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取马金
作品:《太平洋战争(六):美日对决》 轻取马金
11月19日午夜,美军北部战斗群地面作战指挥官拉尔夫少将建议,对原计划做出部分修改:登陆日下午,派出一个连和一个海岸火力控制组在主岛布塔里塔里东南角登陆,次日再派出一个营和一个海岸火力控制组在布塔里塔里东北方向的库玛岛南部登陆。这样在主力第一六五团向东进攻时,就能对岛上日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并且能够阻止日军退入库玛岛。霍兰不同意拉尔夫在战前分兵,特纳根据霍兰的意见要求拉尔夫专注执行原来的作战计划。
11月20日的登陆日终于到了。清晨,特纳少将率北部战斗群逐渐逼近了马金环礁。当天天气晴朗,海上风平浪静,正是登陆作战的好机会。担负地面作战任务的是第二十七步兵师第一六五团加第一〇五团一个营,共有兵员6742人。美军相比岛上日军,具有9∶1的绝对优势。尽管如此,特纳仍然对陆军的战斗力表示担心,特意调来了陆战二师六团充当预备队,因此惹得陆战二师师长朱利安牢骚满腹。看在眼里的拉尔夫憋了一肚子火,一心想把这次仗打好,为陆军争光,让那些一向牛皮哄哄的海军陆战队员看看,俺陆军也绝不是吃素的。
在美军选定的三大攻击目标中,马金环礁距日军重兵盘踞的马绍尔群岛最近——距米利350公里,距贾卢伊特460公里。一旦日本联合舰队前来增援,攻击目标肯定是负责马金作战的北部战斗群。虽然岛上日军兵力不多,但特纳的诸多舰船如果在固定海域滞留太久,势必成为日军的重点“关照”对象。因此特纳要求拉尔夫尽可能速战速决,争取一天内结束战斗,以使承担海上支援任务的舰艇尽快撤离,专事应付日军可能的增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盟军对吉尔伯特群岛的进攻以及之后在中太平洋的作战全部由美军担纲。不像麦克阿瑟和哈尔西那样,还能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部队的增援,偶尔还有几个英国人来客串一下。
11月20日清晨5时40分,美军舰炮火力支援大队的战列舰开始弹射校射飞机。6时03分,拉尔夫少将及第二十七师部、第一六五团三营乘坐的“莱昂纳德·伍德”号运输舰抵近布塔里塔里岛西岸预定登陆点“红滩”,紧随其后的是搭载二营的“内维尔”号,搭载团长加德纳·康罗伊上校和一营的“卡尔沃特”号,搭载团直属部队和其他辅助部队的“皮尔斯”号。最后的“贝尔·格罗夫”号上,满载着补给物资,以及团炮兵连、驳船和第一九三坦克营a连的15辆中型坦克。
因为附近海域有美军9艘各型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运输船队的安全暂时是无须担忧的。特纳的登陆计划是:8时30分,主力部队第一营和第三营在“红滩”登陆,10时30分,助攻部队第二营在岛北岸的“黄滩”登陆。如果主力部队在“红滩”遭遇顽强阻击,则第二营登陆的“黄滩”变更为主攻方向。
美军攻击依然是惯常的“三板斧”。6时10分,从护航航母上蜂拥而来的美军“无畏式”从岛西岸一直轰炸到内陆,共计投下74吨炸弹。众多为轰炸机护航的“地狱猫”无事可干,对着岛上所有可见目标肆意扫射。随后,火力支援舰队的4艘战列舰“新墨西哥”号、“宾夕法尼亚”号、“爱达荷”号、“密西西比”号,率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出列,对岸上一切可疑目标倾泻炸弹。舰炮火力支援一直持续到8时25分。其间,“密西西比”号主炮塔发生爆炸事故,水兵当场亡43人、伤19人。这已不是该舰第一次自摆乌龙了。早在1924年的一次军事演习中,同样事故导致48名水兵死亡。承受了无数炮弹打击的布塔里塔里岛完全被硝烟和烈火覆盖。美军炮火准备期间,岛上的日军一声不吭。
