事人。虽说自己离开京城的消息,旁人不知,但家里人可是知晓的,这封信也是让家里人安心,也吩咐了家里人最近一段时间配合秦府行事。
四封信写完,杜立方才放下笔,见着赵良拿过信封和火漆,将信纸一封封封存好,此事方才告一段落。
“大唐最近在兴修水利,此事你可知晓?”大唐钱庄的事情结束,陈丰也问起了另外一件自己关心的事情。
“岂能不知。”说到这件事情,赵良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的激动。
“皇上下旨,兴修水利之后天下百姓还有不解,甚至传出了反对的声音,不赞同陛下大兴土木,还有不少人说大唐势必要步了隋朝的后尘,不日将亡。但今年已经修好的几处州府,秋季水涝竟然全然免除了,百姓田地并未受到半点侵害!”
“这般情况之下,风向瞬间逆转,且皇上还下令,百姓若是想参与兴修水利,还能拿到一部分的酬劳,或者是用劳役抵税,百姓自然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