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

作品:《明末强国梦

    崇祯十一年的三月,第十二师的先头部队进入了广西。
    十二师进入两广的理由是开辟航路,他们只是沿着桂江、漓江的航路走,因此仅仅能够到达广西的东部地区。沿着西江刚进入广西就到了梧州。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将继续向北大约走500里到达桂林。桂林是湖广航运公司的中型客货船的终点,从桂林起过灵渠到达湖广的永州改用小型人力船只。
    第十二师在广西的任务就比较轻松了,广西境内的帮会势力本来就不大,国防军在广东围剿帮会的声势也波及到这里,这里不多的帮会成员早就望风而逃了。所以他们的任务就是建设码头,建设军营,建设一系列的商铺,开办银行、邮政等业务。
    他们按部就班的沿江而上,年底前到达永州即可。
    永州属于湖广(现代的湖南省)的地盘了,在哪里可是有一个麻烦的人物,如何面对是个问题,这就需要大都督府的决策,也要看实际的情况处置了。
    这个人就是左良玉。他是崇祯八年甘肃投靠联省进入宪政时,从甘肃省来到了永州地区的,在这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称王称霸。原本是官军的队伍,现在什么正经身份都没有了,只是他自己打着官军的旗号,霸占一方,实质上就是占山为王的土匪。
    第十二师接触到左良玉还要过几个月的时间,大都督府、陆军总监部指示他们派出特战侦查队,收集有关左良玉的情报,以供决策。联省的情报部门也会动用人员配合情报的收集。
    ......
    梧州是府城,在广西算是大城市了。国防军进入广西,按照惯例已经与熊文灿打过招呼,但是到了梧州城下,知府大人还是要见一见,双方见一面,过了明路,有话好说,有事好办。国防军还是希望与地方官府和平相处,大家相安无事的。
    这种事情不是李定国的擅长,他也不耐烦应付这些官员,按规矩这种差事也是教官的职责,于是他就不去了,只好阚文强一人出面。
    第十二师开辟的这条航线从入海口澳门起,一直是沿着西江朔江而上的,西江到了梧州就改名字了,梧州以下叫做西江,梧州以上叫做浔江,同一条江两个名字。
    梧州城在西江的北岸,桂江从北而来,接近梧州之后向东绕了一个圈子,从梧州城东汇入西江。湖广航线就是从这里进入西江的支流桂江,因此,国防军拟建的码头就在两条江交汇处的西侧,梧州城也是在这一侧,只是距离稍远,新码头到梧州城距离四里。
    阚文强带上一个排的护卫,全部骑马,从码头奔梧州城而去。
    梧州的城门看守的还比较严,有五个兵丁看守城门,抬眼望去,城门上面还有一些士兵,这个架势在两广境内不多见。阚文强说明了来意,要进城见知府大人,守卫的兵丁放行了,但是阻挡了阚文强的护卫,说是城内安全,不必带护卫进城。经过与守城的头目商议,阚文强只能带四名护卫,其余的留在城外,这使得阚文强有点意外。但是,在和平的环境里有四名护卫也算可以了,阚文强也没有多想就进了城。
    来到府衙,阚文强的卫士又被留在府衙门外,这就让阚文强警觉起来,觉得对方防范的心里太重了。于是他提出至少要带一名护卫进入衙门,否则就不必见知府大人了。这种会见就是礼节性的,既然对方这么加小心,不见面也可以。
    阚文强借着等待卫士进去禀报的时间,示意他的四名护卫加强戒备,同时整理自己的着装,借机暗自整理自卫的武器,他除了国防军军官必备的左轮手枪之外,小腿上还有一把匕首。
    前文我们介绍过,阚氏三兄弟是沧州人,是武术的世家,这三兄弟的身手了得,都是练家子,因此他才有一把防身的匕首。
    顿时气氛有一些紧张。
    少时,通报的兵丁出来了,说是可以带一名护卫进入。阚文强暗想,今日倒是会一会这位知府大人,看他是什么意思?艺高人胆大,他自己一身的武艺,眼前的四名护卫也都装备齐全,还有一名跟随在身边,有什么可怕的?他带来的这个排就是他自己的警卫排,战斗力当然不一般。
    阚文强昂首阔步进了府衙,随身护卫两手端着喷子,子弹已经上膛。护卫的背后还背着一个红布包,那是见面的礼物。
    他们被引导到侧院,那是个小四合院子,正房就是书房,知府就在书房门前站立等候,脸上还有微微的笑容。这位知府名叫康承祖,四十岁左右。
    双方自我介绍寒暄行礼,然后步入书房,分宾主落座。阚文强的护卫就守在了书房门外,手握武器警惕的扫视院子的各个角落。
    “阚将军此来有何见教?”康知府首先发问。
    “康知府,本官此来没有重大事务,我军为开辟、护卫湖广航线来到梧州,本地的父母官还是要拜见,知会一声,还请日后多关照。本官来的匆忙,备了一件礼物,不成敬意,望知府大人笑纳。”
    说完,阚文强站起身来,从卫士身上结下包裹,打开,双手放在了桌子上。
    康承祖笑道:“无功不受禄,礼物不敢收,还请将军收回,请将军原谅。”
    那件礼物他连看都没看,拒收!
