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举全国之力治黄
作品:《明末超级强国》 水利会议结束后,全国都沸腾了,向黄河发出有史最强的改造号角。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南直隶,等地的工程队,军队,物资全往黄河两岸集结。
黄河沿岸的州县,李毅并没有下命令让百姓协助。因为他知道,光是南直隶失地农民转成的工程人员就有50来万,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的工程人员超过180万人,加上各地的驻军也有30多万。整个黄河主干道上有近260万人在劳动,而且这些人都是职业的,速度和质量是有保证。
百姓知道摄政王把家底都拿出来治理黄河,没有命令下,也自发的去黄河工地义务劳动。靠近黄河的几个县,百姓们带着工具,带着干粮往黄河工地的赶。
这些老百姓干活更卖力,他们非常清楚,这是为自己干活。自己生活在黄河边上,每年都提心吊胆的生活着。黄河一两年就决口一次,决口一次,就把他们一辈子的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都带走,把亲人带走。现在国家治理黄河,他们怎么可能作壁上观?
李毅也没有让这些农民白干的意思,只要在河堤上干活的人,都给粮食和盐。这两样东西比钱还重要一些,虽然黄河以北在李毅统治下差不多一年了。李毅对黄河以北的地主还没有撕破脸,所以农民的租金还在一个很高位维持。百姓们的粮食只能维持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现在李毅提供粮食和盐,是解了他们的急。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李毅的进军速度太快了,对地主,特别是中小地主处于无视状态。虽然也是和南直隶一样的政策,但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王侯家的佃户,少量的士绅。
李毅这些士绅是处于边缘的,他们没有南直隶那样,士绅之间根深蒂固和盘根错节的利益纠结。所以他们没有力量和官府抗衡,更加没有力量和李毅他对抗,李毅要求减租的时候,大部分的地主都照做了。
至于王侯,不是到顺天,那么直接被免掉头衔,土地田亩都折算成银元。有点吵闹就被扣上叛乱的帽子。
水利枢纽不急,那可以慢慢来,黄河中下抬升虽然快,却还有几年可以拖延。但黄河堤坝却是片刻不能停,立春之后,西北的天气一天暖过一天。巨大的几字上开化冰,加上上游化雪,巨大的水量和冰量形成冰凌,这就是有名的桃花汛。
现在是冬季,黄河并没有完全封冻,但河边的堤坝冻的硬邦邦的,河中间的河水夹着冰缓缓下流。以前黄河筑堤是往老堤坝添新土,然后简单的夯土之后,外面包上石头不用多久,水泡坏石头后面的夯土地基,石头没有了支撑就崩塌了,平常到没有什么,一旦大雨大洪水,决堤处处。
李毅在那个世界见多了所谓的三面光的水利工程。黄河三面光是不可能的,但两面浇筑两条厚一点的堤坝还是可以的。李毅的要求有点疯狂了,黄河两岸800里河堤,投入的资金数以亿计,人工,资源更加是不计其数。
兴建不久的鞍山钢铁厂,所有的产能都安排成了螺纹钢,供应到黄河沿线。路途遥远怎么办?飞艇,飞机都用上。几乎所有能用的飞艇,飞机都往黄河两岸运送材料,一时间黄河两岸走几步就能看见飞艇巨大的身影。
河水被冻的严严实实,锄头铁镐掘地,只是一个白印。冰花四溅,满头满脑的都是冰花,然后身体的温度把冰花融化流进脖颈之间,冷风一吹,寒彻周身,如同在冰窖之中,可是谁又会去管?
