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山西修铁路
作品:《明末强国梦》 纪元2191年,崇祯十三年,四月二十日,完成了对河南视察的朱万化在开封稍事休息之后,又离开开封前往山西,开始了长途的视察行程。
崇祯八年底开始建设的黄河公路、铁路公用隧道,去年已经全部完工,但是实际上利用隧道通行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这个隧道彻底的解决了冰凌期黄河不能通行的问题,同时也提供了更安全、更快捷地通过黄河的交通。利用这条隧道,有一条铁路支线从开封通达到安阳。由于这条隧道,开封成了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每天通过隧道的车辆络绎不绝。安阳到开封的铁路客运列车一日两个往返,每一列都是满员,成了铁路客运最繁忙的线路。
为了朱万化的车队安全,隧道戒严两个小时,隧道两侧就拥堵了大批的车辆,不知情的车老板们难免会骂娘的。这也是没有办法,圣宪王爷的安全是上上下下的官员们都关心的,为了王爷的安全,内阁发了一道命令,督军走到哪一个行省,该省的巡抚就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出了问题就提头来见!哪一个敢不重视。
车队的速度很快,四月二十一日就进入了山西境内,山西的大员们以巡抚宋贤为首,齐齐的到边界迎接。现在各省的交通都很好,胶轮马车坐着也舒服,不过集中了这么多的官员,长途跋涉到边界,也是劳民过渡了。朱万化当即给出了批评,他说:忠孝也不再这种虚礼上,而在与政绩,这种劳民伤财之事以后不要再搞。
训斥的不客气,不过官员们心里还很舒服。因为他们知道,王爷没有真生气,真要是生气了,就不止是训斥了。起码山西的官员没有失去礼节,他们的劳累就算有收获。
山西山地很多,它就是一个被大山围起来的一个省,边界都是自然形成的,所以从古至今,山西的边界就没有变化过,从地图上看它永远是那个样子。
因为多山,今年遍及全国的大旱,在山西就有所缓解。现在的季节快进入夏收了。山西境内,竟然还可以看到不少的庄稼,特别是比较抗旱的玉米,总能看到一些。
这个情景不由得让朱万化兴奋起来,因为,他在河南视察了二十多天,除了能够灌溉的极少量土地之外,所到之处都是赤地千里,不要说庄稼,草都不长。
在一块玉米地前,朱万化下令停车,他走到地里观看。
玉米生长期较短,这明显是春播的玉米,生长了两个月,已经一人高了,还没有抽穗。朱万化看到玉米叶子没有打卷,颜色还算正常,土地干燥,但是没有到开裂的程度,如果再有一两场雨,哪怕是小雨,这片玉米还是能有所收获的。
现代的玉米都要两米以上的高度,结的棒子都是一尺以上的长度,那是种子公司培育的优良种子,再加上精耕细作和化肥的结果,朱万化这个时代是做不到的。眼前一人高的玉米已经是极限了,结的棒子能有半尺多长就不错。
山西的官员们也跟了上来,他们不懂得督军大人看玉米地是何意,只是陪着笑脸站在后面。
朱万化看到他们,就问道:“在山西,像这样还能长出庄稼的土地有多少?”
宋贤赶紧答道:“回王爷的话,今年的年景不好,像这样能长庄稼的土地不足三成,并且还不知道收获如何,若是继续的干旱下去,颗粒无收也是可能的。”
现在的官员们还都算勤奋,完全不知下情的官僚是极少数,这是因为言官制度健全的结果。言官们是专门挑毛病的,他们一天到晚,就是瞪大了眼睛挑毛病,那个官员让言官们盯上,肯定没有好结果。
宋巡抚的回答很客观、实在,没有虚浮遮掩,朱万化很满意。他笑一笑说道:“那就别耽搁行程了,走吧。”
说着,他径直上了自己的马车,车队继续前行。官员们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督军大人何意?
