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四十回}
作品:《张四姐大闹温阳县》 第四十回
上早朝大学士草诏
下河东杨文广传旨
却说那京差高仪快马加鞭,只两三日便回到了东京汴梁城,他顾不得休息,立即风尘仆仆赶到宰相府,将包大人的奏章亲手交给了宰相文彦博大人,并拜会了另一宰相富弼大人,将包大人在温阳县的情况和包大人奏章的事也详细告诉了富相爷。富弼大人已知曾有刺客刺杀包钦差的事,说他正在着手暗中调查,一定要严惩那主使之人。高仪代包拯谢过富大人,这才回御史府自己住处洗浴休息去了。且说九月初六日这天晚上,仁宗皇上在贤妃冯氏宫中安息。鼓打三更,这位以仁孝治天下的皇帝,翻来覆去还没能入睡。那冯妃竭尽体贴和温存,也无济于事,皇上反而越睡越清醒。见皇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冯妃劝皇上服一粒定志安心的药丸,皇上推开不服。他已几天是这样了,冯妃不明白原因,仁宗心中却是十分的清楚,自己是担心钦差包拯。包拯去了河东路石州府温阳县已近一月,他确实是有些放心不下了。自去年狄青暴病归天后,他就当心再失去包拯。他后悔自己不该派已经五十九岁的老臣去那么远的地方,包拯要再有个三长两短的话,那应天命而来,下凡辅佐他的“文曲星”和“武曲星”可就全都完了。他早就悔恨自己听信谗言,没有好好珍惜狄青,使一代名将,自己的“武曲星”过早归天。前几天,他曾听司天监的官员奏报道:“夜空奎星黯淡无光,主对包钦差不利.”更是加重了他的顾虑。所以,这几夜老是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越是睡不着,就越是胡思乱想,想来想去,他又依稀记起自己儿时大哭大啼,耳边曾听到的那句话;“文有文曲、武有武曲,嘉佑二年,......你还受屈?”。这句话他不知想了多少遍了。可以说,他是有空就想,可一直想不起那“嘉佑二年”后边的四个字是什么了。
有《七律》为证:
太子初生哭有原,重金悬赏得真言;
狄青武曲归天去,文曲包公离殿轩;
夜想龙床常不寐,日思宝座也如掀;
如今四字何能忆,云海朦胧缥缈园。
尊敬的看官,你说那宋仁宗小时为什么要大哭大叫呢?又是谁告诉他几句话,他就不哭了呢?原来,真宗皇帝年过四十还没有儿子,储君之位空虚,真宗皇帝心中发慌,便于丹墀之上焚香上表,求玉皇大帝给自己赐一个儿子来。早有那天宫灵霄殿值殿金童接到真宗表章,呈给了玉帝,玉帝看了真宗表章,他知道大宋朝南北纵横三百二十年皇位,如今刚历三帝,不足百年,气数正盛,还正该有盛世之治出现,如何可以没有太子呢?玉帝立即在灵霄宝殿召集众神商议此事。议来议去,最后决定派一个神仙下去给宋真宗作儿子。派谁下去呢?众神不再说话。他们都不愿意到大宋朝去当皇帝,因为他们觉得当皇帝是苦差事,不如当神仙自由自在,特别是当那个“盛世之君”,更是苦上加苦,还不如当个末世皇帝只管吃喝玩乐的好。这时,正有王母娘娘派四仙女来告诉玉帝,她有事耽搁,今天的殿议她不能来参加了。这话是四仙女将嘴唇靠近玉帝的耳朵悄悄说的。由于父女二人嘴和耳朵靠的太近,四姐说完话后玉帝笑着用手摸了摸耳朵。玉帝这一动作,将那赤脚大仙逗乐了,那赤脚大仙也笑起来。玉帝道:大仙,你笑什么?你愿意下去给宋真宗当一回儿子吗?”赤脚大仙一边笑,一边摇头说道:“不是那意思。”由于他说话时还在笑着,口中“哧”一声抹掉了“不”字的发音,众神和玉帝都听到他说的是“是那个意思”。玉帝让值日星官记录在案。值日星官打开殿议簿记道:赤脚大仙自愿下凡投胎,给大宋皇帝真宗当儿子。殿议薄记录已毕,玉帝问众神道:“众位仙卿,谁还有话说,尽快讲来,殿议结束概不再议。”众神都跪下说道:“臣等无异议。”玉帝道:“众仙卿平身,这事就这样定了。”那赤脚大仙站在那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他不知这玉帝和他们是决定了什么?见众神都跪下又站起来了,他才着急问道:“你们让谁下去呀?”“你呀!”“你呀!”众神异口同声说道。“我?”赤脚大仙指着自己的鼻子道。玉帝道:“大仙真是一顶一的天仙,这才是大宋之福也!”那赤脚大仙目瞪口呆,不知他们为什么一下子就耍了自己。“下去就下去,谁辅佐我呢?”他问玉帝和众仙道。“好说,好说,派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保你。”赤脚大仙无话可说了,他站在那里发愣。四姐来到他身边,劝他道:“大仙,你先下去吧,你要怕文曲星君、武曲星君还保不了你,我也随后下去玩。”