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作品:《系统逼我考科举

    恰好顾邵来得正是时候,火寻国的来使如今正吃饱了,坐在院前的树下纳凉。顾邵带着通事慢慢走近,那些人的话也尽数传到顾邵耳边。
    有些听得懂,有些听着费劲,还有不少顾邵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是即便如此,他还是猜出了个大概——他们如今烦恼的,还是互市的事情。
    “扎兰丁。”顾邵记得为首的那位使臣似乎叫这个名字。
    扎兰丁回头,却惊诧地发现,叫他名字的竟然是大齐皇帝颇为喜欢的那位状元郎:“顾大人怎么来这儿了?”
    通事想着赶紧给顾大人翻译,便看到顾大人一副镇定自若地同火寻国来使攀谈了起来:“才刚散了职,想到几位使臣还没有走,我也刚好路过,便过来看看。”
    扎兰丁像是被雷劈了一样,顾邵旁边的通事也好不到哪里去。这顾大人,怎么突然就回外邦语了呢?
    不过扎兰丁显然反应快一写,惊讶过后,便是狂喜了。毕竟,这位顾大人深受大齐皇帝宠信,若能说服了他,事情岂不是多半能成?
    无独有偶,顾邵也正有这份心思呢。
    两人各怀心思,但不妨碍他们相谈甚欢。中间若有听不懂的,顾邵才回头看那通事一眼,通事斟酌着回答。倒是略有些坎坷,但也不算什么大事。
    通事在旁边看着他们两人聊天,从一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平静。
    原来这位状元郎真的什么都会啊。瞧他跟人家说了这么多,人家什么都没顾得上问些什么,反而把家底差不多都透露出来了。每回想起来要问什么时候,又被顾大人三两句应付了过去,结果主动权又回到了顾大人手里。
    或许是旁观者清,自己置于其中便跟他们一个样了。只是,小通事望着这几位使臣真挚的笑脸,还是会忽然觉得心虚。
    往后的几日,顾邵依旧会来礼宾院,找上扎兰丁聊上几句。
    因他做得太明显,又或是状元郎会人家火寻国的语言太让人惊讶。总之,没过两日,顾邵与人家火寻国使臣私交甚好的消息,便这样传出去了。
    顾邵看到这结果,便知道皇上大概要不了多久便要召见他了。果然,这日下午,顾邵便又被召进宫了。
    第118章 爱出风头
    来时顾邵以为殿内只有圣上一人,等到了之后他才发现,这里头的人貌似还不少。
    萧丞相和钱尚书都在,吏部尚书还有与顾邵有旧怨的那位李侍郎也在。这还不算,连两位皇子都还在这儿,一位是顾邵原先就见过的大皇子,还有一位,却是让顾邵想了一会儿才记起来这位是谁。这位,应当就是四皇子了。
    宫里几位皇子,听说那位大皇子最受皇上器重,而二皇子母家权势最大,一贯与大皇子不相上下。至于这位四皇子么,应该是最受宠的,哪怕如今还没有在朝中显露头角,但是因生得好看,平素最招圣上待见。
    顾邵踏进大殿之后,两位皇子都往后看了一眼。大皇子与顾邵算是相熟了,只微微点了点头;而四皇子,兴许是因为在外头听过了顾邵的流言,心里攒了不少的好奇心,看到顾邵之后还特意多看了两眼。
    皇上看到顾邵进来的时候,也没有了往日的高兴。当然不是不喜顾邵,而是被这些人烦的。他从未觉得顾邵跟人家火寻国的使臣来往有什么不对,年轻人嘛,好奇了点想要学习一下外邦的语言,想要琢磨一下外邦的风土人情,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结果到了他们这里,就变成了不怀好意,非得让他问个清楚。
    真是没事找事的一群人,皇上心里都烦透了。眼见顾邵也过来了,皇上决定快刀斩乱麻,咳了一声便直接问道:“那个……状元郎啊,朕听人说,你最近同那几个火寻国使臣私交颇好,往来甚密,可有这么一回事?”
