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老回回复出
作品:《明末强国梦》 时间进入了八月,河南的大地上秋收已经过了,丰收是说不上的,但是比去年强。当然这是一般而论,南阳府的收成就比去年差远了,农牧场的二十几万亩土地今年撂荒了,其他的田地也因为没有浇上水而普遍减产,还有一些战乱地区也受了影响。
国防军独立一团已经回到了农牧场,正在收拾残局恢复生产,特别是修复水库、水泥厂、矿场,力争能够进行一次充足的秋季灌溉,把冬小麦种好。他们还要派人到河南各地去招募农工、佃户,单纯的劳动力就需要两万多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估计要有六七万人,这些人在明年夏收之前全部需要商品粮的供应。在此之前产出还是有的,主要的是矿场的矿石、水泥厂及其他的小作坊的工业产品、温室的蔬菜和牧业产品。
便利条件就是各个农庄的房屋基本完好,水井、水渠破坏都不严重,只要佃户、农工招募过来,立即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国防军部队,特别是武警部队的到达,使农牧场立即回复了安定的秩序,防御工事和哨所也都恢复了,商业网点也恢复了营业。
但是开封的曙光粮店却还没有开门,一方面是因为河南局势不稳,朱家不放心,另一方面是刚刚秋收,河南并不缺粮。
......
乱民军也有一个明显的长处,那就是被打散之后能够尽快的重新聚合,这也是长期磨练出来的本事。乱民军整体军事素质比不上官军,战斗中败多胜少,被打散的情况已经常态化了。所以他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随时准备下一个聚合之地。被打散了,就化整为零,然后在新的聚合地重新化零为整。
老回回这一股乱民有十几个团伙,他们新的聚集地就在被打散的战场——荥阳的东南方向,许昌的东部,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散乱的队伍聚合是缓慢的,在聚合的过程中,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减少活动量,以隐蔽自己的行踪,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又聚集了接近两万人,能自己主动聚集过来的当然都是骨干。而一两万人总要吃饭的,他们一方面节衣缩食,一方面把金银细软的老底拿出来,用和平的手段取得粮食,目的是不要惊扰官府。聚合之后又继续向东南更偏远的地区移动,以远离河南军的主力。到了七月底八月初,经过三个多月,终于有形成了新的力量,地点就在商水到阜阳之间的大平原上,这里已经到了河南省的边界。他们还是保持着蛰伏的状态,耐心地等待时机,生怕暴露踪迹,招来官军的围剿。
历史上李自成进河南的时候,特点就是“独”,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原因是李自成有“远大的抱负”,他要夺天下、要当皇帝,当然容不得别人。老回回想的是吃好、喝好、玩女人,他起码现在没有更远大的理想。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就比较合群,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所以他是成群打伙的,他的队伍里有名号的团伙就有十几个。
就在这期间,李岩来了。我们以前说过,李岩其人,脑后有反骨,他要是不造大明的反,反而不正常了。猫儿总是找鱼腥的,河南来了这么一股力量,李岩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历史上他投靠李自成的时候,是李自成几乎是光杆司令,进入河南时不足百人,李岩寻到他的时候他也不过是几百人的队伍,可是远远的不如现在的老回回。
这个时候的老回回与历史上李岩投靠的李自成相比,军力、人数上老回回占优。从声望上,老回回仅次于高迎祥那一辈人,比李自成可是强多了。李自成成名、成势那是收了李岩之后的事。所以李岩的投靠老回回那是顺理成章的。
来到河南几个月了,老回回也就听说的李公子,李公子的大名在河南还是有一号的。
老回回马守应在一处民宅中见到了李岩,是不是光脚出迎就不知道了,反正老回回对他是躬身长揖,显得十分敬重。
这都是虚礼儿。
李岩受宠若惊,说道“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终于得以见面,是在下的幸运,只恨不能早日见到将军。”
俗!开始吹捧了。
马守应说道:“李公子不远千里,前来投我,乃我义军之幸。马某何德何能,能够得到公子的垂青?我义军各部将佐定然会真心欢迎公子!”
你捧我也捧。
李岩说:“将军仁义恩德,宽宏大量,为天下义士所仰慕,今日在下投到将军麾下,实三生有幸尔。”
卖身投靠了!
马守应说:“公子学识超群,宏图伟略,得公子相助,我义军定然克难关、前程辉煌,开一片新的基业。”
那就一块干吧!
乱民的“事业”都是一样的,他们就是流寇的习性,那就是抢光、烧光、携裹民众,可以简称为“两光一抓”,所过地区无不残破。
李岩来了,就开始劝诫各位首领要广收民心,怎么广收民心呢?就是不要抢财物,不要强奸抢夺民女,不要烧房子。这就难了,乱民就是干这个的,这是他们的专业,不抢、不烧、不乐和,那干脆解散算了,还聚在一起干什么?
于是李岩又开始出主意:“杀富济贫!”