赤脚大仙道:“别瞎说了,你哪年哪月下来?”四姐本来是逗大仙玩的,只见她伸出一个指头,接着又伸出一个指头,在大仙面前晃了晃。大仙问道:“一加一是哪年哪月呢?”四姐道:“时间,大仙自己算。”说完,笑着去了。大仙终于被玉帝派下去了,他临投胎时,终于明白了四姐下凡的时间是大宋嘉佑二年,他怕自己忘记了,就一直背诵着这句话:“文有文曲,武有武曲,嘉佑二年四姐下凡”。赤脚大仙下凡投胎了。可是,他于宋真宗祥符五年五月朔出世后,他小小的脑袋里一片空白,那几句话,他一句也想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了,谁保我呢?”他眨巴着小眼睛,越想越气人,便哇哇大哭起来。父皇、母后都哄他不下。他小手乱抓,小足乱蹬,瞪着两只小眼睛,昼夜不停地哭。太医们束手无策,好多自称是神仙的道士也用尽了法子,他就是一直哭闹。真宗皇帝无法,便命人四处张贴皇榜,诏天下能止儿啼者进宫诊治。皇榜贴出去不久,一个来自涟水承天寺的和尚揭了皇榜,真宗立即宣那僧人进宫。
那僧人姓娄名守坚,自号“道者”,生的目大口方,据说能知人过去未来。“道者”和尚让皇后将太子抱起来,他便上去打小太子的屁股,一连打了很多下,他的口还对着太子的小耳朵念念有词道:“不哭,不叫,谁让你笑?文有文曲,武有武曲,嘉佑二年,四姐下凡,你还受屈?”他口中念着,手儿打着,一连打了太子的小屁股四十二下。皇后着急道:“停,哪有你如此治病的?”她将太子抱到了一边。皇后看见太子的小屁股被打的红红的,责备那“道者”和尚道:“打坏太子,和尚你难逃干系!”那“道者”和尚道:“贫僧打太子一下,太子可当一年皇帝,贫僧共打了太子四十二下,恭喜万岁,恭喜皇后娘娘,太子可在位四十二年矣!”这时,太子不哭了,反而笑起来。真宗和刘皇后都转忧为喜,刘皇后将太子又抱转来,说道:“哦,原来如此,是哀家错怪圣僧了,还请圣僧再多打太子几下吧!”“道者”和尚道:“娘娘,话已说破,再打无济于事了。”刘皇后听了,虽然有些懊悔,但看到太子已经不哭了,也就高兴地抱着孩子下去了。“道者”和尚治好了太子的啼哭,真宗皇帝喜不自禁,他赏赐了“道者”许多金器,赐名“证因大师”,命他回涟水住持承天寺,并赐一道御偈给他。偈曰:
慧目朗然,烛天之秘,
保朕皇储,以克永世,
号称证因,恩光永波。
至此,那太子不再啼哭,后来每每赤脚行于宫中玩耍,被宫女们称为“赤脚仙人”。“赤脚仙人”于乾兴元年即皇帝位,即是宋仁宗。他在位期间,文有包拯,武有狄青;再加范仲淹、文彦博、富弼、韩琦等等,真可谓人才济济,大宋真的出现了“仁宗盛世”史称“庆历之治”、“仁宗之治”暂且不提。
有诗为证:
仁宗原是赤脚仙,幸有双星伴两边。
常叹狄青归去早,又惜包拯望云烟。
且说九月初七日早朝,仁宗又是两眼发红,精神恍惚。殿头太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大声对文武大臣道:“有事出班奏来,无事卷帘退朝!”只见那班部丛中,宰相文彦博出班奏道:“万岁,有包拯本到。”仁宗一听,眼睛顿亮,忙问道:“文爱卿,你是说谁的本到了?”文彦博又上前一步躬身答道:“万岁,是包拯的本章到了。”“快、快、快给朕呈上来!”仁宗皇上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听说是包大人的本章到了,便身离龙椅站了起来,看他的样子,真是有些迫不及待。那殿头太监忙从文丞相手中接过奏章呈了上去,仁宗接过,打开来,急展龙目观看。霎时,仁宗皇上已读完包拯的奏章。他脱口说道:“好啊,不虚此行,包爱卿不虚此行啊!”接着,仁宗天子将包大人奏章里的内容讲给满朝文武听,他竟讲的眉飞色舞起来。那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一来因为一下子搞不清包拯奏章里的那么多玄妙;二来见皇上龙颜大悦,满口赞成;谁还好意思站出来去泼一盆冷水?只好众口一辞,一味奉承。在朝堂上,御封花花寨和赦免张四姐的事都很快定了下来。最后,仁宗还是听了宰相文彦博和富弼的意见,将大学士韩琦留下,要他草拟圣旨和负责具体操办,其他文武官员便鱼贯退朝去了。
有诗为证:
紫宸殿上喜冲冲,金柱阶前祥瑞彤;
花寨英雄封了位,崔家仙子遇宽容。
