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书法狂人

作品:《九转金身

    郡乌楼,乃是乌绍国第一酒楼,汇集了国都中各式各样的人物。
    伏君随着孟会来到郡乌楼的门前,抬头一看,就被那富丽堂皇的装裱给震撼住了。九层阶梯上,沉香木铸成的大门雕龙画凤,各高一丈有余,可供八人同时并排而入,不嫌拥挤;正门上方,还有一块烫金牌匾,上面风轻云淡地写着三个大字“郡乌楼”。
    “入笔柔中带刚,下笔潇洒俊逸,提笔浑然流畅,收笔千里阵云。”伏君看着高高悬于头顶的烫金牌匾,油然而发道:“前人在《书谱》中曾说的婉而通,精而密,流而畅,检而便,怕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伏君小兄弟,你在念叨什么啊?什么婉而通,精而密?”孟会有些惊疑地看着伏君,仿佛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上总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摸不透,猜不着。
    伏君失声一笑,道:“只不过有感而发罢了,孟会队长不必放在心上。”
    在另一片星空下,他曾经酷爱古学,自然对于中华国粹书法有一定涉猎。
    而且,他也写得一手好字,只不过火候尚浅,并未登堂入室罢了。
    “伏君小兄弟真是深藏不露啊,出口成章,简直堪比那些世家贵族的翩翩才子。”孟会眼神还是有些狐疑,不过伏君却并未放在心上。
    就在两人正准备跨门而入时,身后一个声音却叫住了他们,道:“前方那位兄弟还请留步。”
    回头一看,发现一个身穿青袍的青年男子站在了他们身后。此人作书生打扮,手握折扇,颇有些书卷之气。
    “不知这位公子有何贵干?”伏君上下打量了一番,拱手问道。
    那青袍男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刚刚偶然听闻阁下的分析,觉得茅塞顿开,拨云见日。我自问平生酷爱书法,还请能指点迷津。”
    看着这人一脸认真的样子,伏君心中暗暗苦笑道:自己刚刚不过是有感而发,哪里是什么书法大家,骗骗外行人还可以,和懂行的人比划三句,就定会狼狈不堪。
    而且他只是套用了古人的一些说法,自己并未有太多的意见。
    “公子高看我了,本人对于书法的造诣并不高深,如何能代为指点?”伏君实话实说道。
    青袍男子眉头微皱,仿佛对于伏君的话很不满意,还以为对方在推脱,便有些气恼地说道:“莫非足下是看不起我,认为我是无名之辈吗?”
    此人话音一落,顿时有股隐隐的气势冲了上来,如同大江流水,汹涌澎湃。
    孟会经验丰富,这种一言不合,就反目为仇的事情他见多了,当下立刻跨前一步,拱手说道:“这位公子还请不要心急,我兄弟并非此意。”说完,他转身对伏君小声说道:“这人实力深不可测,不要与其发生冲突,否则惹来了大麻烦着实划不来。”
    他这句话可没有一点夸张的嫌疑,郡乌城可是乌绍国的国都,里面高手如云,权贵世家如雨,多不胜数,万一不小心得罪了一个,还真是吃不了兜着走。
    伏君也不是傻子,没想到这个身着打扮像书生一样的人,居然会有那么凌厉地气息,国都之中,可谓卧虎藏龙。他脸色一换,微笑着说道:“这位公子还请不要生气,我并非此意。而是学术讨论,人人平等,谈不上指教,只能说是互为学习,取长补短。”
    青袍男子听后脸色一缓,一阖手中的折扇,笑道:“原来如此,倒是我心急了,失礼失礼。”
    伏君暗暗叫苦,没想到随口几句话,居然引来了一个书法狂人,真是走了背运了。
    但是,事已至此,他不可能不说点干货,否则要是再触怒了此人,得不偿失。
    “书法之度,浅显易懂,就拿这块牌匾上的字来说,便是印证了藏头护尾,逆入平出的准则,一点一划,丰厚雍容,却又不失刚劲挺拔,可谓上等。”
    那人听后仿佛若有所思,沉头片刻,方才继续问道:“如此,上等又该如何超越?”