这个杀富济贫可是老掉牙的老口号了,这些口号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这里面含着更高一个层次的强盗谋略——抢的有理!抢的仗义!我抢了,大家还得叫一声好!为富不仁该抢!其实他们选择对象的标准就是财产,仁不仁的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列,他们利用了人们的仇富心理。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人的好坏不是用财产区分的,任何社会都是如此,富人中有好人也有坏人,穷人中同样如此。比如当官的就比较富有,但是,不能说当官的都是坏蛋。监狱里的囚犯大多都是穷困者,但是穷人中的好人还是多数。
乱民把富人抢了,但是房屋不能搬走,土地不能搬走,怎么办呢?分给旁边看热闹的,人都有自私心理,得了便宜卖乖,也就跟着喊“杀富济贫!”
有一个很明显的道理,杀富济贫在同一个地方不能天天干,原因很简单,富人是有限的,今天杀了,新的富人不能第二天就长出来,财富破坏容易,积累是艰难的。但是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杀了甲地还有乙地,对于有限的土匪来说那是杀不完的,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他们的生财之道。有此便利途径的土匪们,绝对不会去搞生产,不会去发展经济,他们的眼睛就是盯着那个地方薄弱,防范不严,然后就跑过去“杀富济贫”,因此,他们的扩张愿望极强。离开了杀富济贫他们自己就没有活路了。
客观地说如果老回回一伙接受了“杀富济贫”的理论,那还是很有前途的,这的确能杀出一片新天地。但是,对于他们也有一个艰难的条件,那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抢的时候要有选择,抢来的东西自然就要少一些,那么分配就要有章法,不能自己内部乱了阵脚。特别艰难的一条是女人,富人家的女人数量是有限的,绝对不够非配。这就要看首领们的管理力度和章法了。
历史上李自成听了李岩的话,只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就由百十人的队伍发展到上百万,这个膨胀的力度让人叹为观止。成了势的李自成就忍不住了,又恢复了流氓加强盗的面目。就算李自成还想继续忍耐,他的部下也不能忍耐,都会争着抢着的向灭亡的道路猛扑过去,就像飞蛾扑火!
还是老路子,李岩又编了顺口溜,或者叫儿歌,散布到十里八乡的叫人们传唱:“老回回,老回回,老回回来了不纳税!”
本来老回回就不收税吗!他哪有那个耐心,他就知道抢!真要得了天下,不收税国家如何运作?不纳粮也好,不纳税也好,都是包藏祸心,蛊惑人心的口号而已。
李岩还派出很多人到河南各地宣传,“老回回不杀人,不放火,不抢东西,不扰民,专门杀恶人帮穷人。”宣传中他不敢明目张胆地说杀富济贫,富人反抗起来也是不得了!
不杀人,不放火,不抢东西,不扰民那是不可能的,纯属胡说八道。
对李岩的话老回回听进去了,他想试一试,他要约束部下了。怎么约束呢?李岩又出主意了:定几条军纪,派出亲兵组成的执法队,到各部去宣讲新的军纪,监督执行,监督的办法就是杀!受不了约束的,可以带上部下走人!不走,就要接受约束!
在河南的大平原上,如果哪个团伙要是耍了单,那日子可是不好混,所以还真没有走的。各级首领都对部下说,先忍耐几天,真的打起仗来,谁管谁呀?
这也算是新式整军吧。
除此之外,李岩还给老回回介绍人才。河南是中原之地,地杰人灵,出色的人才不少。他介绍的是牛金星!
历史上李岩向李自成进言:推荐牛金星。又过了几年,牛金星向李自成进言:杀掉李岩!结果两个人的进言都被李自成采纳了。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
牛金星是有功名的,是个进士。但是,他人品太坏了,坏到了尽人皆知的程度。李自成兵败之后他逃亡了,后来投降了清朝,满清朝廷实在不敢用这样的人,怕因此坏了自己的名声,于是令其回乡做个老百姓。
也不知道李岩看上了这位牛某人的哪一点了。不过,毕竟是个知识分子,饱读诗书,管理政务还是可以的。不知道这一回他会不会建议老回回杀掉李岩!按他的人品,估计有可能!
牛金星又向老回回推荐了宋献策,这也是与历史相同的,历史上他向李自成推荐了宋献策。
宋献策是个侏儒,据说身高只有一米四,因此外号叫做“宋矮子”或者“宋孩儿”。
实际上宋献策就是一个江湖术士,俗称算卦的,这种靠伶牙俐齿混饭的人,头脑必然灵活,极善于揣摩人的心思,利用人的心里弱点。你也不能说他一点学问没有,奇门遁甲一类的知识他非常精通,出口成章,编出来的东西让你不得不信。最典型的是他用“推背图”蒙李自成,说什么“李代朱”“十八孩儿主神器”等等,彻底的一蒙成功,成了国师。不知道这一回能不能搞出一个“马代朱”来。
这一回人物都全了,李岩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李岩推荐牛金星,牛金星推荐宋献策,划拳一巴掌——全来了。
李岩文武全才,长于策划,指挥军队也有两下子。牛金星长于政务,与人勾心斗角是绝对的强项。宋献策长于忽悠,能把死人说活了。老回回是老资格的造反派,有一些威望,周围团结了一帮子人,人还算不糊涂,还懂一点练兵打仗的事。这一回河南可就要热闹了。
---第29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