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种草
作品:《明末强国梦》 汉中盆地是陕西的粮仓,明末小冰河时期的恶劣气候对它影响很小。这里水利资源丰富,上古时代这里就有了很好的水利建设,沟渠纵横,沃野千里。
由于洪承畴的挽留,国防军在褒城建了一个农牧场,它引入了很多朱家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先进的铁制农具,使汉中的农业上了一个档次,更加繁荣了。汉水航运的开通便捷了人们的出行,带来了长江沿岸的各种商品货物,也带来了新的邮政、电报业务,便利了民间商业的发展,曙光贸易公司的商铺也开到了汉中,随之而来的还有曙光银行和曙光货币,总之,新鲜事物就太多了。
汉中也有很多山地,开始引进玉米、地瓜等高产作物,从明年开始,这里也要实验朱万化新推出的水稻田养鱼的先进技术。鸡鸭、牛羊的集中圈养也引起了当地农民的兴趣。
当地的官员对于褒城农牧场特别的关心,经常有官员到农牧场参观巡视。农牧场的总掌柜蒋连山猜测可能与巡抚洪承畴有关,因为在这几个月中洪承畴已经两次来到汉中,并且每次必到农牧场。他每次来到这里都会提出不少问题,并且问的很细心,就连温室技术都是到现场亲自观看。当这些信息传到大都督府的时候,朱家父子又是好费了一番心思。
朱万化说道:“还是父亲原来说的话对,洪承畴这是在向我们靠近,但他意欲如何呢?”
朱家父子没有猜测多久,洪承畴就来信了,信的原件还在路上,内容已经通过电报传了过来。说来也简单,就是请教如何应对陕北连年的干旱?使那里的农民能有所收获。
粮食是根本,陕西只有一个汉中、一个渭河平原是好地方,其余的,特别是陕北,多年来几乎颗粒无收!没有粮食,神仙也是没有办法的。
单单从这一点看,洪承畴的确是个好官。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绝对是真理,当英雄人物不能顺势而为之时,时势也会毁掉英雄。客观的说,洪承畴是崇祯末年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就是被崇祯皇帝和庸庸碌碌的朝臣给毁掉的英雄。
历史上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被调任做蓟辽总督,实战经验丰富的洪承畴针对当时的敌我态势制订了合理的战略战术,简单的说,这个战略就是“稳扎稳打”,应该说按照他的战术战胜清军应该是势所必然的。
为什么说洪承畴的战略方针正确呢?让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
影响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将领素质,这四条应该是比较全面的了。
首先是敌我双方的军力,清兵的可战之兵大约十万,这十万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清军的军纪很严,清国集团处于上升的趋势,各旗之间能够很好的配合,很少互相掣肘,能够同心协力的作战,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洪承畴除了自己的洪兵之外,朝廷又给他调来了宣府、大同、密云等八位总兵,总兵力十三万,并且这十三万基本上就是大明的全部精锐部队了。
单从兵力上说,双方旗鼓相当,谁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大明的军队到了明朝末年已经带有小军阀的性质了,骄兵悍将谁也不好指挥,包括洪承畴也不例外,他的命令是不能彻底执行的。
针对这种情况,洪承畴只能把他们集结在坚固的城防堡垒之中,大家抱成团,缓缓的推进,以静制动。这种强兵悍将守城而战,那是无往而不胜的。假以时日,清兵自己的老窝也未必守得住,原因就是清国还是太小了,整体实力远远的不如大明。
从政治上说,大明朝是日落西山,千疮百孔,皇帝刚愎自用,臣子互相倾轧,所以从政治上看明军是大大的弱势,这是洪承畴战败的根本原因。
经济上双方半斤八两,都差不多,但是明朝幅员辽阔,动员全国之力还是远远的强于清国。
为将者就不用说了,洪承畴和皇太极都是佼佼者,没有明显的优劣。
从这个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双方在野战场上摆出决战的架势,明军必败!历史上就是这样的,总兵官王朴、总兵官吴三桂,这两个总兵官尚未交战私自带兵逃跑,并且冲乱了后队,致使全军大乱,十几万军队被清军斩杀一半,其余的溃散了。
我们列一列这八位总兵的名字: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这八位总兵除了王朴是个窝囊废,其他各个都是能战之将。不要说洪承畴的洪兵,这几位总兵单独对上清军,都够清军喝一壶的,可以说各个是老虎!但是他们聚在一起,那就是一群绵羊了!
但是如果按照洪承畴的战法,各军据守坚城,互相策应,以防守代替进攻。一旦遇到机会,就前进一步,步步为营,则清军就是失败的下场。
洪承畴还有屯田一策,边驻军打仗,边种地收获粮食,做长远的打算,这都是极好的策略。
但是,朝廷容不得他从容不迫的作战,史书上说是兵部尚书陈新甲力主速战,其实不能归罪陈新甲一人,我们的万岁爷同志就是第一个主张速战的,并且崇祯又不是平庸皇帝,非常自信,也叫做刚愎自用。
促成他们这样焦躁也是有原因的:其一,缺钱、缺粮,旷日持久的战争朝廷应付不起。其二,内乱不止,李自成、张献忠已经成了气候,中原已经是一片糜烂了,朝廷等不得。
于是皇帝派出的监军太监,一个一个的来到前线督促洪承畴速战,皇帝的圣旨一个比一个更严厉,杀头的暗示都有了,就差说他有异心了。万般无奈的洪承畴只好拉出队伍来决战!
