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聚变(新年求保底月票)

作品:《重生之命当争

    顾松带着这个小立方体,可不就是天线?
    于是天线宝宝玩心大起,又去燧石研究院转了一圈。
    一时之间,燧石研究院的主要头脑们,都陷入了兴奋的海洋。
    对搞研究的人来说,思索已久的课题,突然从脑子里冒出了思路,这种被幸运女神眷顾突生灵感的快乐让人无比欣喜。
    顾松在办公室里摆弄着这个小立方体,感慨不已。
    看上去非常的黑科技,是源于他脑子里已经有了现成的知识,然后通过神经植入模拟信息系统还原成某种对应的神经元信号,再用信号转化器发送到小立方体“天线”,由它广播出去。
    这样的信号,有点无线脑机接口的意思。
    但要对这个信号产生反应,那就需要靠目标大脑对这些信号的敏感程度了。
    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敏感都敏感不来。
    也只有顾松对项目进度非常熟悉了,对症下药地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将之转化为信号,才能有的放矢地让对方产生反应。
    具体接收到信号之后有没有反应、多久会反应过来,还真有点看缘分。
    不过略做了一个实验之后,顾松倒觉得这玩意大有前景,比教育机器人牛逼多了。
    未来,不是不能搞一个性能更强劲的出来啊。
    这种不知道多少年后的事情顾松就先没深想了,继续拿着小立方体展开行动。
    下一站,南郊营地!
    ……
    张庆平面色古怪地看着顾松。
    又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总算把刚才脑子里迸发出来的灵感记录了下来。
    这就真有点神奇了。
    没想到上次的戏言,还真应验了。
    怎么这小子一来,自己思索了一个星期的新问题,又有了思路?
    而且从现在初步推演的情况来看,有戏!
    按理来说,他是不应该迷信的。但现在……张庆平开玩笑地说:“你真的得多来几次了。”
    顾松笑了笑:“要是下次还这样,那我以后名气可就大了。”
    张庆平指着他调侃道:“要下次还这样,我真的得跑到你公司去。”
    顾松大喜:“真的?”
    张庆平哈哈大笑,他当然只是说个玩笑话。
    关于量子计算的新算法,既然张庆平又有了新的思路,顾松就告辞了,不耽搁他的时间。
    就这两回,这两个灵感就够张庆平消化一阵了。
    顾松过个把星期仍然会过来,却不会再继续了。总要再等一段时间,不然就太妖异了。
    燕京已经进入了深冬,在2008年的年底,贺挺那边又安排进行了一次超高音速滑翔载具的测试。
    这次测试,国外仍然没有发觉什么,但贺挺和纪总工程师却高兴得不得了。
    在由火箭发射升空之后,经过近10分钟飞行后完成了主动段程序转弯、抛整流罩、级间分离、试飞器释放自主飞行、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动作,最终按预定弹道进入落区。
    试验全程的光测、雷测、遥测正常,最终得出了飞行可控、科学数据有效,验证了它的升力特性和横向机动能力,可谓圆满成功。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这玩意的测试成功,算是一柄快剑磨炼出来了。
    为此,顾松被特地邀请到了枢海,吃了一顿小范围内的庆功宴。
    宴上,纪总工程师特地提到了前不久项目组的一次灵感大爆发,让弹载计算机在数十千米高空、超高音速飞行、通讯系统被大幅度限制的情况下,对弹体轨道和姿态的控制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才能最终实现顺利进入落区。
    古韬认为这是个好兆头,祝愿新的一年继续有这样的好运。
    天线宝宝深藏功与名,微笑着同声祝贺。
    ……
    经历了众多的事情,2008年终于过去了。
    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月里,除了作为吉祥物到处去做天线宝宝,顾松的全部精力,都放在香山别院。
    现在,地下实验室里生产的是一个真正重要的东西。
    可以说,这两年的时间里,这里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它。
    为了它,从材料的不断提炼,到最精细的加工,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
    与它相比,其他的小玩意,往往就是很快的搞定了,比如那个小立方体,比如之前提炼出来的药剂。
    现在,这个东西终于到了尾声。
    顾松不知道现在进入最终组装阶段的这个“微型”聚变发生器,能不能顺利启动。
    他这里又没有燃料。
    但这是必须去尝试的。
    说是微型,其实也足够巨大了,大到必须分两次,把可分离的构件作为两个“包裹”送上天,组成一个“巨星卫星”。
    再配一个推进器,就可以将它送去月背。
    在那边,微型工厂还在不断分离着月壤、提取氦3和其他原料。
    月背的计划里,总要有能量来源。
    虽然现在送过去的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已经甩开现有技术几个代际了。但相比起后面在那里要开展的生产规模,那点电能只是杯水车薪。
    因此,才需要这么一个“微型”聚变发电机。
    整个2008年,顾松的燧石计划,缓慢而坚定地往前走着。
    就是开始的阶段,走得好慢啊。
    就如同燧石岛,经过了几乎整整三年时间,现在还没法进入预定的常规状态。
    好在那里的工厂就要开始投入使用了。
    有一个独立的火电站提供的电力供应,那里很快就会使顾松的黑科技产能提升几个量级。
    只有这些产能,才可能为下一个阶段的计划生产出足够规模的构件,将那艘行星际“简易”飞船的伪装版生产出来。
    透过燧石岛上的摄像头,那边的无人工厂里,顾松正在远程测试。
    用来测试的特种刚才正在无数机械臂的工作下,经由特定的程序加工成不同的构型。
    也有专门用来熔炼特种合金和制备纳米碳材料的生产线。
    这些东西生产完成后,就会被送到另外一个检测间,由特殊的设备和测量仪器,检验加工出来的产品是否合格。
    这部分工作,由顾松这边盯着。
    需要简玉书现场看的,则是工厂的建设和装修细节是否符合要求。
    华交集团派过去的项目总监一直陪着简玉书。
    出过叶北辰的问题,现在华交集团非常重视燧石岛的项目。说来也是因此得了些好处,后面的建设颇有些超标准。
    也许也是因为顾松现在身上有特殊身份、然后也因西川救灾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华交的项目总监也希望能在年前完成工厂的验收。一个子项目完工了,也是有一笔丰厚的奖金的。
    对那边的测试,在一个星期里断断续续地完成了,建设工程也没有问题。
    顾松对简玉书说道:“后面工厂里就开工了,你让岛上的安保团队把工厂看护好,别让还在建设的其他工人靠近。然后,你就回程先去一趟南海岛吧,我们在香岛汇合。”
    在香岛汇合,自然是因为马上就要上市的漫游者。
    身为创始人,顾松怎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