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沿途杀戮

作品:《大宋燕王

    城内的惨叫,让城外敌军慌了手脚。
    毫无疑问,凉山城是一个陷阱!
    进去的一千多人估计一个都出不来,城里情况不明,作为统帅,尚在城外的敌军将军马上做出决定,全军后撤三里。
    城里的杀戮在继续,街道两旁利箭飞舞,城中心路口,苏仲带着三百宣威军将街口挡住,有幸冲出利箭射程的敌军,还没来得及庆幸,就被一轮箭雨阻住,继而被乱刀砍翻在地。
    一千余敌军,一到半刻钟,几乎全部倒地,只有少数人趁着夜色钻进了宣威军难以布防的小巷,暂时逃得性命。
    北门很快又回到宣威军手中,吊桥拉起,城门关闭。
    城内灯火亮起,迅速打扫战场,还在地上挣扎的被一一结束了他们的痛苦,接着满城搜捕逃跑的敌军,在暗夜里,他们犹如过街老鼠一般瑟瑟发抖,但不管怎么逃,最终还是难逃性命,不到半个时辰,漏网敌军被捕杀干净。
    宣威军各归其位,凉山城重新在宣威军控制之中。
    城外敌军后撤数里之后,探子来报,凉山城城门重新关闭。
    得知这一消息,将军立即命令军队停止后撤,转而向西,渡河向南,暂时撤回李越腹地。
    大南关已被大宋军队占领,凉山又在大宋人手中,若不抓住敌军不敢出城追击的机会赶紧南撤,这两千长久暴露在凉山与大南关之间,难逃全军覆灭之局。
    全军紧急西行数里,再向南行,在确定凉山城无兵出城追击后,将军立即下令趁天还未大亮,渡河南归。
    敌军渡河还算顺利,但他们一路从郁林败逃到大南关,又从大南关败逃凉山,方才在凉山又损兵折将,此番渡河,粮草辎重几乎全丢,全军上下无人不知他们败相已显,能逃回李越就是万幸。所以敌军渡河之后立即向南狂奔,哪里还能顾得上队形,谁跑的快,谁就能逃脱阎王的追捕。
    先过河的先跑了,留在北岸的只能祈祷凉山城里不要出来追兵,当敌军先头部队跑出五里之外,北岸还有近千敌军,黎明黑暗中,全军逃散,将军已经无法整顿队伍,只能任由他们自由南归。
    凉山城里,苏仲带一营宣威军悄悄从西门出城,朝敌军渡河之地摸去,虽不能把敌军消灭在河岸,但给他们渡河制造点麻烦还是可以的,混乱之间,灭敌几百,也算是给袁华等人减轻些压力。
    等他们摸到河岸附近之后,发现尚未渡河的敌人已经不多,苏仲身先士卒,冲进百步之内,张弓便射。
    河岸举着火把等待渡河的敌军瞬间成了利箭的靶子,利箭呼啸而至,瞬间惨叫声起,河岸倾刻大乱,匆忙架起的窄桥顿时争抢不断,只听“噗通噗通”落水声不绝于耳,黑暗中不知多少人没被射死,而被身边的人推进河中。
    几轮箭雨过后,离窄桥尚远,仍然无法过河的人,纷纷转身朝西边奔逃,逃跑中丢了火把,宣威军马上就失去了攻击目标。
    但留在河岸争抢过河的还有不少,他们看着眼前马上就到的窄桥,反而错过了逃跑的时机,命丧利箭之下,倒在踏上窄桥之前。
    苏仲很快带人靠近窄桥,将犹自挣扎,还没断气的敌军迅速干掉。河流对岸一片朦胧,早已看不到敌军的身影,盲目追击并不明智,剩下的就交给姚昶、袁华和柳时了。
    宣威军在河岸停留片刻,既没有渡河追击,也没有向西追击逃窜的小股敌军,待确定周围没有漏网之鱼后,他们马上转身返回凉山城。
    姚昶带着两千简单训练过的青壮,持弓搭箭,埋伏在南下城西关隘的道路两旁,左右相聚一百五十步以上。
    青壮所用弓箭都是一担两斗,射击距离也就一百步左右,不需要太大的力气,黑夜中也说不上准头,一切随缘,能射中敌军最好,就算射不中,对敌军也是巨大的惊扰。
    看着星星点点的火把出现在视野中,并且在迅速靠近,姚昶心里多少有些忐忑,若是凉山的空城计没有成功,他们就要面对三千训练有素的李越精锐,这些临时拉起来的青壮根本不是对手,两千人溃散,袁华、柳时只有一千五百人,他们可没办法抵挡三千敌军。
    还没等他多想,举着火把的敌人已然冲到眼前,从他们的速度判断,姚昶知道敌人这是在溃逃,昏暗的灯火中,看到敌军全部队形,更加印证了他的判断,凉山他们必然是去过了,不然不可能撤退的如此模样。
    姚昶放敌军从眼前逃跑一刻钟之后,立即下令:“进攻!”
