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7章 庆国威胁

作品:《儒道至圣

    “让他们等着。”
    方运并不理会外面的人,即便传书源源不断。
    随后,方运紧闭双目,开始修习。
    其余人一见方运如此,恍然大悟,这里可是教化圣地,而且是圣地初开,虽然积聚的圣道不如将来强大,但却更接近原始的圣道力量,对文位低于大儒的人来说反而比以后更佳。
    于是,文院的所有官员开始修习。
    时间慢慢流逝,文院外的人越来越多,而庆国的礼部左侍郎、鸿胪寺卿与鸿胪寺少卿全部抵达,这意味着,现在庆国已经没办法进行高规格的外事活动,无论是国君还是阁老,若是出访离不开鸿胪寺的两位大员。
    这更意味着,庆国已经把来访巴陵城提高到国家的层次,只不过碍于礼节最高只能派出吏部侍郎,若是不顾礼节,庆国恐怕会派出辅相甚至右相出访巴陵。
    不仅庆国派出礼部侍郎,其余八国同样派遣礼部侍郎抵达,像启国等几个大国,甚至还加派了其他同级别的官员,以示看重又不会坏了礼教。
    毕竟,尚书与阁老没有先访一州之地的先例,只能以国事之礼拜访完国君后才能前往巴陵城,那会严重拖延抵达象州的时间。
    景国朝廷则直接派出姜河川,现在姜河川已经是景国国君之下官职和文位最高的官员。
    各世家则清一色出动大儒前来,一些衰落的世家的家主甚至亲自前来。
    教化圣地,很可能决定一个世家的兴衰。
    至于其他虚圣家族或豪门,有大儒者则派遣大儒,无大儒则家主亲来,名义上是祝贺,实际上他们知道已经失去争夺小杏坛的资格,不过是想尽力一搏争取机会。
    文院之外本来聚集着巴陵城几乎所有读书人,在各国使节与世家大儒抵达后,他们不得不叹着气远离,在远处观望,国家世家来访之人的跟班都是进士以上,普通读书人已经无法在此地立足。
    当小杏坛的消息传开后,巴陵城本地人欢欣鼓舞,小杏坛这种圣地只要没在圣院,即便封锁再严密,也会影响数百里,从此以后巴陵城的孩子定然会更加聪慧。
    更何况,任何圣地都是当地的骄傲。
    被庆国欺辱多年失去的自信,再一次回到巴陵城人的身上。
    不过,各国各世家来人完全没想到,方运竟然就这么晾着他们,躲在圣地中修习,但来都来了,不可能就此离去,只能在文院外等着。
    巴陵城的低级官吏请各国各世家暂时离开文院门前,前往其他地方下榻,但所有人生怕错过方运出来,全都坚持不走。
    由于巴陵城大部分官员都进了小杏坛,群龙无首,跟着姜河川从京城来的官员立刻开始发号施令,在文院门前建立了许多茅庐竹屋,请众人居住。
    很快,文院门前竹屋林立,成为巴陵奇景,甚至成为论榜上的趣谈。
    其余各国与各世家的人着急,但景国的读书人不着急,这里乃是景国的第一座教化圣地,景国读书人必然近水楼台先得月。
    姜河川与景国官员位于文院正门最近的竹屋之中,说是竹屋,但更像是草庐竹棚,三面有竹墙,正面朝向文院的一侧没有墙也没有门,敞开着。
    竹屋之内,景国官员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如同是盛大的节日。
    姜河川一直面带微笑,很少说话,但眉目间喜意昂然,每个官员都看得出来,这位老先生一直在遏制自己的激动,毕竟小杏坛对景国的帮助太大。
    如果是方运击退蛮族重塑了景国的魂,那这座小杏坛就等于为景国注入了新鲜的血。
    众人正聊得愉快,三名身穿庆国文位服的人带着一些官员出现在竹屋前,正是庆国的礼部侍郎、鸿胪寺卿与鸿胪寺少卿。
    景国众人脸上的笑容消失,面色一沉,紧盯着三人。
    为首的礼部侍郎项山陵向景国众人一拱手,淡然一笑,道:“项某见过诸位文友……”
    “谁是你文友?”一个随行的景国将军冷面道,景国众人会心一笑。
    两国的关系早就已经跌入低谷,若非两国都需要对方,已经彻底断交。
    庆国对方运以及景国的所作所为,换做当年足以让两国开战,至少割地一州才能平息景国的怒火。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庆景两国至今还是友邦,并非敌对,诸位如此敌视我等,未免有违礼节。”项山陵依旧微笑以对,尽显外事官员的圆滑。
    “哦?你们庆国是想向景国宣战喽?”那将军一句话又引来景国官员微笑,巧妙地绕过礼教,并做出强硬的反击,最后把问题抛给项山陵,关键是故意不跟项山陵谈正事。
    项山陵脸上的笑容消散,道:“在下不与粗鄙之人交谈,只与君子论国事。河川先生,学生此来,是谈两国要是,并非做言语之争。”
    众景官一听项山陵自称学生,这便是服软,也不再追究。
    姜河川轻轻点头,手捋银色长须,问:“项侍郎,所谈何事?”
    项山陵一拱手,道:“我庆国愿以粮食换取小杏坛名额。”
    姜河川面色如水,而其余景国官员呆坐不动,即便是方才那个讽刺项山陵的将军此刻也哑口无言。
    项山陵身后的官员则面有得色。
    不需要庆国人解释,在场的每一个景国官员都明白了庆国的目的。
    庆国是人族第一产粮大国。
    在平常时期,景国的粮食完全能自给自足,因为江州与象州也是鱼米之乡,可是,景国与蛮族持续作战,粮草消耗急剧增加,而劳动力不断减少,许多土地已经荒芜。
    虽然现在景国北方多了许多土地,但开荒并不是一个冬天就能完成,至少三年后,景国的粮食产量才能恢复正常。
    而且,景国人口损失严重,现在需要鼓励生育,而生育的前提是温饱,饥饿、天灾和战乱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元凶。为了鼓励生育,景国必须要购入大量的粮食然后以低价卖给百姓,保证百姓吃饱。
    景国是可以向其他国家购买,但成本会提高许多,而且蛮族不仅袭扰庆国,与三蛮交界的各国这些年都消耗了不少的粮草,再加上为第二次两界山大战备战,各国真正能卖给景国的粮食也不会太多。
    三年内,庆国会用粮食扼住景国的喉咙。
    民以食为天。
    景国官员咬牙切齿地看着庆国。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