    顾邵笑道,毫不露怯:“圣上容禀,微臣这些日子是去了礼宾院几回,不过拢共加起来也不过四次,都还未曾彻底熟络起来呢,哪儿来得交往甚密?却不知这话,究竟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也是毫无根据。”
    他甫一说完,旁边便有人接道:“那按顾修撰这意思,莫不是再过些日子,便能彻底熟络起来了?”
    顾邵瞧着那边的李侍郎:“论起咬文嚼字的功夫,我是不及李大人了。”
    李侍郎还想反驳,皇上适时地打断:“行了行了,有什么好争的,朕的话还没问完呢。”
    李侍郎不得不闭上了嘴。
    皇上复又看向顾邵:“朕还听说,你私下里学了火寻国的话了?”
    “确实学了几句。当日宫宴过后,便觉得火寻国的话十分有趣,所以这些日子便留心学了一些,也算是臣的一些小兴趣了。”
    “孜孜不倦,学而不厌。”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是点评。
    下头立即传来几道不悦的目光,皇上心道一句麻烦,又不得不段着脸继续问下去:“那你再说说,跟那个火寻国使臣都说了什么来着?堂下的几位爱卿,可都对此好奇得很呢。”
    皇上意有所指。
    不过不管是钱尚书还是李侍郎等人,都不觉得此番召见有何不对。新科状元与别国使臣往来过密,这本就可疑。
    这问得正中顾邵下怀:“圣上,那位火寻国使臣,名唤扎兰丁,是火寻国君主的左膀右臂,在国内地位尊崇,形似——”顾邵往旁边看了一晚,“朝中的萧丞相。”
    “还有这回事?”萧丞相挑了挑眉头,莫名有些期待顾邵接下来的话了。
    “正是。据那扎兰丁所说,火寻国不及中原富庶,农桑并重,但当地的百姓聪慧,利用绿洲水流灌溉,亦养活了成片的作物。不少工匠手艺卓绝,为证实自己所言不虚,他还给我看了不少火寻国都的手工艺品。虽不及大齐这边的精致,但也别具异域特色。火寻国几经战事,如今终得和平,自上而下唯一盼望的便是再无战事侵染……”
    顾邵絮絮叨叨说了一堆,然而不论是皇上还是第下的钱尚书之流,都没怎么将话听到心坎儿上去。顾邵说他的,他们便都跟听故事一样,左耳进,右耳出了。顾邵也知道会是如此,只是前头的铺垫总不能少。他说了这么多,其实也不只有一句话才是重点,“那扎兰丁还同微臣说,他们国都行用得,不是铜钱,不是银子,而是金币。”
    一石惊起千层浪。
    钱尚书眼睛一闪,难以置信地看向顾邵。连皇上也迅速回神,满脸惊讶,“他们这么有钱?”
    “也不是有钱,只是当地金矿富足,他们为了方便,自然只有用金币了。”
    钱尚书原本还没什么兴趣来着,只是为了这句话,又多问了好几句:“你这话可是真的,他们那儿真的有许多金矿?”
    “自然不敢骗圣上与诸位大人的。微臣曾经在游记里头也看到过有关火寻国的记载,与这位使臣所言相差无几。若是圣上不信,可差遣士兵去火寻国查看,甚至不需去他们的国都,只待去边境打听一二,便知道微臣所言不假。”
    “除了金矿,火寻国尚有铁、铜二矿。至于良马,香料,宝石,瓜果诸物,亦是不胜枚举。试想,若非这火寻国是个富饶之地,如何引得各方争战,想要一举吞下?”
    顾邵说得越多,钱尚书便越是心动。他是个极会揽钱的,只是为人品行不大好,不是什么善茬。且如今大齐正是钱荒,京中京外官吏越多,负担越重,所以也便是他有一身的本事也揽不到什么大钱。绕是如此,户部也安安稳稳地度过了这么些年。当然,若非这般,皇上也早就忍不了他了。
    钱尚书心动了一会儿,便又清醒了许多:“我们如何知道,这消息是不是那火寻国使臣故意接着你的口透露出来的?”