从这个结果上看,就像大家生怕死的太慢,一个一个的,争先恐后地挖坟墓,然后自己跳下去,迅速地走向了灭亡。
呜呼哀哉!
......
洪承畴看到朱家有很多先进的农业技术,于是面对着干旱的陕西,他束手无策时,自然会想到朱家,这个请教并不唐突。但是朱万化有那么万能吗?
水利、灌溉对于黄土高原是无效的,那里的水利资源太贫乏了,打井的井深三四十米能见到水就不错了,所有的河流都是黄泥汤不能灌溉。
两世为人的朱万化还是有办法的,起码后世有不少对付干旱的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那里的环境,绿化、植树、种草!但是,明代的人们能接受的了吗?
那就只能因势利导了,权利的压制,再加上利益的诱惑,软硬兼施,方可奏效。
虽然朱万化以前说过种草之事,对此朱大典还有疑问的,种草有用吗?
朱万化答道:“暂时是没有用的。
父亲,您也看过明史,小冰河期这个名词您也是知道的。不但过去几年干旱,这种天灾还要持续二三十年,什么干旱、水灾、虫灾都会接连不断。全年低温,农作物生长期不够更是致命。与其不收庄稼,莫不如干脆不种庄稼。种上几十年草、植树,让陕北的黄土高原变成大草原,变成原始森林,西北的面貌将彻底改观,那里还会干旱吗?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个水平,黄河哪里还会有泥沙?黄河变清,那就让这条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河流,像长江一样造福天下!这条大河如果能够灌溉、行船,那就真是塞北像江南了。从这个结果看,陕西种草值不值?种一百年草,不收一粒粮食也是值得的!”
真是一个美好的前景,但是太不容易了。后世的科学技术,社会政治那么先进,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黄土高原依旧是黄土高原啊!
朱万化答复的信件写的很长,电报传送太吃力了。于是采用邮件传递到南阳,由南阳派出信使,快马送到西安巡抚衙门。
洪承畴看到这封信更是吃惊,这是绝对想不到的结果!他原以为会有打井、引水、温室技术一类的办法,却万万想不到“种草”!
植树、种草的道理讲得也很透彻,看了以后也能理解。但是实施的办法就不容易了,朱家大公子把这套办法叫做“软硬兼施,胡萝卜加大棒!”倒也是很形象。
朱大公子说,实施的关键就在于官僚制度和廉政。要有好的制度,让官员们推动这项事业有利可图,即要得名,也要得利,名利双收。同时加大打击贪官的尺度,让贪赃枉法者名利皆失。制度制定的要严密、细致、可行。除此之外,还要有监督的衙门,专司监督官员之责。没有好的官僚体系是实施不了的。
胡萝卜的原则就是:种草、植树者得粮食和银子。大棒的原则是:破坏树木、草地者,违规不种植草木者按违法论处,处以刑罚。
没有出产还要奖励粮食、银两,银子何来?朱万化给出三个来源:朝廷、受益的行省官府、募捐。
朝廷应该拿出银子,道理容易讲,如果朝廷不拿怎么办?朱大公子的办法是从各省的赋税中截留,强迫朝廷拿银子。有的省不愿意拿出银子来怎么办?朱大公子的办法是经济制裁!当然先决条件是陕西省自己要做出榜样,首先陕西不能赖账。募捐一项就比较容易了,像河道慈善会一样,成立一个专门的治理黄土高原的慈善会,向全国募捐。
以全国之力养活陕北一地应该是很轻松的,特别是由于战乱,现在的陕北人口急剧减少了。
具体的措施朱万化也建议了一些,比如:除了民居的房前屋后,绝对禁止种植庄稼蔬菜。本来大田里少种植一些庄稼也是可以的,但是,此例不可开,不好控制。房前屋后的面积也要按人口有一个规定,最多不能超过每人二分地。
比如,山林中的果树园林,按人口不得超出每人两颗果树。其实种植一些果树也是不错的园林,但是如果放开不管,就会有人肆无忌惮的破坏已经成型的山林,人们的贪欲是无止境的。所以制度必须严格,超出即违法,违法就严办!高压的大棒子随时举着,震慑宵小。
农民不植树种草的,或者种下去的不能成活,就要扣除应得的口粮和银两。
再比如,牛羊牲畜必须圈养,绝对不许放牧。
特别是严禁养殖山羊!!!
山羊吃草是连草根都要啃出来吃掉的,即便地面的草够吃,山羊还是要啃草根!对草场的破坏极大。后世的陕北、内蒙山羊特别的多,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为了今天赚一点钱,就把子孙后代的草原都变成大沙漠吗?
笔者在这里强烈的呼吁一句:为了保护已经少的可怜的草原,为了沙漠扩展的慢一点,少养殖一些山羊吧!或者改为圈养。
那么多专家在治理沙漠,也赶不上山羊制造出来的沙漠多!
(实在气愤不过,说几句题外话。)
朱家能提供的帮助是,保证按全国最低粮价供应陕北需要的粮食,此外还会用优惠的价格提供工具、农具和其他日用商品。作为技术支持,成立一个专门的林业技术研究机构,参与研究适合陕北种植的草木品种。
洪承畴看着朱万化的这封书信,洋洋洒洒上万言,真是感慨良多。至此他才体会到什么叫为国为民呕心沥血,朱家、国防军历年来的作为,也就容易理解了。孔孟圣贤也不过如此吧!
---第313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