提坝上面一层冰壳敲开后,下面都是黄沙和以前垒砌的石头。这些石头都是宝贝,基础可以用这些石头和水泥混筑,所以要清理出来堆在边上。
是基础就要深挖,最好能挖到基岩上,可是,这里挖下去5米还是黄沙,他们用类似洛阳铲一样的工具,拿来探测基岩在什么深度。在开封段,这往下30米还是黄土,根本就接触不到基岩,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几乎向下挖10多米还是黄土。
基础放不到基岩上,堤坝筑造在黄沙上,这隐患太大了。治黄总指挥部的人急的团团转,他们一时间想不出办法,打电话询问李毅。李毅不是水利专业的,什么时候见这个?他也没有办法,但这事情不能拖,他坐在办公室里,想前世记忆里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李毅想了很久也没有办法,他叫来徐光启,希望徐光启怎么解决!徐光启来到李毅的办公室,听到李毅的问题,想起松江府有一种田叫垛田。堆垛田的时候,边上先在要堆垛田的湖面上,擂上一圈木桩,然后把树枝充塞到木桩中间,仿制淤泥流出木桩。
徐光启想到这里说道:“松江的湖泊中有一种田叫垛田!垛田在开始堆之前,主人先在要堆垛田的湖面上先擂上一圈木桩……”
李毅脑袋像闪过一光亮,问道:“是不是在黄河的堤坝上打上木桩?……不!水泥桩,……不……圆形中空的电线杆,桩打进去后,然后再现浇筑,连接在一起。这样基础就非常牢固了,只是这水泥桩要多少粗,多少长,这连接铸造又该多少?”
徐光启非常吃惊的看着李毅,这种的想法也只有李毅想的出来,徐光启说道:“这个办法好,做好了,这几十年,黄河应该不用担心了。只是你把整条黄河都这样弄,这钱要多少啊?你有数吗?现在国库还是欠债啊!”
李毅摇摇头说道:“我没有想过动用国库的钱,现在我手上有7亿银元现金,又向银行贷了3亿,这样有10亿。从孟津到山东利津入海有1600里,这样平均下来,每里有资金625000银元,合每米1250银元。现在水泥,钢铁都是优先低价供应,应该足够了吧。”
徐光启看着李毅说道:“你把所有的内帑都拿出来了?”
李毅很少听到内帑这个词,但也知道是指自己的私房钱,笑道:“也不算全部,不是全部吧,给教育部那边还留了一些。没有办法,重要应急的!”
徐光启说道:“这是何苦啊,不能分几段建几年的吗?”
李毅摇摇头说:“这事情一定要一次做完,如果一段一段,我不知道以后有没没有资金和心力投进去。还有明明知道会出问题不解决,春来桃花汛,夏天来一次大洪水,黄河决堤了,我会自责一辈子的。其实黄河这事情,去年就应该实施的,被南下一耽搁,现在才想起来,还好老天爷给面子,黄河没有决口。徐老,这黄河说是我的心腹大患也毫不为过,早一日解决,我早一起安心做其他的事情。”
徐光启想想说道:“也好,勒好裤腰带,黄河的事情解决了,百姓少些流离失所,这也我们这些上位者该做的事情。”
李毅说道:“我能做的不多,所以还请徐老多多帮衬,我现在给黄河治理总指挥部打个电话,让他们研究一下怎么打桩!徐老稍微等一下。”
李毅拨通了设在开封的治黄总指挥部,劈头说:“我是李毅,让你们的总指挥接电话!”
李毅在电话里听见对面接电话的人喊道:“总指挥!有个叫李毅的人让你接电话!”
虽然接电话的人捂着话筒,李毅还是听的清清楚楚。李毅微微一下,心里在想,天下还有人不知道我的人?话筒那边传来一个声音,“李毅?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给我打电话,我现在忙的很!等等……那是摄政王的电话!”
总指挥气咻咻的说道:“摄政王!”
李毅本来想打趣,但想到事情紧急,直接说道:“老潘,我是李毅,我和徐老商量了一下,既然挖不到基础,那就用打桩的办法。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在提坝底部打上水泥桩,打的密一点。然后用钢筋把这些水泥桩连起来,再浇筑上水泥!然后把堤坝夯实之后,再用钢筋水泥浇筑好。
嗯,这种水泥桩最好粗点,最好30厘米以上,像电线杆子,长10来米,中间空,嗯,密度么,大约1,2米就一根,一排肯定不牢固的,多钉上几排,像开封这样的地上河最好钉上5排,6排,甚至10排都可以,这水泥柱,长度和直径也不是定死的,你们自己看着需要自己定制。你们不要担心资金,你们只要把工程质量给我弄好了。”
总指挥潘大复,他的父亲叫潘季驯,是明朝有名的水利专家,专门针对黄河27年,潘大复自幼跟随父亲,很熟悉黄河。但不知道为什么,潘季驯不让自己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而是让潘大复考上进士。朝廷也不知道为什么?把潘大复安排在和河防毫不相干的刑部,这是不是是掣肘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