    “故意透露的?”顾邵笑了笑,“那他的目的呢?”
    “想要诱使大齐开互市,赚取大齐的钱财?这互市贸易本来就是双方对等的,再者,本朝开互市开了这么多年,也就近二十五年暂且关了一段时日。先前互市大开,大齐与西域诸国茶马互市,这从中得利的,恐怕也不只是外邦人吧。”
    “这……”钱尚书犹豫了。
    “这钱么,用掉了才是钱,能够流通才算财富。譬如十贯铜钱,捏在手上,一辈子也不过是十贯铜钱,兴许还会越用越少。但若是拿去做生意才会越来越多。两国之间,唯有商贸,才能使钱生钱。”
    李侍郎见钱尚书竟然被顾邵三两句说服,顿时不乐意了:“若是他们想要从中作梗,于大齐边境再起战事呢,这种事情谁能保证?”
    顾邵嗤笑一声:“这种话,也只是李侍郎才能说得出来。”
    李侍郎冷哼一声:“你有什么话直说好了,用不着拐弯抹角。”
    “好,那下官便直说了。也只有李侍郎这样高枕无忧之辈,才会如此轻易将战事二字挂在嘴边,全然不知这打仗,是多么耗费国家资财一事。”
    钱尚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别的话他不同意就算了,这话他不得不同意。打仗赢了固然可以发战争财,可若是输了,粮草、军马,甚至是军队的士兵,那也都是用钱在养着得啊,怎么输得起?
    顾邵继续道:“那扎兰丁同我说起战事的时候,眉宇之间之分排斥,余下诸多使臣亦是如此。他们经历了战事,才得和平,自然不想再惹上战乱。”
    李侍郎不屑:“说得好听。”
    顾邵争锋相对:“本就如此,只是李大人不懂的易地而处四个字。”
    “懂又如何,不懂又如何。你如今在这里花言巧语,不过是想说服圣上大开户市,让火寻国方便罢了。”
    顾邵立马驳道:“李大人可不能这样说,方便都是互相方便。”
    “我大齐富庶,诸物不缺!”
    李侍郎说罢了,边上的钱尚书便隐隐生了不悦。只是碍于情面,未曾说出来。诸物是不缺,可是户部缺钱啊!
    顾邵也不惊讶自己会听到这些,毕竟这些话,才是整个大齐百官心中的真实写照。自信到自负,这样可不好。他朝皇上拱了拱手,缓缓道来:“圣上,微臣原先在在乡间读书的时候,村口有两处池塘。一处大一些,一处小一些。大一些的那个新挖不久,整治得十分漂亮,可惜,里面的水都是死水,没过几年便臭了,漂着一层臭不可闻的绿垢;小一些的连着山溪与河水,终年流动,是以池子虽其貌不扬,可水确是活的。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正是这个道理。”
    李侍郎要是听不出他在骂人,那这官场也不必待了。正要当场还回去,萧丞相适当地拦了一下,才不至于让两人吵了起来,
    皇上听了这比喻,反而觉得十分有趣:“你意思是莫不是说,李侍郎就是那腐水?”
    皇上说完,还悄悄觑了一眼李侍郎的脸色,看着他面黑如炭,赶紧压下了心头的幸灾乐祸。
    顾邵眨了眨眼睛,可不会承认:“这可不是臣说的。”
    皇上乐了:“那状元郎你觉得你自己呢?”
    “臣学以致用,灵活变通,便勉强称作活水吧。”
    这话说得,萧丞相微微一笑,暗道:这位顾修撰也是个秒人。明明是夸赞自己,却不惹人生厌,脑子灵活,举止可亲,难道朝中几位大人都愿意相护一二。
    顾邵逗了一会机灵之后,又恢复了原先的正经:“圣上,如今大齐虽风调雨顺,可以算作是盛世,但却失了盛世之胸怀。想那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当时的大唐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兼容并蓄,如今我大齐国力不差于唐时,又岂能在胸怀二字上输人一筹?”
