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得胜而逃

作品:《大宋燕王

    一里之外,一直盯着东边敌营动向的苏仲和潘诚,在发现冲天火光的一瞬间,立即下令,准备迎击敌军!
    两营宣威军一营在南,一营在北,各距城门口到营地的道路百步,一字排开,单膝下蹲,弓箭在手,准备好一切,只等出城的敌人接受箭雨的洗礼。
    约一刻钟后,寂静的城里终于有了动静,只见城门打开,一队人举着火把迅速出城,向埋伏的宣威军靠近。
    不肖片刻,那些手持火把的敌人就进了宣威军的埋伏圈。
    没有任何命令,潘诚率先一箭射中打头的敌军。
    宣威军的利箭随后呼啸而下。
    两轮箭雨过后,火把跌落,路中再无一人站立。
    中箭受伤,尚未死亡的敌军,发出了惨烈的喊叫,又像是在向城内示警。但在空旷的平地上,一里远的距离,即使在安静的夜里,也传不出多远,况且是在噪杂的城里。
    城中守军,一发现东边河岸的大火,立马就慌了。
    大火从燃起那一刻起,丝毫没有被扑灭的迹象,城里的敌军来不及做任何考虑,一队队开出城来,匆忙赶往粮船停靠的河岸。
    这可是升龙好不容易为前方大军筹集的军粮,如果出了意外,谁也担待不起。
    一队队出城的敌军倒在宣威军箭下,等后续赶来的敌军终于发现中埋伏之后,在黑暗里却看不清对手在哪,而他们自己却手拿火把,为宣威军手里的弓箭照亮射击目标,于是他们又全部倒下了。
    前赴后继数次之后,敌人一批批倒下,却连是什么人埋伏了他们都不曾知道,没死的躺在地上嚎叫,死了的,一了百了。
    河岸边的大火还在烧,城里的守军一心救粮,哪里管得上埋伏不埋伏,出城之后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冲向东边,众多人被前边倒下的人绊住之后,这才停住向前的脚步,朝路边搜去。
    敌人不是傻子,宣威军早有准备,等敌人搜过来立即变换队形,前队后撤,调转弓箭,面向东门方向布阵。
    片刻之后又是一轮箭雨射进小心翼翼的敌群,但这次收效甚微,阵型调整后,宣威军与敌人的距离已经不同,很多箭射空。
    潘诚的情况跟苏仲也好不了多少,蜂涌而出的敌人也冲向他们埋伏的方向,黑夜中阵型一动,箭便失去准头。
    面对逼近的敌人,再射出一轮箭后,苏仲丢下了手里的弓箭,拔刀高喊:“杀!”
    一声大吼之后,举刀冲向敌人。
    这一营宣威军纷纷弃弓,拔刀随后冲锋。
    “哐哐”直响,两军相撞,瞬间刀兵相接,双方在火把的光亮中,混战在一起。
    宣威军想要杀了李越人,不让他们去救援粮船,而李越人想杀了他们,好去河边灭火抢粮,这是生死搏杀,每一刀砍下去,都有血光飞起,刀刀见血,招招致命。
    潘诚营随后也跟苏仲一样,丢弃弓箭,与敌人刀兵相接,正面搏杀,拼个生死。
    在宣威军与逼近的李越守军陷入混战时,剩余的守军穿过满是尸体的道路,飞速朝河边营地奔去。
    粮食不是那么好烧毁的,只要去的及时,肯定能抢救回来!李越守军这么想着,奔跑的速度更快了。
    但当他们一路狂奔至营门十丈,迎接他们的同样是箭雨,连续两轮箭下去,倒下几十人。
    可营门就在十丈外,他们哪里还顾得上跟营外的人周旋,于是杨丛义等人便看到敌人不避箭矢,亡命冲锋,瞬息之间就有不少人冲进了营门。
    “杀!”杨丛义一声大喊,不等他动手,门口附近的宣威军便一拥而上,与敌人混战在一起。
    营外的敌人有幸避过箭矢,进营之后还是没能躲过宣威军手里的利刃,一个个倒下,又一个个冲进营来,他们心里只有粮食,没有粮食他们都得死,粮船近在眼前,哪有不拼一把的道理。
    外面的箭矢,里面的利刃,敌人的生命迅速被收割,但仍有大批敌人在箭矢落下的间隙里冲进营里。
    营门口的防线被疯狂的敌人冲散了,他们彻底进了营里,正要冲向着火的粮船,可迎接他们的是宣威军布在营里的第二道防线。
    三道攻杀下来,能活着的敌军聊聊无几,很快就被把守最后一道防线的宣威军斩杀干净。
    一群群敌人冲进营里,然而,始终没人能靠近粮船百步距离。
    小半个时辰混战过后,营里营外都已经见不到活着的敌人。
    战斗结束了,不管是守军死完了,还是他们闭城不出,粮船上的火息灭了,此战宣威军胜。
    休息原地休息片刻之后,杨丛义下令检查粮船,船未沉没的,拆毁粮袋,将粮食全部倾倒进河里,船只也要一律沉河摧毁。
