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三屯营失守

作品:《明末强国梦

    鞑子的进攻被击退了。城墙上下一片狼藉,鞑子的尸体横七竖八叠压着,堆满了城墙到护城河之间狭窄的空地上,其中夹杂着大量被手榴弹炸碎的肢体残片,血腥气和臭气浓重。
    皇太极就在城下的大军中观阵,攻击开始时虽然被突然出现的红衣大炮炮击吃了一些亏,但是损失不大,接着就顺利地攻到了城下,然后是成功登城,进攻的后金大军都欢呼起来,皇太极以为今天成功了,除了事先安插的探子、内应没有起到作用之外,一切看着都是那么顺利。按以往的经验后金勇士登上城墙,守军就溃散了,登城又被打下来的情况前所未有。后金将领们也都组织人马争先准备进城,屠杀、抢劫财物、抢夺女人,是这些鞑子最快乐的时候了,亢奋的雄性激素的刺激,让他们微笑的脸上通红,鞑子们呼喊着向前涌动。
    正在鞑子们准备庆祝胜利之时,意外的情况出现了,登上城墙的后金勇士瞬间全部战死的城头上,死在城头的居然有白甲勇士!建奴的白甲兵可没有滥竽充数的,以往与明军对阵,基本没有阵亡的白甲兵,但是,这次遵化作战,已经不是第一个阵亡的白甲兵了,据说超过了四、五个,我后金一共才几个白甲兵啊?
    皇太极亲眼看到:遵化城下不知哪里来的炸药连续猛烈的爆炸,攻到城下的后金勇士们死伤惨重,狼狈的溃败下来。皇太极还来不及震惊、发怒、骂人,不知哪里来的炮弹就从天而降,打在密集的后队中,顷刻间旗帜混乱,后金大军失去了控制。皇太极在亲信、护卫的保护下,骑上战马,迅速撤离了战场。一场胜仗转眼间就成了大溃败,好在明军没有出击追杀,总算安全的逃回大营。皇太极沮丧、郁闷之极。
    ......
    遵化城头。守军们欢呼着,打扫着战场。鞑子的进攻被击退了。城墙上下一片狼藉。
    赵率教把刘十三找来,询问有关手榴弹的使用情况。战前虽然训练了士兵,手榴弹也搬上了城头,毕竟是新武器,士兵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使用?效果如何?特别是指挥者,在紧张的战斗中他们早已忘记了手榴弹这回事,导致了该用的时候,想不起来用,险些误了大事。
    刘十三告诉他,手榴弹就是人力投掷的大炮,实用、方便又快速,士兵稍加训练即可,只是攻击距离短,一般可以投三四十步(四五十米)远,从城墙上向下投掷可以再增加几步,他的杀伤范围是方圆七步(10米,杀伤半径5米)左右。当对方人员密集时,效果最好,所以是近距离交战的利器,是守城必备的武器。
    赵率教又问:“这一战投掷了多少?我们还有多少?”
    刘十三回答道:“赵将军,刚才北门的战斗大约用了60颗手榴弹,其中二十多颗是我们打的。守城官军原有1000颗,应该还有960颗。另外,我们手里还有800颗,总数1700多颗。这样的战斗至少还可以打25次以上。”
    赵率教长出了一口气,心想,足够了。有了手榴弹,守遵化就有了保证。
    “我抽调军士,请你们帮忙,再训练一次,这次着重训练军官。”
    “是!大人,我们定然尽力训练。”
    王元雅也走了过来,听了他们谈话,也大为放心。这时他问刘十三:“你们的气球通信兵是否可以借给我们使用?观察军情和传达命令就好多了。”
    刘十三答道:“回王大人的话,除了与我方长官联络外,我们的任务就是配合两位大人作战。大人调用我们的通信设备完全没有问题。平时我们还在原处,与大人的衙门距离不远,战时我们的通信兵就跟随两位大人身边,并且可以在城防几个紧要地点设立通信点,以利于大人指挥调度。王大人您看可以吗?”
    “太好了,我会感谢朱公子、孙公子的。”同时王元雅也存了设法为自己购置一套通信设备的心思。
    ......
    十一月十一日,北山北方支队营地。
    正在吃晚饭的朱万杰得到一个重要报文:三屯营被后金军攻占了。
    三屯营的信息来源有两个,一是设在三屯营外的侦查点,另一个来源是在遵化的巡抚王元雅。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由于朱国彦拒绝北方支队进入三屯营,遇到紧急军情不能及时支援。同时,三屯营败得太快,观察哨只是看到后金军到达三屯营,刚刚报告军情,三屯营就被占领了,北方支队来不及反应。
    三屯营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后金攻城时隐藏于官军中的奸细叛乱,打开了城门。官军将领能够起来抵抗、战斗的不多,有逃跑的,有投降的。副总兵朱来同等潜逃,总兵朱国彦把逃跑、投降将领的姓名在大街上张榜公布,然后偕妻张氏上吊自尽。后金顺利占领三屯营,缴获了一批粮草,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得以解燃眉之急。使后金粮荒稍有缓解,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三屯营中逃亡的军官士卒,不少跑到了遵化,北方支队的侦查哨,也“收拢”或者说抓获几个,审讯后全部被朱万杰下令关押到俘虏营中。
    朱万杰立即给王元雅发报,建议他:严格审查收拢的三屯营逃兵,即便没有疑点,也不能收留使用,全部要集中看押,这些人中定然存在奸细!
