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与刘总会谈
作品:《重生大富翁》 “各位,你们既然花了钱来了这里,然后马总也有心要帮助你们。”
“如果不是马总的原因,我想我断然不会再深入去讨论这话题,话说的难听一点。”
“你们企业生死,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只跟你说一点,就说说我的大正集团吧。”
“大正集团创造了两个奇迹。”
“第一,我们没有想法上市,以媚族为列,去年营收五个亿,但我直接让王章又丢了三个亿到研发上面,青春四是就是在这样大力支持研发下出来的,所以市场回到了媚族。”
“第二,我们没有拿银行一分钱,不也到达了 现在的规模。”
“企业的核心到最后还是要回到生产东西,卖东西上的本质上来。”
“你们可以选择上市,但是你企业的数据就要向所有股民公布,这也代表了你的一切都已经被竞争对手知晓。”
“而你对于竞争对手的数据一概不知,人家睁着眼睛跟你打架,你被蒙着眼睛 ,哪怕你是扫地僧,估计也打不过别人吧。”
“今天,我就放一句话在这里,十年后,今日上市的企业还存在的肯定寥寥无几。”
“而那些被他们踩在脚底下,未上市的对手,肯定要成为行业龙头、”
“好了,这个话题我们就此了结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不上市,我苏启帮你们做不了决定,还是要看你们自己。”
苏启又打开了矿泉水喝了一口。
接着苏启闭口不谈这个问题,下面的问题都是一些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了。
苏启反复强调了人性化,构建企业文化两个核心点。
几个人的公司,一开始就强调所谓的公司文化,那是有毛病。
创业公司就是要不分你我,大家一起干,你要把职能分的那么清楚,那就要承担巨大的成本支出。
这个阶段的公司,要做的只有一点,因为资金有限,你要开源节流,在市场中找生存及方向才是重点。
但当到了他们这个规模后,那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的去构建公司文化了。
如果还是创业公司结构,那么人才流失就会非常惨重。
未来是竞争人才的市场,怎么留住有价值的人,才是企业家要关注的点。
后面原本计划半个小时的提问时间,最后愣生生的被拖延了两个多小时。
苏启在台上喉干舌躁,喝了整整两三瓶矿泉水。
但在看到这些企业家一脸领悟的样子,苏启内心还是非常开心的。
终于明白了为何马总总是搞一些这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费力不讨好,搞不好还是在给自己培养对手。
原来所追求的是内心的满足,帮助人是最容易让人内心满足的。
毕竟格局已经放在了全球上,谁不希望自己身边有几个华夏商人一起在海外打拼。
苏启也想到了自己的东土大堂,找个时间,他也要多给那些人分享下自己的经验。
在非洲,他们同进同退,是整体,是战略 合作伙伴,以后要把他们的生态圈给扩张到全非洲的。
。。
接下来的一堂课是连想刘总演讲。
这是一个典型的老派企业家,现在化为的势头还没有后世那么猛。
可以说连想就是国内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每年在研发上面也投入了巨大的资本,政府也非常重视这家企业。
苏启原本打算要离开回中海的,但想了想,他还是等待一下。
他也想跟这个后世遥不可及的老牌企业家见上一面。
在茶室里静静的等待着。
刘总原本预定的一个小时讲课,最终也被拖延了一个多小时。
他从课堂上下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六点钟了。
一下来,他的助理就赶紧小跑过来说:“刘总,中海大正集团的苏总一直没有离开这里,想要跟您见一面。”
“您要不要过去见下”
刘总一愣,瞪着助理说“那还用说吗,赶紧带我过去。”
助理说:“行,李总安排了一个饭局,宴请您和苏总,我们去宴会厅那边。”
一行人匆匆忙忙到了宴会厅这边。
一进来就看到了苏启,刘总带着非常惊喜的笑容走了过来,握着苏启的手说:“放眼整个华夏,能够让苏总耐心等待几个小时不走的企业家,只怕弯着手指头都能够数出来吧。”
“苏总,这么给我老刘面子?”
苏启笑着说:“刘总,咱就不兴客气这一套了。”
“你是国内前辈企业家,也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我也早就听说了,你跟马总关系匪浅,我稍微等待一下见个面认识下,那也是我的分内之事。”
刘总笑着说:“感谢感谢。”
李总这时候开口说:“二位,这菜都上齐了,咱们就少了那些礼数吧,坐下来吃东西。”
苏启和刘总二人哈哈大笑着坐了下来。
几个人边吃边聊天,显得非常的放松。
话题主要停留在企业未来上面。
三个都是大佬,各自观点都非常的精辟,所以相互之间也算是受益匪浅。
在谈到了连想电脑业务的时候,刘总突然停顿了下,然后笑着开口说:“华夏商界传闻,苏总点子值千金。”
“刚好我这边有一个比较困惑的地方,不知道苏总有没有更好的意见”
苏启笑了下说:“能够为刘总解惑,也是我做晚辈的荣幸。’
刘总笑着摆了摆手:“苏总太客气了,你这晚辈可一点都不像是晚辈,国内有几个人敢在你面前称前辈。”
“其实刚刚苏总在讲企业创新力的时候,老刘我也在茶室那边听的很清楚。”
“我们连想同样面临着一个,不过是研发与收购之间的抉择。”
“苏总,你怎么看待收购这问题?”
苏启脑海中马上出现了连想发展史上一个总要的决定,那就是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
当初也正是因为 这个举措,让连想疯狂了好些年头,一度成为了国内对外的名片。
当然了,这事情是发生在2004年,离现在还有一两年的时间。
现在刘总提出来也并没有什么好奇之处,任何一个企业,在有大宗收购案的时候,绝对已提前计划了几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