    命令一出,刚刚厮杀过后的宣威军,立即化身破坏者,未烧毁的麻袋直接被利刃戳破划乱,丢进河里,未沉没的船只被他们砸破舱底,或在营地里找些引火干草,继续放火焚烧。
    一场大肆的破坏在河岸迅速展开,这也是一场未完成的战斗,现在由他们来收尾。
    杨丛义在河边看了一阵以后,回到营门口,营外没有一个敌人前来,他确认战斗确实结束了。
    “大人,有军情禀报!”忽然营门外的黑暗里传来喊声。
    “过来!”杨丛义一声回应,营外的宣威军放下手里的弓箭。
    少时,就有一宣威军传令兵从黑暗里走来,到杨丛义身前禀报:“大人,敌军紧闭城门,是否要攻城,请大人下令。”
    “不得攻城,在原地待命!”杨丛义立即回复。
    传令兵得令而去,迅速进入黑暗中。
    半个时辰后,河岸的船只尽数损毁,粮食也几乎全部沉进河中,只留下数百袋,宣威军备用。
    此战的目的已经达到,继续留在此地并无好处,杨丛义随即命令宣威军撤退。
    宣威军一把火烧掉敌营,带着数百袋粮食迅速离开。
    一个时辰之后,他们撤回架有木桥的河岸,此时已经是五更天。
    此战宣威军伤亡多少,黑暗中统计不清楚,也无心统计。
    又在河岸休整将近一个时辰后,天渐渐亮了,能看清流水,能看清桥梁,宣威军迅速渡河南下,不再做任何停留。
    急行军两个多时辰,精疲力竭之后,才选在一处山坳,休整两个时辰。
    也在此时统计了偷袭宁明的伤亡,通过各营各队的统计,此战战死五十八人,重伤二十九人,轻伤一百三十二人。
    这等伤亡,对宣威军来说太大了,自从来到钦州,还从未有过。
    杨丛义明显感觉到全军上下一时悲痛感伤,如同打了败仗。
    在生火做饭的间隙,杨丛义传令召集各押官集中训话。
    面对精神不振的三十来个基层军官,杨丛义高声问道:“这一战我们宣威军赢了吗?”
    “赢了。”有不少人答话,但明显底气不足,声音低沉。
    “我们赢在哪儿,有人知道吗?”杨丛义再问,这次却无人回应。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既然我们赢了,为什么要逃跑?”杨丛义停顿了一下,继续道:“那我今天告诉你们,我们这叫撤退,不叫逃跑,撤退是有计划的,而逃跑是毫无目的乱跑。为什么撤退?一原因是我的目的达到了,另一个原因是我们要在敌人后方保持一种神秘感,我们就要神出鬼没,让敌军猜不到我们是谁,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因为我们的存在,但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猛然出击,迅速撤退的原因,我想城里剩余的几百敌军现在不是被百姓杀了,就是已经逃向郁林。
    接下来,再说说胜利,我们一战消灭敌人一千多人,销毁敌军粮食十万余担,大家可能不知道十万担粮食有多少,通俗点讲,十万担粮够我们两千宣威军吃五年,够五万敌军吃两个月,我们一战就把敌人两个月的军粮摧毁。敌人断粮十天就不敢进攻邕州,断粮一个月就得撤退,我们推催了他们的粮食,又烧毁了所有船只,即使敌人再筹集一批粮食从李越运来,短时间内也到不了前线,一个月内,敌军就得撤退,宣威军以一千五百人逼退李越五万大军,这不是胜利吗?不但是胜利,而且还是大胜。
    战死的几十个弟兄是为国捐躯,你们是这一战的英雄,他们更是英雄!大丈夫,就该顶天立地,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听杨丛义说完这番话,众人如梦初醒,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只死敌人,不死自己人,那还叫打仗吗?况且这一战消灭敌人一千多人,而宣威军的损失只有几十人,这不是大胜又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最大的战果,毁掉十万余担敌军的粮食,焚毁两百多艘船只,断掉前线五万敌军的补给。若敌军撤退,这便是他们的功勋。
    众押官脸上阴郁的气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喜悦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