    “大齐关互市也不过才二十来年的功夫,为何关掉,不过是因为那场战事。互市可关一时,却不可关一世,否则便如那一滩四水,既不知外面邦国之盛衰,也不知本国国力之长进,全无对比,岂非居安而不思危?”
    顾邵说完,皇上忽然沉默了下来,没有立马回他的话。
    李侍郎就看不惯顾邵这自以为很有理的样子:“大齐国力强盛,远胜于外邦之国,也无需考虑这么多。”
    顾邵这想翻个白眼。这约莫就是系统所说的杠精了。你跟他说再多的道理,他也不会听。
    顾邵也懒得搭理他,皇上不回话,底下不还有一个蠢蠢欲动的钱尚书呢,顾邵有意无意地提起来:“说起来,火寻国附近多金矿,那海外的日本国,尚有开采不完的银矿。”
    钱尚书眉头一动,但很快又被他给压下来了。
    大齐与日本国也有邦交,但是往来甚少,且对方又在海上,所以知道的也不多。海上风险太多,贸然前往,实属不该。
    李侍郎听得只想笑:“这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读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了。”
    李侍郎可不信这些,他更愿意相信顾邵这小子是一派胡言。若是真从书上看到的,怎么也不说是何书,谁人所写?多半是信口胡诌罢了,想那钱尚书也是傻,竟然真信。
    皇上听着他们说了一堆,脑子里还是乱糟糟的。还毫无疑问的是,顾邵这番话对他而言还是有些作用的。他自己性子软,耳根子更软,这点皇上心里也知道。比起先帝,他实在是不中用太多。先帝时,互市开始开得好好的,轮到他了,便又是战事,又是断掉茶马互市。
    也不知百年之后,再见面的时候先帝会不会骂他?
    顾邵还在望着皇上,底下的人,都在等着他给个说法。可皇上一时半会,却也不好开口应承什么。半晌,他道:“诸位且先回去吧,朕再想想。”
    几人依次退下。
    出了大殿之后,顾邵原以为没有自己的事了,没想到还没离开,便被人叫住了。顾邵回头一瞧,却是钱尚书和萧丞相。
    钱尚书也有些尴尬,毕竟他同顾邵的关系,可说不上好。可他着实对那火寻国生了兴趣,所以才拉着萧丞相过来了。腆着老脸扯了两句之后,钱尚书才开始切入正题。
    另一边,李侍郎与吏部尚书梁大人也并排走在后面。
    梁尚书想着方才在太极殿内的境况,忍不住叹道:“也不知道这回圣上会不会答应。”
    “难说。”李侍郎接到。
    实则,他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圣上耳根子软,方才瞧着似乎已经心动了。不过,开不开都与他无甚关系,“若是开得话,往后出了事那就让他担着吧,谁让他这么爱出风头呢!”
    第119章 拒收金币
    又过了几日,顾邵在翰林院中听闻,圣上又召见了那位火寻国使臣。
    接见之后不就,圣上便又召见了几位心腹要臣。当然,这里头便没有顾邵什么事了。关于是否要开互市,朝中的几位要臣吵了好些日子,钱尚书本来对这个也不怎么敢兴趣,不过那日跟顾邵详谈了几句之后,觉得互市一法大有可为。最重要的是,互市能揽钱,若是两方贸易得当,还能从中赚取大量的金币。
    作为户部尚书,钱尚书理所当然地心动了。他领着户部一干人等,愣是以一敌十,吵翻了余下不愿意开互市的众臣。众人没想到,钱尚书发起力来竟然这样猛,一时间倒是被他压着怼。
    最后,皇上权衡了一下,还是将这件事定下来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