    阚文强明白了,今天要有麻烦。
    他重新把包裹打了个扣,包扎好,拉到自己身边,意思就是收回!这个礼物是银壳的腰表,体积不大。
    阚文强脸上也带着笑容,但是宾主双方的笑容都很勉强,正应了那句话:“笑的比哭还难看!”
    阚文强说道:“康知府高风亮节,令本官敬仰。为了护卫码头航线,我军要在码头上驻军,我军的军纪严明,绝不会扰民,也不会干扰地方政务。我方在码头周围还要建一些商铺,这些商铺都会照章纳税,还希望康知府多关照。”
    康承祖说道:“建码头,通航运,建商铺,做生意我们都欢迎,有些许看家护院也是可以的,驻军就不必了,本府乃太平之地,无需军队护卫。贵军没有朝廷兵部堪合,还希望你们早日撤离本府为好,否则,本官不好向朝廷交代。”
    图穷匕首见,这个话就非常不客气了。梧州很大,直到桂林附近都是它的地盘。按康承祖的话,这条航路就开不成了。
    “两广巡抚熊大人有手令,令国防军在两广剿匪,我军在两广之地有行动便宜之权!”
    “我梧州没有匪盗、没有帮会,无需贵军进入,还是请早日撤离为好!”
    “康大人的话可是不能说绝了,倘若梧州出现匪盗当如何?”
    “我官军、衙役捕快自会擒拿匪盗,不需贵军操心!”
    “倘若我请来熊巡抚的手令,康大人可执行?”
    “熊巡抚也要尊朝廷的律法,不按律法办,我梧州不能从命!”
    话不投机半句多,再多说也无益处了。阚文强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康知府保重!”
    说完拿起那个礼包,转身就走。
    “不送!”身后传来康承祖的声音。
    好在没有别的意外,阚文强一路警戒着退出城,汇合了护卫返回驻地。
    遇到康承祖这样的人也属于正常,偌大的明朝哪能没有几个忠臣?他知道不知道联省与朝廷有什么不同这一点不好猜测,如果就像皇帝崇祯那样,先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立场,联省的政策、制度再好,他也会不屑一顾。这就是忠臣,也可以叫做愚忠,这种人那个朝代都不缺的,并且往往会得到史学家的赞赏,往往都是正面的形象。我们也为他的气节、忠肝义胆而发出一声赞叹!他起码比汉奸可爱。
    阚文强回到驻地,立即找来李定国,通报了此行的情况,事态还是比较严重的。
    李定国不太善于言辞,他站起来,在屋内来回走动,这个动作与他的年龄相差太远。从体型上看,他就是个半大的孩子,他搓着手,来回的转圈,倒像是个小老头,看着有点滑稽。实际上他的经历已经完全不是孩子了,有点早熟,像个小大人。
    李定国终于不走了,他坐下来,说道:“阚教官,我们这个驻地的码头已经基本建成了,余下的工程最多十几天就可以完工。其他的,像营房、商铺之类的,地皮已经买下了,工程刚开始。我的意见是除了码头,其他的立即停工。剩余的地皮将来可以用作菜地,毕竟这么多人也要吃菜。我们的码头、营房、商铺等等迁到桂江对岸,重新征地建码头。”
    李定国的意思很明显,他这是从军事上考虑的部署,与梧州隔开一条河,便于警戒防守。
    这就要细说一下梧州的地形了。国防军原来选择的码头在西江北岸、桂江的西岸,两条河的汇合处,是个三角地。梧州城也在同一侧,距离码头四里。这四里是一马平川的河滩地,因此,原来的码头对于梧州的敌手,在军事上就是个死地,地形太不利了。现在双方成了对手就不得不防。
    迁到桂江对岸,那里也是个三角地,但是河岸的背后是山地,并且比较高,山上可以布防,正面是两条江夹的一个直角,也是天然的屏障,对上梧州,那里就成了最佳的防守之地。
    梧州地区是山区,四周都是大山。梧州城的南面临河(西江),它的北面是个山坳,就是三面的大山环抱着梧州,梧州的这个极佳的地形,和地处交通要道的位置,使得它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
    阚文强说道:“李师长,把码头迁过去,远离了梧州,四周都是荒凉之地。从经济上说,极为不利,乘坐航运船只的人,先要渡过桂江才到码头(原来建的码头就成了渡船的码头了),新码头的周围建商铺恐怕没人光顾,因此,我看商铺也就不必建了,等到解决了梧州,此地平定了,迁回码头之后再建商铺吧。”
    李定国说道:“这个倒是不一定,俗话说的好:‘酒好不怕巷子深!’,我们商铺的东西好,民众们坐渡船也会过来的,我看商铺照样建,特别是银行、邮政、赌场、妓院,照样建起来。不过这个事情还是阚教官决定。”
    李定国头脑灵活,他的意见是对的,但是他有点不会说话,这种事情是教官的责任,他的意见只能是建议?后来可能自己觉得话说的不合适了,加了一句“阚教官决定”。总之是不大会处事。这就是俗话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阚文强说道:“方略先这样定下来,我们写一份呈文上报陆军总监府,在等等总监大人的命令吧。”
    ---第47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