    朱万杰打算从北方支队抽调骨干,到大沽口整编新招收的部队。此前,朱万雄已经在大沽口招收了大约1000人的新兵。由于朱家士兵的待遇好,薪饷足,北方经过多年的战乱、灾荒,百姓生活窘迫,所以新兵容易招收。新兵的来源全部是农家子弟,身体条件不错,忠诚度应该也是比较好的,朱家打算在士兵家属中动员到台湾的移民,这样忠诚度就更有保证了。这些人文化差,几乎全部是文盲。
    大沽口的新兵要装备,同时,北方支队的情况也需要汇报,所以大沽口应该尽快派出一只船队南下,回浙江。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三屯营外的侦查点报告,后金大队人马离开三屯营,三屯营内依然有后金军留守。而后,遵化南部山地的侦查点报告,后金人马的前锋已经开始离开遵化,向蓟州方向行进。皇太极是要向中原进兵了。
    袁崇焕派赵率教支援遵化,目的就是把后金军挡在遵化地区,不让他们流窜中原。但是,在遵化平原上,遵化城只是平原的极小的一部分。明军守军又不敢出城野战,如果后金过遵化而不入,绕道而行,那里能阻挡的了?就算明军野战能力等同于后金,用一万多明军对10万鞑子,野战的胜负不用打都知道。
    朱万杰立即指示遵化的各个侦查点,严密监视后金的辎重部队,一旦发现辎重队的行踪立即报告。同时,派朱顺带领一营,放弃战车,全部乘马,沿平原外侧的山地,隐蔽向南行进。准备偷袭后金的辎重队。命令四营一连(战车连)和二连当日夜间向南运动,接应并运输战利品。
    后金的军队是以旗、甲喇、牛录等比较原始的奴隶制部落形势组织起来的,部队中既有战兵,也有战兵带来的奴隶,叫做跟役、包衣,并且马匹比较多,一般的辎重都是自己携带。在部队规模不太大时,根本就没有专门的辎重队。这次数万大军出动,总是难免有大宗的粮草、箭矢、煤炭等,这些物资就需要组织辎重队了。即便如此,北方支队这次盯上的辎重营规模也不是很大。
    中午,正在吃午饭的朱万杰得到北山上侦查点的报告,后金的辎重营经过一个上午的装车准备已经出发向南行进,它的前后各有一队黄色旗帜的鞑子做护卫,可能是阿济格的正黄旗。朱万杰从沙盘上计算,预计傍晚鞑子的辎重营将在遵化平原的南部扎营。于是,立即把这个情况通知了朱顺,指示朱顺重点侦查鞑子辎重队可能的宿营位置,准备夜袭。能带的尽量带回,带不走的全部烧掉。
    ......
    晚饭前一营到达距离敌辎重营5里的山中,隐蔽休息吃饭,派出侦查特种兵,汇合侦查点的侦探,侦查监视敌辎重营。
    前面说过,遵化盆地是个簸箕型的盆地,面向中原的西南都是敞开的平原。但是就在南部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型山地,或者叫丘陵地,向一条链子横在这个簸箕的出口处。山地不大,对于热兵器来说,就是一个天然屏障,如果北方支队想阻击后金部队的话,在这里是个很好的阻击阵地。但是北方支队的目的是破坏后金的辎重,并不打算阻击他,一营隐蔽的地点就是这里。
    朱顺预定的攻击时间是卯初(凌晨5点),这个时间正是人最困乏的时候首,攻击前首先炮击3分钟。
    十二月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又是夜间,战士们所有的防寒服都穿上了,这里又不能生火,只能多人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十一月十三寅时(凌晨4点),天色将明,这是上半个月,月亮早早落下了,正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漆黑的夜色对面不见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北方支队一营人进入了攻击出发地。这个攻击出发地距离敌军辎重营地仅有两里(1000米),也是敌军过于麻皮、骄傲,根本想不到有人会偷袭大军之中的营地,大概明军从来没干过夜袭敌营的事,否则只要放出的哨探稍远一点,就可能遭遇对手,提前示警。
    明军并不善于夜战,鞑子与明军交手多年,互相还是了解的,所以没有人能想到会有夜战。明军不打夜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明朝末年,连年的灾荒,朝廷缺钱,士兵都吃不饱,一般一天两顿饭,有时甚至只有一顿饭,肉食绝对是没有的。这样一来,士兵大多数都有夜盲症(严重缺乏营养),天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这样的军队当然不能打夜战。
    朱家的士兵吃得好,每天都有肉食,就不会有夜盲症,打夜战也就没有问题。
    ---第86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