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甘泉宫(感谢汉斯猛虎五百打赏加更)
作品:《我真是大奸臣》 刘彻也不知道居然有人那么大胆。
在他上课的时候,居然有人把一份毒药的配方送到了他手上。
这份配方上面并没有署名,用到的药材也不是什么剧毒之物,甚至如果没有某种东西的驱动还是一种补药。
但是这个东西被送到他手上,那么针对的人也就不言而喻了。
有人想要刘启死!
而他们选择执行的人就是刘彻。
因为他是太子,整个天下最有可能登上那个位置的人。
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职业,几乎每个坐上这个位置的人都不愿意下去,除非死亡。
所以汉武帝废太子,李世明杀太子,几乎所有年长的帝王对于太子的态度都是能杀就杀,不能杀就找个理由废了。
本身就是因为对于权力的独占欲,不允许有人来分担自己的权力,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但是太子又不能不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死期,要是那天出了什么意外,突然挂了,没有立下太子,到时候谁当皇帝?
如果是独子还好,但是皇帝坐拥三宫六院,想要只有一个儿子可以说是不可思议,虽然不是没有,但比起三条腿的蛤蟆还少。
所以大多数皇帝儿子还是挺多的,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只有一个,但是人这么多,怎么办?
总不能单号给你双号给我对吧?
这种情况下,国家不内乱才挂。
所以才会立下太子,就是为了防止国家无意义的内乱,但身为太子,却不是他放肆的理由。
刘彻可是知道,在他之前,可是有一位太子被废了,他这个太子之位已经是第二任了。
刘启的母亲窦太后,喜欢小儿子梁王刘武,所以不顾汉朝的帝位父子相传的祖制,希望汉景帝百年之后,由梁王刘武来继承帝位。她的想法也有依据,因为中国古代有另一种皇位继承方式——“兄终弟及”,也就是哥哥死了,弟弟继承皇位。
但刘启心目中的储君人选并不是梁王,为了封堵梁王,汉景帝迅速把栗姬的儿子刘荣立为太子。
但是之后由于一些原因,栗姬得罪了长公主,在长公主和王美人的诋毁以及死心不改的窦太后的从旁敲击下,最后刘荣被废了太子之位。
当时,刘启除了刘荣之外还有好几个儿子,再加上窦太后推举的梁王,整个大汉朝廷都因为太子之位而开始斗争起来。
不过刘启不想让梁王继承王位,所以借助朝议的机会,让大臣拦住了窦太后,更是借之后大臣被刺杀之事取消了梁王的资格。
剩下的就是他的那几个儿子了。
面对这几个儿子,刘启也有着头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后来刘启采取了漠视的态度,放任儿子们之间的争斗。
只是刘启没有想到,在他这些儿子背后都各自有势力在支持,随着他们之间的斗争,整个朝堂也逐渐变得诡异起来。
刘启当机立断制止了这几个儿子,如果再放任下去,他幸幸苦苦积攒的家底都要弄没了。
所以他各自打了三百大板,一人给了个王位,就扔到地方上去了。
但是没有太子也不行,这个时候,刘启注意到了才六岁的刘彻。
好孩子,就决定是你了。
于是,六岁(虚岁七岁)的刘彻成了太子。
但是那怕刘彻成了太子,也不代表他的位置就稳定了。
地方上,那些被封了王位的兄长依旧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的位置,等着机会,重回长安。
皇宫里,那几个比他小点的弟弟也是皮笑肉不笑的想要找到他的破绽,一击毙命。
这种情况下,刘彻自然不敢隐瞒这件事,直接通知了刘启。
可以预料,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在长安掀起,甚至有可能蔓延到地方。
这个时候,刘启带着刘彻前往甘泉宫,也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脱离长安这个泥潭,躲避一切有可能的危害。
……
甘泉宫,位于渭水河北,是大汉仅此于长安的重要建筑,一直以来都作为帝王修养游玩之所,相当于后世的圆明园。
作为帝王出行,自然要隆重,单是车队就连绵数十里,随行人员约有上万。
毕竟甘泉宫距离长安不算太远,所以刘启也没带多少人,除了身边服侍的宫女太监,也就只有五千羽林卫。
一路上,百姓老远就可以看到大汉的旗帜,特意跑过来行礼。
虽然甘泉宫和长安距离不远,但是等刘彻到了甘泉宫,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
因为刘启突然感染的风寒,所以耽搁了一段时间,幸亏经过随行的御医诊断,并无大碍,所以刘启也没有取消这次甘泉宫之行。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长安城中关于那件事情的调查已经有了一份结果。
匈奴,燕国坐在帐内,看着坐在他下方的那些部落头领,不由得点了点头。
匈奴的确很强,但这改变不了他是一个游牧民族的事实,实际上,匈奴由无数个部落构成,而这些部落又相互分开,各自占据一块草场,一般也就只有大战来临之时,各个部落的头领才会聚集在一起。
至于匈奴名义上的首领,军臣单于,实际上是匈奴最大的一支部落的头领。
燕王为了召集各方头领才花费了那么长时间,而且还没有全部召集过来,有几个自持实力强大,并不把他这位军臣单于放在眼里。
不过燕王也不在意这些,聚集起来的部落已经足够他完成自己的计划,而那些不听从命令的傻瓜,等他回来了,自然就是他们的末日!
“诸位,汉人今年的供奉又少了。”
一开口,燕王就面无表情的说了这么一句话,果然不出他所料,不少部落头领脸上都露出了愤怒的神色。
当初白登之围,大汉和匈奴结成兄弟之国,而且大汉自认为弟,除了派公主过来和亲之外,每年都还会送大量物资给匈奴,美名其曰“孝敬”。
但是这几年,这份物资逐渐变少了起来。
而燕王提起这件事就是想要知道这些部落头领的态度。
幸好,没有让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