尊敬的看官,您知大学士韩琦是个什么人呢?首先这大学士是个官职,宋时,设集贤殿大学士,官位相当于副宰相、宰相,主要负责文学著作和举荐或安置卸任官员。因为嘉佑三年六月韩琦被授予集贤殿大学士的官职,所以韩琦就成大学士了。这个韩琦可不是年轻小伙子,他比包大人小九岁,也已经五十岁了。和包大人一样,也是天圣进士出身,生在泉州,后随父亲居住在河南的相州,就被称为相州人了,母亲原是父亲的一个婢女,父亲是知府官,可他三岁时,父母就都去世了,几个哥哥将他养大。历史书上说这韩琦韩大人“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天圣年间,他中了进士,在朝廷做官,也是直言敢谏,甚至说话比那“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的包拯还要冲的多,多亏是旷古仁慈宋仁宗,要换了别的皇帝,他更是吃不开的。韩琦精通军事理论,且在大宋与西夏的冲突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宝贵的带兵与指挥作战的经验,所以,他还是有名的镇守边疆的大元帅。他与那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范仲淹共同驻守甘肃泾川多年,二人于边陲,相互尊重,同心协力,互相声援,且很得民心,西夏一直不敢来犯,被仁宗皇帝和满朝文武夸为“干城也!”意为“大宋的长城”。当时,西部边疆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夏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吓破胆。这首歌谣被大宋河西、河东的说书艺人唱遍了北方和中原,那崔文瑞的老父亲“护国员外”崔锦龙听了这歌谣,不知高兴地赏了说书艺人多少银子。后来,因为西夏嚷着要讲和了,边疆局势不太紧张了,范仲淹和韩琦才被朝廷调回来。后来在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改革中,这韩琦、富弼都是积极参与者。这韩琦韩大人,后来官至宰相,上卷书中暂且不提。且说众文武退朝后,这大学士韩琦与仁宗天子就包钦差奏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讨,君臣商定了对花春英、花廷琼二人的封赏官职和赏赐物件等项具体事宜,然后,韩琦韩大人笔走龙蛇草了诏书,让仁宗皇帝提御笔亲书圣旨已毕,他又推荐天波府杨文广将军为二路钦差下温阳,带禁军三千押送御酒等皇封赏赐之物,顺便接包大人回京。仁宗万岁大喜,立即宣天波府将军杨文广上殿,金口玉言作了安排,杨文广亦喜洋洋领旨谢恩去了。
有诗为证:
仁宗赤脚下凡仙,堂上忠臣犹似莲;
遥想后来徽宗帝,没留梁山抗完颜。
却说九月初八日上午,二路钦差杨文广辞别母亲穆桂英,顶盔贯甲,身背圣旨、金印,出了天波府,在御牌楼前,提枪跨马,和那御史府的高京差一起带领三千人马押送皇封御酒、金牌、器杖离了东京汴梁城。杨文广、高京差一行人马过了黄河,一路晓行夜宿,望河东温阳县而来。只见:
绵山朱染,汾水涂银。杨柳岸,荡紫丝,叶飞似蝶;石桥旁,秋菊开,远望如金。真个是:早踏寒霜离州县,午时日暖过山村;皇封琼浆开不得,野店水酒吃几盅。你看那:杨字大旗马前举,钦差仪仗马后行;偶遇绿林豪杰到,一通姓名夹道迎。
九月十三日午后,二路钦差杨文广一行三千余人马,已浩浩荡荡来到了温阳县城东门外。这时,包大人、陈知县、王进、王豪、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几百人,早都来到东门外迎接。另外,还有花花寨花春英、花廷琼、侯张成、程二虎等大小头领近百人,还有张四姐、崔文瑞、崔小玉、崔廷芳和温阳县各大寺院、庙、庵、观的僧侣、尼姑、道士以及许许多多士民百姓都在东门外迎候。城上守军看到二路钦差到来,立即鸣放礼炮。这时,张四姐、崔文瑞、崔小玉、崔廷芳和花春英、花廷琼她们以及温阳县士民工商几千人等,都争着看那传说中英雄俊美的将军杨文广,好像是潘安、宋玉来到,真个是:“不见子都之娇者,无目者也”;这才是:“建业士民看杀卫玠”。
那杨文广气宇轩昂骑马而来,只见:
杨字旗迎风招展,忠良后来到温阳;头戴束发紫金冠,锦花袍出自西川;兽面吞头锁子甲,宝玉玲珑束带镶;背上紧挎黄龙裹,手中一杆蘸金枪。真个是:威风凛凛杨家将;骁勇善战兰陵王。
杨文广看到包大人在城外迎接,忙挂了手中金枪,滚鞍下马,上前作揖道:“参见包大人,请恕小将圣旨在身不便跪拜。”包大人点头道:“不怪,不怪,包拯岂敢僭越?还请将军上马,随老夫先回县衙。”陈廉也过来跪拜了二路钦差,他们便都上马回县衙去了。
尊敬的看官,你道那花花寨人马和张四姐他们今日午后,怎么也在这温阳县城东门外呢?
