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大师——还珠楼主——黄易
作品:《仙之侠殇》 还珠楼主
【人物简介】:
原名李善基(1902—1961)(一说1903--1961),后改以李寿民行世,1949年后又改名李红,四川长寿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即随父游历各地,走遍大江南北。曾在傅作义幕中任中文秘书,复任天津电话局长段茂谰之秘书,业余在银行家孙仲山公馆兼做家庭教师。1932年于天津《天风报》发表长篇连载《蜀山剑侠传》,声誉鹊起。临终前口授完成长篇小说《杜甫》,二日后逝世。
在民国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中,最早使读者着迷,又最受评论界斥责,被称为“荒诞至极”的便是还珠楼主。
他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祖上累代为官。他的父亲李元甫在光绪年问曾在苏州为官,后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归里,以教私塾为业。所以,李寿民从小便在他父亲的悉心**下,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他三岁便开始读书习字,五岁便能吟诗作文,七岁时写丈许大对已然挥洒自如,九岁作《“一”字论》洋洋五千言,在乡里间被誉为神童,当时长寿县衙特制“神童”二字匾,敲锣打鼓送往李家祠堂。可见李寿民后来得享盛名并非侥幸获致。
还珠楼主的一生,历经曲折跌宕,极富传奇色彩。他七岁便登过峨眉、青城,十岁时在他的塾师带领下再登峨眉、青城。这位王姓塾师不是一个腐儒,他为还珠导游,随处讲说掌故,如数家珍;他还带还珠去见峨眉仙峰禅院一位精干气功的和尚,使还珠在幼时便学会了气功。还珠楼主十二岁丧父,随即由他的母亲带往苏州投亲,家境骤变。在苏州,李寿民认识了长于他三岁的文珠姑娘,这姑娘面目清秀,性格温柔,弹得一手好琵琶,他们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渐渐产生了感情,形影不离,到李寿民十六岁时,他终于察觉自己正处在初恋之中。但是李寿民为家境所迫,不得不北上天津谋生。他与文珠分手后,仍时时书信往来。不料天不从人之愿,变起非常,文珠竟落入烟花队中,此后音信不通,使李寿民在精神上受到一次痛苦的打击,直到李寿民婚后,仍不时念及文珠。李夫人孙经洵很同情文珠的遭遇,当李寿民为与孙经洵结婚筹款,撰著《蜀山剑侠传》,孙便建议他以还珠楼主为笔名,以纪念文珠。孙经洵的教养、豁达,她的极富同情心和她对李的体贴,于此可见一斑,观其所为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还珠之终于得享盛名与这位贤内助大有关系。
李、孙的缔姻,在当时也是轰动津门的一大新闻。孙经洵出身豪富之家,其父孙仲山是大中银行董事长。李寿民至津,曾在傅作义幕中任中文秘书,与当时留英归国任英文秘书的段茂澜甚为投合。后段茂澜出任天津电话局局长,李应邀任段之秘书(或说是在邮政局,不确),专办酬应函件。业余在孙仲山公馆兼做家庭教师,遂与比他小六岁的孙二小姐经询相爱。孙仲山得悉此事大怒,辞退李寿民,严责孙经洵,致使孙经洵弃家出走。孙仲山以“拐带良家妇女”之罪名将李投入监狱。开庭审理时,孙经洵突然在旁听席上出现,理直气壮地申明自己有婚姻自主权,李即得判无罪开释。此事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几于无人不知。
“七七”事变后,日寇曾设法劝诱李寿民任伪职,遭李拒绝,遂以李“涉嫌重庆分子”抓往宪兵队,鞭打、灌凉水、向眼睛揉辣椒面,备施酷刑,李终不屈,熬了七十天,挺了过来,经保释出狱。
1957年左右,还珠平安度过。1958年6月,某杂志刊登《不许还珠楼主继续放毒》一文,还珠读后默然,当夜即脑溢血,由此辗转病榻两年有余,临终前口授完成了长篇小说《杜甫》。当他讲述完杜甫穷愁潦倒、病死舟中的那段结尾后,对他的夫人孙经询说:“二小姐,我也要走了。你多保重!”二日后即溢然长逝,享年五十九岁,恰与杜甫同寿。
为了有助于今天的读者理解还珠楼主的作品,我就还珠子女观贤、观鼎姐弟所作《回忆父亲还珠楼主》一文做了如上摘要(原文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3月15日至4月2日)。虽然我对还珠生平早有耳闻,当观贤将此文寄来时,披阅一过,仍不禁感慨万端。
这便是在民国武侠小说史上领袖群伦的还珠楼主,被称为“荒诞至极”的一代奇才所经历的荒诞的人生。
【还珠楼主作品集】:
◎蜀山剑侠系列:
“正传”----《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峨眉七矮》;
“前传”----《长眉真人传》、《柳湖侠隐》、《北海屠龙记》、《大漠英雄》;
“别传”----《青城十九侠》、《武当七女》、《武当异人传》;
“新传”----《蜀山剑侠新传》、《边塞英雄谱》、《冷魂峪》;
“外传”----《云海争奇记》、《兵书峡》、《天山飞侠》、《侠丐木尊者》、《青门十四侠》、《大侠狄龙子》、《蛮荒侠隐》、《女侠夜明珠》、《皋兰异人传》、《龙山四友》、《独手丐》、《铁笛子》、《黑孩儿》、《白骷髅》、《翼人影无双》。
◎其他作品:
《万里孤侠》、《黑森林》、《虎爪山王》、《血滴子大侠甘凤池》、《征轮侠影》、《力》、《拳王》、《黑蚂蚁》、《酒侠神医》。
————————————————————————————————————————————————————————————————————————————————————————————————————————————————————————————————————————————————————————————————————————————————————————————
黄易
【人物简介】:
原名黄祖强。双鱼座。**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曾获翁灵宇艺术奖,后出任**艺术馆助理馆长,负责推广当地艺术和东西文化交流。1989年辞去工作,隐居大屿山专心从事创作。至九零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最喜欢的作家:金庸、司马翎。目前最满意的作品:破碎虚空、大唐双龙传、寻秦记。
从探讨武学与天道的第一部作品《破碎虚空》,黄易便沈醉于武侠创作的天地中。其后以明初的纷乱江湖为背景的《覆雨翻云》,不但是奠定其重要地位之长篇钜著,更构织出一个动人独特的武侠世界,风靡了无数武侠读者。随即他更以不断创新的手法,亟思为传统武侠注入新的元素,创作出结合历史、科幻、战争、谋略的《寻秦记》,再度成为武侠迷争睹的杰作。而《大唐双龙传》,藉由隋末乱世来探索天道无常、武道极致与生命真貌,不断地为武侠和他自身的创作版图开疆扩土!成为九零年代港、台武侠小说的旗手!
在武侠小说低迷已久、武侠市场已大部分为电影、电视、漫画等声光及图像传媒所瓜分的趋势下,黄易的武侠小说为何能够博取读者青睐,在台、港创下数百万册的销售天量天更在现代年轻读者日趋薄弱的文字耐性下,连续写下三部超越两百万字的长篇钜构,而始终拥有庞大的读者群?
正如黄易形容他最爱的两位武侠名家----金庸及司马翎的作品:“他们两人的文笔均臻达圆熟无暇的境界,魅力十足。金庸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活现纸上;司马翎则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卓见哲理、俯拾即是……他们都各自创造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而黄亦对自己作品的要求与呈现,亦正符合、证明了这一点。
自“新派”武侠没落至今,有许多作者仍不断地努力著,希望能吸收外来技巧、创新格局,或是能更具现代感、更能成为世俗接受等方式,试图为武侠开荆辟路、再注新血。然而一则大势所趋,更刺激眩目的流行产物渐占上风;一则努力的成果不彰,成功者鲜矣。有者太强调文字技巧的创新,而与大众阅读习惯脱节;有者过于世俗化,或大量夹杂现代语,风味尽失,或过趋于俗,沦为插科打诨,低劣不堪。如何在创新、通俗,并保持原味、显现属于中国武侠独有的风格之间取得平衡,一直是当今武侠创作者面临的课题。
而黄易的作品给读者的感受,是颇具现代感的。鲜明的文字与明快的节奏,将情节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动感的画面,浮现于读者的脑海中,使人如同身历其境。但是赋予这些小说灵魂的,却是最中国的哲学与传统文化。他的见闻极为广博,对艺术、天文、历史、玄学星象、五行术数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经营创新的题材和文字时,依然能不悖中国武侠之传统精神。
对于书中包罗万象的内容,谦称自己只是勤于翻书的黄易,透过访问,我们可以认识他对武侠的创新理念,以及武侠小说在他心中无可取代的地位:“或者可以说,武侠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她像西方的科幻小说般,不受任何拘束限制,无远弗届,驰想生命的奥秘,与中国各类古科学结合后,创造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动人天地。在那处,我们可以驰骋于中国优美深博的文化里,纵横于术数丹学、仙道之说、经脉理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宗教哲理,任由想象力作天马行空的构想和深思,与历史和人情结合后,营造出武侠小说那种独有的疑幻似真的小说现实,追求难以由任何其他文学体材得到的境界。”这正是显现他对武侠创作所持的态度。
纵观黄易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不断地在挖掘武侠文学埋藏的可能性。对于武侠的基本元素----武艺的追求上,他将其提升至“道”的地位,大大拓展了武学的可能性。而这种力量的取得,则必须经由武道追求的过程,不但要对抗敌人,更要击败自己、不断地试炼自己的最大极限,进而以武道进窥至道!黄易认为:“任何技艺事物都可升华至道的境界,包括‘解牛’的庖丁在内,正是技进乎道。所谓“物物一太极”,任何事物均有更深一层的易易等待挖掘。”武道对他来说,是“人类超越自己幻想中的一种可能性,具有永恒动人之美,若止于技艺,只属于下层而已”。
在小说中,对于武道原理的探索与突破,尤胜于华丽玄奇的招式和技巧。他更将“无招胜有招”的概念,以另一种形式具现;超越利器、功法的气势与精神力,可以穿透空间直探敌人心灵,乱其心神,摧其意志,更凌驾于所有血肉交锋之上。黄易赋予无形的精神气势具体的力量,相对于重物质轻精神的当今之世,无疑是深刻的针砭与反讽。
生命的采炽与真貌,也是他小说中最常探究、并且著力最深的主题。黄易在人物刻画上,可谓极具火候,不论一出场便是大侠,或是从小瘪三努力往上爬;不管是主角、配角、正派、反派,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姿采,也都面临著同一张由命运编织而成的巨网,每个人都亟思冲破束缚,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
究竟在人世的波涛和命运的摆弄下,生命的最大可能性是什么?这想必是任谁都无法有明确解答的难题。但是黄易认为透过武侠小说,能够让生命炽烈发亮,让生命的面貌由已知的纷扰牵绊和未知的宿命中净化出来。“在高手对垒里,生死胜败只是一线之别,精神和潜力均被提升至极限,生命臻至最浓烈的境界。那是只有通过中国的武侠小说才能表达出来的独特意境。”“只有当剑锋相对的时刻,生命才会显露她的真面目。”而透过黄易的文字,你也许可以发现--原来生命也有这种可能性!