在太原,省议会的大厅里,朱万化接见了全体省议员,听取议会的办公情况汇报。
山西属于进入了训政的省份,议会的机构基本都健全了,但是,因为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宪政,议会的权力有限。现在的议员还是协商推举的,指派的议员也不少,议员的真正选举还要到十年以后。每一个府只有三名省议员,所以省议会的全体议员只有三四十名,一个较大的大厅足以放下了。
省议会权利最大的就是两个公署,一个是督察公署,它是监督官员的,进入宪政以后,督察公署有权对于违纪的官员提出不信任案,如果此案在省议会通过,则该官员将被罢官,随后还要有法院审理是否违法,并依法处理。
另一个是财政公署,这个公署已经进入正常的工作了,省一级的财政,收与支都要在财政公署备案,并接受审查。公署本身不收银子也不花银子,但是,每一笔收支都要经过它的审核。
为了维持这两个公署的运作,他们都招收一批雇员,在公署议员的领导下工作,所以公署的工作量很大,管理的议员却不多。
朱万化的讲话都是公文式的,不过是教导、勉励、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类的,没有太多的营养。但是,朱万化带来的班子审查就细致多了,他们要认真的检查账目,提取典型案例审查处置的细节。这才是督办的真正内容。
对于山西省的衙门,朱万化侧重于救灾的处理上,询问情况,给予指导。
山西的灾情稍缓,但是还不到夏收,尚不能定论。向北方各省一样,山西也组织了移民,他们移民的方向一部分是蒙古草原,一部分去了东北,当然也有去康南的,移民去向是要尊重本人意愿的。
山西也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今年动员了二十四万人,也是不错的。但是利用大工程救灾方面就没有河南那么便利了(河南有个南水北调工程),其原因就是大工程不多。这是因为山西的公路主干道已经全部完工了,水利方面只有一些小工程,容纳的民工不多。工商方面山西做的不错,容纳了不少人口,但是偏于城镇居民。
面对这种局面,朱万化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他说:“宋巡抚,孤王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在山西修铁路。山西省可以研讨调查一下,看看其可行性如何?要修铁路第一需要的就是铁轨,眼下我中华需要修铁路的地方太多,国家生产的铁轨产量有限,这就造成了紧张。为了保证国家重点道路的建设,工部对于铁轨的市场进行了管制,像山西的情况很难得到工部分配的铁轨。”
山西省内的铁路很难与通往大西北的铁路相比较,通达准格尔、西疆的铁路太重要了,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国家的这种战略级的铁路还不止这一条,所以山西省内的铁路在全国排不上号。这是实际情况。
朱万化继续说道:“山西属于训政的省份,在办工厂修铁路上是不受限制的。比如蒙古的几个省,除了准格尔之外,他们都是自治省,按宪法的规定,他们办工厂就有很多的限制,像炼钢、轧钢、金属加工工厂都是不允许的,也不能修铁路。山西就没有这个限制。因此就可以自己办钢铁厂,生产铁轨。你们与工部协商好,自己生产的总可与得到铁轨的配额吧?”
既然铁轨是中央管制的商品,山西生产的也要管制,这是中央集权。但是山西本省会得到关照,也就会得到配额,这就像辽宁一样。辽宁的铁路也修了几年了,那就是因为鞍山、安东、茂山几个钢厂都在东北,于是他们得到了关照而分配了一些铁轨。
说到山西的铁路,就不得不多说几句:
现代的山西,铁路网纵横交错,是中原地区发达比较早的省份,这完全得益于民国时期的军阀阎锡山。阎锡山是军阀,但是他与别的军阀有点不同,他对山西的经济建设,工厂矿山,修铁路有极大的贡献。别的军阀忙于打仗抢地盘,阎锡山呢?有机会的话他也积极的抢地盘,但是他还在山西搞建设,轻工业、重工业都有,兵工厂也建。别的不说,山西的武器弹药产量仅次于沈阳、汉阳,居第三位,机枪大炮都能造,还造过坦克车。山西的铁路从无到有,最后成了铁路网。在同一时期,除了东北,全国一寸铁路也没建。
顺便说一句,这方面比阎锡山强的还有一个,那就是张作霖。反面教材也有一个,那就是冯玉祥。
当然了,阎锡山小心眼,山西的铁路是窄轨,与别人不一样,他这是自保的措施,外边的火车别开进来。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所有的军阀们都知道,山西是出了号的大肥猪,大家都是虎视眈眈的,谁都想咬一口。
阎锡山富有到了什么程度?只说一句,你就知道了:晋军出征的军粮是罐头!全国独一份!那可是民国时期呀!作为极端的例子,冯玉祥的兵糠窝头都吃不上。
好了,不多说了。说这个,就是想说明山西得天独厚,具备发展的条件,就看想不想干。
......
朱万化说:“冶铁炼钢是不容易的,要有过程、有周期,不是今天规划了,明天就出铁轨的。在这之前还要寻找铁矿、煤矿。山西不缺煤,也不缺铁矿,但是也要调查规划一番。你们上报到工部,也会得到工部的支持,他们也会派专家过来。只要事情铺开了,开始干,那么扩建矿场、选矿,直到建设炼铁炉、炼钢炉等等,这都是大型的工程,可以招收很多劳工,这些厂矿的周边,又会带动出很多的商铺、旅店、仓储、运输,这又是一大批的产业,他们也需要雇佣劳工、店员。因此,你们的铁路还没有开始修建,就已经安置消化的大量的劳工,这不就是救灾的手段吗?等到铁路工程开工,你们就会需要更多的劳工,农业的闲置人口就得以解决了。”
资金方面朱万化没有说,现在的中国不差钱,山西更是富裕省份,股份制的形式大家都懂,官府本身就有银子,士绅入股也不成问题,如果有欠缺,朱家可以入股,朱家的财富那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这就是俗话说的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第566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