原来,温阳城东十里有个村子叫西岐沟。西岐沟有个员外叫郝芝义。这郝员外已五十多岁,夫人潘氏四十多岁,膝下有一子二女,儿子名郝中庸,娶妻郭氏,已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大女儿叫郝美英已嫁人,还有二女儿郝美萍待字闺中。这郝美萍小姐生得十分美丽,也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今年已是十七岁芳龄。郝员外把她当作掌上明珠,宠爱有加。这郝小姐占着爹爹的宠爱,有时也悄悄跑出来玩耍。那八月十四日在温阳县县衙大堂之上,伸手拉起哭成泪人的杜金莲的女子就是她,在东城门外和杜金莲看斩杀史家父子的女子也是她。那温阳县新任知县陈廉心中记住了她,可至今不知她是谁家的小姐,也就无从谈起。在西曲镇通往温阳城的路南边,这郝员外原有二十多亩平展展的好地,十多年前,就被那恶霸王半城霸了去。郝员外去县衙告状,那王半城买通知县狗官费一芳反诬他杀耕牛卖肉,将他下狱。后来多亏儿子郝中庸在温阳城内的几个朋友到县里和王半城家上下使银子,才将他放出来。郝员外临出监狱时,那王半城还派家人王二威胁他道:“那二十多亩地值钱?还是你的老命值钱?你想清楚!”那时,他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忍了一切,心想:“看你们能横行到什么时候?”他想,这费狗官总有倒台的一天,温阳县一定会换一个好的县官来。到那时,他还要告王半城的状。没想到,他等啊,等啊,一等就过了十多年。那狗官费知县和恶霸王半城,都在张四姐攻打温阳县的前后死掉了。郝员外高兴的几夜没有合眼,他口里一着念叨着一句话:“天理昭彰!天理昭彰!”。包大人八月十三日张榜放告时,郝员外也递了状子。后来,西曲镇的里正上门宣布将那些土地归还于他。郝员外感念花花寨义军和张四姐惩办狗官恶霸,为民除害和为他出气的义举。他早些时日就择定于九月十三日中午,在西岐沟村设宴。他要宴请花花寨众头领和张四姐等人。这几日,郝员外,几次派家人郝明、郝亮上山寨、奔崔家庄,务必要两处来够五百人来。盛情难却,花花寨花春英他们一行近百人和张四姐、崔文瑞、崔廷芳、崔小玉带的崔家庄二十多个乡亲便于今日上午,去了西岐沟村郝家大院赴宴。那郝员外也央求西曲里正进县衙,请了包大人和陈知县、王进、郝都头。包大人、陈知县因政务繁忙不能赴宴,便让王知寨和郝都头去了。
在郝家酒席宴上,王进、郝都头告诉花春英、张四姐道:“二路钦差杨文广将军,今下午将到。包大人吩咐,请山寨头领于九月十四日在山寨接旨受封。”王进将军还对花春英说道:“宣读圣旨时,最好约张四姐、崔文瑞、崔小玉、崔廷芳等英雄到场。”听了知寨和都头二人的话,花春英他们和四姐商量,四姐主张山寨接受封赏。宴后,众人辞别了郝员外,上马走出西岐沟村来。张四姐一行应花春英之邀都准备到山寨去,他们便向温阳城而来。谁知,他们刚到温阳城东门,那二路钦差杨文广也随后就来了。
这真是: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东门外,就把俏钦差瞧;
人说是,有井水,皆歌柳词;
温阳人,爱俊美,更敬英豪。
花春英、张四姐一行人马见包大人、陈知县他们随那杨文广进城去了,他们也便离开温阳城东门,取道向花花寨而去。
这才是:
先辈不受封,逍遥绿林中;
明日钦差到,何去又何从?
面临为难事,蛾眉蹙如蛹;
马儿快些跑,归山谒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