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林黛玉眼里的林辰
作品:《我真是大奸臣》 各行各业都存在或明或暗的规则,哪怕是国与国之间,也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周夷王时,楚国国君熊渠甚得江汉闲民和,乃兴兵伐庸、杨虿,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是像楚王这样不要脸的也只有这一家了,而最后楚国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楚怀王熊槐与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秦昭襄王将其扣押,胁迫其割地。
三年后,熊槐于秦国去世。
而楚怀王的儿子不到不救他反而自立为王,最后更是举国投降于秦。
楚国是个悲剧,虽然楚国因此保留了大量势力,甚至日后灭秦的项羽也是出自楚国,但却没有人想要步上楚国的后路。
慈明和小奇此举,就在一定程度上绕过了规则,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只要不闹的太大,其他人也不会去管。
但他们所做的明显不在此列。
最后不知道他们付出了什么代价才说服了那些世家,明奇钱庄依旧开门,没有任何一家钱庄找上门。
林辰收回了目光,将视线放在了手上这张写满字的白纸上面。
这是慈明送过来的。
上面提出了一个建议,打算让朝廷来负责接手明奇钱庄关于士兵的援助计划,同时,还仿佛不经意的点出了还有几家想要为汉国建设添砖加瓦。
其中的意思林辰自然明白,不过林辰现在正在思考着另一件事。
要不要现在把基金会模式给推出来?
反正既然钱庄体系都能在汉国运行,那么基金会体系改一改,应该也差不多可以。
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某过于名利,之前钱庄可以得利,而基金会却可以得名。
以基金会的模式运作,恐怕会有不少人感兴趣。
毕竟谁都想背个好名声不是吗?特别是那些商人,人家走南闯北,靠的就是人脉,但是想要建立人脉,你的有名声啊,毕竟人家也不会和一个无名小卒结交。
或许世家不会在意这一点,但是那些商人肯定愿意拿着金子银子来换一个好名声。
毕竟现在燕国并入汉国,云国和陈国也和汉国通商,这么广阔的市场,想要打入,不是有钱就可以解决的。
当然,要是人家愿意砸金砸银,就当林辰没说。
“基金会可以试一下,只不过具体的可以交给其他人来运作,我只需要把握脉络即可。”
林辰心中想到,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燕云十六州已经交给许攸去处理,有他在,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另外派去金国的使节也已经选出来了,希望可以为汉国拖延一些时间。”
“现在需要解决掉,就只剩下这些了。”
看着面前一大堆政事,林辰突然有种心烦气躁的感觉,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的处理完一件事,结果自己上司又交给你一大堆事让你去做。
刘彻的阅军仪式办的不错,之前刘斌还活着的消息带来的影响也差不多被抵消,现在又有一大批官员凑在了刘彻身边。
虽然刘彻现在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燕云之地上面,没空来找林辰的麻烦,但是那些投奔刘彻的官员却不会这么想。
现在林辰面前这么多政务就是他们的功劳。
按理说,丞相有过问百官之职,而这些人主动把自己要做的事交给林辰,询问林辰的意见,这是符合规则的,但是这里面大多都被挖了坑。
要是林辰一个不甚,就会被他们抓住把柄,趁机打压。
虽然林辰也有不少支持他的官员,但是在刘彻亲自下场面前,统统只能选择无视。
“真是烦人啊。”林辰苦恼的叹了一句,一双小手突然放到了他的太阳穴,轻轻的揉了起来。
“夫君,这样舒服些了吗?”林黛玉站在林辰身后,小声询问道。
“还是我家黛玉手艺好。”林辰握住林黛玉的小手,轻轻笑道。
林黛玉脸上闪过一抹羞涩,明明已经和林辰发生了那样的关系,但是平时接触到时候,还是很容易就会害羞。
“夫君是在担心这些政务?”看着林辰面前那堆积成小山的政务,林黛玉檀口亲起问道。
“政务虽多,但只要花点时间就可以解决,只是长此以往,我就没时间再处理其他事情了。”林辰点了点头,将其中的关系省略了一些说给林黛玉听。
林黛玉点了点头,和林辰呆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她也明白林辰不是一个妄图篡位的奸臣,如果对方真的是,那么自小接受父亲教导的林黛玉就算是死也不会嫁给林辰。
说到底,还是汉王和臣子之间的矛盾,汉王想要掌握大权,而臣子担心汉王年轻,所以不敢将大权交给对方。
说到底,还是主少臣疑,等汉王再大几岁,有了子嗣就安稳了。
只是苦了夫君。
看着眼前的林辰,林黛玉伸出手去抚摸他的脸庞。
明明对汉室忠贞不已,却只能自污其名,忍受众人的白眼和冷漠。
至于林辰对刘氏血脉的所作所为,林黛玉认为这是林辰为了报家仇,虽然有些过分,但是也并不是不能原谅,毕竟现在陛下不还是姓刘吗,这样就够了。
“夫君,这些年,幸苦你了。”
林辰没反应过来,刘就被林黛玉给强吻了,还没等他做出反应,一脸羞红的林黛玉就小跑了出去,只留下脸庞边点点清香。
“这小妮子……”
林辰哑然一笑,摇了摇头,不再关心这件事,将目光放到了面前这堆政务上面。
“既然你们出招了,那么就让我来帮你们一把,不就是政务吗?人不够,那就再来几倍!”
汉历1025年秋,丞相林辰向汉王进言。
“今燕土新并,官员人手不足,政务堆积,需从各地选其贤才,分派任务。”
汉王允,乃交予丞相。
丞相领命,竖日,消息传遍汉国。
第一次全国摸底考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