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罚督河西
作品:《汉中王传》 见贾诩脸色并不好,似有忧虑,令史不禁问道:“汉王召见,军师为何……”
“哦,无事!我正要面见汉王!烦请令史带路!”贾诩叹了口气道。
令史方才出门,片刻便又返回,刘征不禁问道:“不是叫你去请军师吗?”
“军师已经到了!就在门外!”
刘征不禁一声轻叹,示意马云禄和郭照退去,然后令将贾诩唤入。
那令史自然也懂得察言观色,见气氛不对,赶紧便令门口护卫一同离去。
贾诩趋至刘征身前,当即下拜,并不言语!
刘征本来赐贾诩无需下拜,但这一次却没有叫贾诩起来!
“先生也接到了夷陵的消息吧?”刘征面目严肃的问贾诩道。
贾诩点了点头,随即出言道:“诩自知死罪,一切听凭汉王处置!”
刘征不禁摇头叹息,还是起身上前欲将贾诩扶起,无奈贾诩执意跪着。
“先生早知今日结果,又何苦如此呢?”刘征不禁叹道。
贾诩却并不后悔,直言道:“汉王仁心,然当今乱世,仁心不足平天下!昔孝宣皇帝有言,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臣貌似进谏,今汉王王道已具,惟霸道不足!愿王深思!”
中华自古便有“王道”与“霸道”等多种治国理念,至汉宣帝刘询第一次明确的提出霸道、王道并行的治国理政之法!后世有所作为的帝王,无不将此奉为圭臬。
所谓“王道”,简而言之,便是以德服人,以仁治国,这是孟子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
而与“王道”共生的是“霸道”,即以武力、刑罚、权势、计谋、决断统治天下的政策。秦王行霸道,文景行王道,至汉武又行霸道,而大汉最为强盛之时,却不在汉武,而在王道、霸道并行的汉宣帝时期!这一时期真正达到了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这也证明了汉宣帝提出的“霸王道杂之
”才是最行之有效的统治理念!
如实的来说,就这一点,现在的刘征不如曹操!
这种时候了,贾诩还能直言相谏,刘征反倒听了进去,于是上前再次扶起贾诩道:“先生教诲的是!今后本王当熟虑之!快快起来,地上太凉,便是要责罚,先生也先起来再说!”
刘征心中清楚,贾诩没有私心,见到贾诩这般真诚请罪,刘征心有不忍,哪能让一个年近六十的老人一直跪着不起?
贾诩在刘征的搀扶之下,站起身来,眼中已是满含热泪。
“汉王……老臣……死罪!”贾诩声音已经激动,刘征将其扶入坐中。
“先生言重了!本王岂不知你贾诩的忠心?若无先生,本王何以短短数年便恢复了元气,但凭此功,先生永无死罪!”
是否永无死罪且不说,刘征这话足以让贾诩至死不渝!无事时的厚赏,远不如有事时的宽恕更能笼络人心!刘征深知贾诩的才能,又怎会轻易寒了贾诩的心!今日召见贾诩,刘征意在给贾诩敲一个警钟,让他明白,以后再也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意,未经允许便自作主张!站在刘征角度来考虑,他绝不能纵容此风!如若不然,今后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其他人也
背着自己行事,那问题可就大了!
贾诩自然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因此才说自己是“死罪”。
“汉王既免老臣死罪,那便重重责罚老臣!以儆效尤!”贾诩自请道。
刘征长叹了一声道:“先生如此明事理,何苦让本王难做啊!今若重罚了先生,世人不知情由,反倒认为本王不能容人了!”
“不过……先生此事本王也不可坐视不顾!日前威远将军苏则送来军报,言西域各部蠢蠢欲动,我意就请先生为本王平此祸患如何?”
其实早在弘农之事时,刘征心里便已经有了主意,此番早就知道贾诩向夷陵派出了快马,刘征却并没有加以阻止,其意就在此!
如此一来,将贾诩发配河西便顺理成章!
说到头来,其实一切还是在刘征的掌控之中!
贾诩哪里会不同意,发配河西,这就说明汉王还是看重自己的!虽然名义上地位好像降了,但实际上却正好在这三年休兵期内,给了自己发挥的空间!
“汉王不责老臣以死罪,还委老臣以重任,老臣愿以此区区残躯,以报汉王之恩!万死不辞!”
河西那块儿地方,条件艰苦,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军中其他将领,如张辽、张任、张绣、赵云、徐晃等人虽然只要刘征有命,绝不会二话,可这些人却不具备贾诩的条件!
贾诩擅心术,多智谋,且本身又是河西武威姑臧人,担当此任再合适不过了!
刘征既成功的阻止了贾诩的擅自行动,又找到了让贾诩去督河西军事的理由,如此观之,刘征心术已在贾诩之上!
“贾诩听令!”
“老臣在!”
“即日起,免去中军师之职!着任河西督军,持节总督河西四郡及西域府诸军事!为本王平定西陲之患!”
“老臣领命!明日老臣即行赴任!”
“先生不必如此着急,且过了年再说!”寒冬腊月,让贾诩就往河西,刘征也不忍,于是出言留道。
贾诩却一口回绝道:“既是罪谪,当速奉行!汉王不必担心老臣。赵充国七十尚且督兵西陲,贾诩岂甘人后!”
刘征知道河西苦寒之地,对贾诩这番壮语自是感动不已,不禁赞道:“既如此,本王便不强留了!愿先生早日建功!”
处置贾诩一事,就此告以段落!
第二日,刘征又下了第二道命令!令中参军徐庶接替贾诩为中军师,持节督夷陵兵马!年后赴任!同时免去张任都督之职,听由徐庶调遣!算是对张任的处置!
如此一来,刘征治下便分成了六部人马。贾诩治河西;张辽镇关中;张绣驻汉中;徐庶督夷陵;李恢掌云州;剩下的便是蜀中的中军精锐!
徐庶、李恢并非武将,令二人督军,其实是为了按住大将们,让他们安心的屯田练兵!然而刘征此举,却被诸葛亮看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