    与此同时,草丛中响起了阵阵鸟鸣。
    鸣叫声一起,手持弓箭的青壮,在各队押官指挥下张弓搭箭,将利箭射向道路中奔逃的人影。
    利箭飞越百步距离,射中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不知飞向何处,不是射的过远,就是射的太近。但少数利箭射进敌人身体,惨叫声顿时打破寂静的夜晚。
    惨叫声中,逃跑的敌军更慌了,激发出身体所有潜能,再一次提高逃跑速度,如一阵风般沿大路狂奔向前。
    黑夜中,没有战斗经验可言的青壮,无法判断自己是射远了,还是射近了,还是已经射中了,但他们手里的弓箭没有停止,没经过专门训练,不能组织统一射击,于是全部青壮在宣威军押官带领下随意射击,射的快,射的慢,射的远,射的近,一切全都不做要求,尽可随缘。
    即便如此,两千青壮射出去的箭矢也不是小数目,命中率再低,也有总有人敌军中箭倒地,半个时辰之后,命丧凉山青壮利箭手中的敌军也有几百人。
    直到北边大路上再无火光出现,姚昶知道,属于他们的战斗结束了,但他们此时还不能离开,需得等到天亮,帮袁华、柳时打扫完战场,他们才能返回凉山。
    一路逃脱劫杀的敌军,幸运冲到关隘下,已经累的肺都要炸裂,刚想经关隘南下,迎接他们的却是更加凌厉的箭雨。
    从南、东、西三面射来的利箭,完全将敌军所在覆盖,只一轮箭雨,当先靠近关隘的数百敌军,来不及喘口气,瞬息之间纷纷毙命。
    后续一批批狂奔至此的敌军,尚未清楚眼前的情形,便步了前者的后尘,来不及发出惨叫,便没了生息。
    关城之下不到一里的距离,成了猎场,精疲力尽的敌人,没有半点反抗的能力,他们上气不接下气,活着比死了更难受不知多少倍,以头顶和胸膛迎接箭矢,也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宣威军张弓不下二十次,渐渐也有些疲乏无力,好在不等天完全放亮,关下再无一个敌军。
    疲乏的宣威军已经无力打扫战场,他们还要防守关外五千敌军。
    袁华、柳时正在头痛之际,姚昶带着两千凉山青壮赶来,打扫战场的差事,自然落在他们头上。
    回收箭矢,挖坑抬尸,青壮们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死尸,许多人不忍观看,干呕不止。时间一长,才逐渐适应了其中的血腥气。
    姚昶给他们下达命令,埋完尸体,才能返回凉山,什么时候埋完,什么时候回去。
    没人想在这个地方多呆,为了逃离,埋尸的速度一步步加快,快到中午,他们终于把战场清扫完毕。
    郁林、大南关已在游奕军手里,凉山暂时没有压力,而镇守城西关隘的压力与日俱增,关外现在有五千人,不知道后续还有多少敌军前来逼关,宣威军不管白天黑夜,不敢稍有松懈,将士们也是疲惫不堪。
    姚昶跟袁华、柳时一番细聊,知道他们守关艰难,于是给他们留下五百青壮协助守关,随后带着一千五百青壮北返凉山,顺路将沿途射杀的敌军集中填埋。
    等他们回到凉山城,城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
    府衙内,气氛轻松不少,杨丛义与姚昶、苏仲商讨接下来的战局。
    “郁林南下的三千敌军基本被消灭,凉山暂时安全,但扶绥敌军断绝粮草补给已将近半月,不久之后他们必然回撤,五万大军没了粮草,为尽快撤回李越,肯定要走大道,经郁林过大南关,直下凉山。凉山是李越边境重镇,囤积有大量粮食,他们不会不知道,不说别的,就算为了吃饭,他们也要攻下凉山。从游奕军先前的行为来看,当李越大军后撤至郁林,他们要么闭城不出,放敌军南下,要么退出郁林,南撤至桐棉一带。据我估计,游奕军很可能闭城不出,与后撤的李越大军两不相侵。那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完整的五万李越精锐,坚守凉山将十分困难。你们认为我们是该撤,还是该守?”杨丛义神情严肃,这事关生与死。
    “守!”苏仲、姚昶几乎是异口同声。如果撤退,这些天的仗不是白打了?
    杨丛义点头,三人意见统一,接下来开始商讨守城部署。
    休整一天后,府衙再次发布公告:敌方大军不日将围攻凉山城,现招募有志之士两千五百名,共守城池,共退敌军,每月粮饷十五斤,报名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