    伏君想了想,说道:“中锋用笔,锋芒赦敛,意境内藏,可超上等。”
    “锋芒赦敛?……意境内藏?……”青袍男子喃喃重复了几遍,如同嚼碎吞咽,细细品尝。半晌后,才继续发问道:“该如何达到?”
    原本以为只是随意回答便可,没想到这人却如同着迷了一般,一问再问。
    伏君心中一横,道:
    既然这样,自己也只能照搬一些中华古人的精髓了,希望能蒙混过关。
    记得在《书谱》中孙过庭曾说过如何创作书法,今日正好依葫芦画瓢,说来试试。
    “欲要达到超上等,必先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所谓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此话一气呵成,毫无停滞,给人一种水银泻地的错觉。
    身旁的孟会早就惊愕地张大了嘴巴,傻傻地看着他,如同初见。
    青袍男子听后双目骤然一亮,似如获珍宝,追问道:“可还有至高境界?”
    伏君脑中回想起卫夫人的名言,脱口而出道:“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弯如折金钗,运笔如锥画沙。如此一来,便可筋骨具备,入木三分,苍劲有力,自然天成。”
    “好!好!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出门一趟,值得黄金万两。”听伏君说完后,他双眸精光大亮,双颊隐隐泛红道:“五合交臻,神融笔畅!这位兄弟,果真风范大家,改日必将登门拜谢。今神思魂动,待归家后必然写出革新之作,取代头梁烫金牌匾。”
    话音一落,这人便兴冲冲地离开了此地,健步如飞,仿佛生怕回去晚了一秒,就丧失了这份感触。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位兄台,当真性情中人,没有半点虚假之意。”伏君目送青袍男子离去,出言笑道。
    回头一看,才发现孟会早已经呆若木鸡,双眼直勾勾地看着自己,如同白日见鬼。
    “伏……伏君小兄弟,你当真不是世家贵族,门阀子弟?”孟会喉头狠狠地吞了一下,低声问道。
    伏君摇了摇头,说道:“当真不是,我何须骗你?”
    孟会松了一口气,露出笑脸道:“小兄弟可算是吓坏了我,这种才学词赋,怕是一般世家公子都望尘莫及,实在是让我钦佩不已。”
    伏君淡淡一笑,说道:“恰逢其会,刚好书法笔迹,我有所涉猎,否则只能贻笑大方了。”
    孟会却不这么认为,武者通常都重武轻文,才学造诣不高,除去兴趣凋然,更因为大量时间耗费在修炼之上,难有分心。可眼前这少年人,明明年纪不大,却宛如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也不知道是耗费了怎样的精力才能做到如此,文武双全。
    “小兄弟知道这头顶的烫金牌匾为何人所写?”孟会看了看上方,冲伏君问道。
    “小弟不知,还请孟会队长指教。”
    孟会神色肃穆了下来,沉声说道:“此牌匾是当今太傅亲手所提,可谓风光八面。”
    当今太傅?濮阳成?
    伏君听后也神色一凛,说道:“原来是当今国君的老师,自然大才,才高八斗,云淡风轻。”
    宏广现在被乌绍国的臣民称为一代英主,雄才大略,让人折服。这其中自是少不了他的老师,也就是当今太傅濮阳成的功劳。
    “可刚才那人却说要写出革新之作,取代头上的烫金牌匾……这份语气,颇有些狂妄了。”孟会有些凝重地说道:“国都之中,卧虎藏龙,此人若不是痴傻疯癫,就必然是大家子弟,身位不凡。否则,岂敢出此狂言?”
    听孟会这样一说,伏君才反应过来,低声答道:“没错,那青袍男子绝不简单,不说这份口气,就是刚刚那一动怒,便让我感到压力骤然而来,差点站不住脚。”
    偌大国都,果然龙盘虎踞,人杰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