“历史”常是使许多武侠小说更生动精彩的背景要素,在黄易的作品中,读者往往惊叹于他对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深刻认识与娴熟运用用他能够像是重现历史场景般详细生动,同时又令人物灵活地穿梭于僵硬固定的既定史实之中。对他而言:“历史是武侠小说‘真实化’的无上法门,如若一个棋盘,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摆上去,再下盘精彩的棋局。不过,这当然是非常个人的看法,动人的武侠小说是可以以任何形式出现的。但对我来说,抽离历史的武侠小说,特别是长篇,便失去与那时代文化艺术结合的天赐良缘。”这样的观点,也充分表现在他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这两部极具历史美感与张力的作品。当然对许多武侠迷最偏爱的格斗过招,黄易独特的格斗美学更可谓卓然出众,备受好评。他极擅于处理对战双方的互动关系,配合他的精神、气势力量,所构成的“气机牵引”及敌我消长,将交锋的微妙处具现无遗。而交手后更是动魄惊心、淋漓尽致。此外,黄易对“群战”的描写更堪称一绝,在其他武侠作品中描写之群战场面,多有分割不连贯及各自为战之弊。然而他却能巧妙架构出首尾兼顾、气势贯穿的氛围,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的紧密互动关系,在其作品《破碎虚空》中的“惊雁宫之战”、《覆雨翻云》中的“血战花街”等,均是气势磅礴、凄烈动人的精彩群战,令人大呼过瘾!
也许有人认为武侠的盛世已过,风光难再!但也有人不断地为武侠辛勤耕耘、开疆辟地!无论如何,要再创武侠小说的另一次高峰并非一朝一夕或少数人的努力所能达成。除了创作者需要更飞驰的想象力、更广博的观点和更突破的艺术表现,重要的还需要读者们的支持,使武侠有生存的市场及延续的机会。
对于好的武侠小说的条件和未来前景的看法如何?黄易如此回答著:“我想我还不够资格去订下好的武侠小说应具备什么条件。凡是能令我废寝忘食地读下去的武侠小说,便是我认为好的武侠小说。而引人入胜的方法,更是数之难尽,只待有心人去挖掘。从这个角度去看,武侠小说该是有无限前景的。”
黄易正是努力提供武侠小说无限可能性与生机的作者,而他的读者同样也占了一半的功劳。正如黄易笔下的大侠浪翻云----“唯能极于情,故能极于剑”,也唯有对武侠用情至深者,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才有永不缺席的武侠人。愿以这句名言,作为黄易和他读者的注脚。
【写作年表】:
◎1987—1995小说(授权给**博益出版社出版):《玄侠凌渡宇》系列----第一部:《月魔》;第二部:《上帝之谜》;第三部:《湖祭》;第四部:《光神》;第五部:《兽性回归》;第六部:《圣女》;第七部:《迷失的永恒》;第八部:《域外天魔》;第九部:《浮沉之主》;第十部:《异灵》;第十一部:《尔国临格》;第十二部:《诸神之战》;以及《乌金血剑》、《超脑》等短篇。
◎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著有:《覆雨翻云》、《大剑师传奇》、《幽灵船》、《龙神》、《域外天魔》、《迷失的永恒》、《灵琴杀手》、《时空浪族》、《星际浪子》、《寻秦记》、《破碎虚空》、《荆楚争雄记》、《超级战士》、《大唐双龙传》、《边荒传说》、《云梦城之谜》。
◎《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相继被tvb搬上银幕
【注】:以上乃云中孤鹤前辈所整理,小辈在此借用一下供大家作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