6时45分,由哈维·维克斯中尉、厄尔·蒙哥马利少尉率领的两个排,乘两辆两栖运兵车登上了距布塔里塔里岛弗林克角仅2400米的科塔布岛,在那里建起了前进哨所。
美军的海空打击看似热闹,并未取得多大效果。空袭和舰炮打击形成的浓烟大大地降低了能见度,导致后半段炮火的打击质量大打折扣。虽然登陆点以东的椰子树、土著的房屋和几个炮兵阵地被全部摧毁,但是西坦克壕一带日军设置的壕沟和路障损失轻微,只偏北一段壕沟被美军的1颗重磅炸弹命中,破坏严重。美军宣称1颗907公斤炮弹落在了这一地区。按照特纳的说法,“那里到处都是日本人的尸体和被烧毁的树木,壕沟里一片狼藉”。后来,登陆美军在那里发现了62具日军尸体。另外,日军3座75毫米高射炮和2辆轻型坦克被摧毁,41人被击毙。
岛上日军最高指挥官是石川才藏,他手中的兵力比去年金光要多得多:第三根据地部队马金支队284人,空勤支队100人,陆军第一一一筑城队马金分队138人,海军第四舰队工程兵支队276人,合计798人。岛上日机撤走之后,空勤人员都被编入地面作战部队,他们显然是缺乏作战经验的。工兵部队中一半以上是朝鲜劳工,战斗力更无从谈起。石川手下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兵员不超过400人。面对美军,石川将所有能用的武器全部派发下去,希望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岛上有81毫米火炮6门、75毫米高射炮3门、37毫米野炮6门。布塔里塔里岛面积较大,兵力不足的石川索性放弃滩头,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到内陆的东西两端阵地。
清晨6时,美军第一〇五团三营、第一六五团一营开始换乘,随后乘两栖运兵车和登陆艇向“红滩”挺进。7时58分,登陆部队距岸还有2600米,为避免炮火误伤友军,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大口径舰炮暂时停火,驱逐舰“菲尔普斯”号、“麦克唐纳”号的127毫米主炮分别负责为两个营提供炮火支援。在“红一滩”登陆的是杰拉德·凯利中校的第一营,“红二滩”是约瑟夫·哈特中校的第三营。在距岸边尚有700米时,随着指挥官打出的手势,美军士兵开始用手中的所有武器向岸上射击。但他们很快发现,轻武器射程太短,根本无法打到岸上去,只在水面上打出了很多泡泡。不过,小伙子们还是非常兴奋,不管怎样,子弹毕竟已经向敌人射出去了。
8时29分,哈特中校第三营的先锋连率先在“红二滩”登上陆地,日军抵抗极其轻微,美军士兵仅亡1人、伤1人。“喂!伙计们,日本佬人呢?”他们在海滩上压低身子,互相询问身边的同伴。这些年轻人大都是初次上阵,之前听说日本兵个个都是超人,异常彪悍,他们的狙击手枪法很准,几乎弹无虚发。出乎所有人意料,抢滩时响起的零星枪声此时完全听不见了。到8时35分,已经有460名美军和8辆坦克成功上岸。当天,美军在“红一滩”卸下913人和82吨物资,在“红二滩”卸下1250人、12辆坦克、5辆吉普车、4门反坦克炮和其他作战装备。美军在布塔里塔里岛牢牢站稳了脚跟。
10时40分,三营l连报告顺利占领乌基昂贡岬。途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被日军丢弃的炮兵阵地,另一个火力点无人把守,连一个日本兵都没有发现。美国大兵议论纷纷:“岛上日军是不是已经被我们的炸弹消灭干净了?”唯一一次战斗发生在10时30分,交火中,美军无一伤亡,日军被击毙5人。到中午时分,团长康罗伊上校及一营、三营分别在滩头建立了指挥所,先头部队顺利向前推进了1200米。随后,师指挥所在距岸50米的滩头建立。12时40分,一营一个连顺利拿下了弗林克角。
美军能够轻松登岸并站稳脚跟,原因在于石川看到美军势大,断然决定放弃岛西阵地,将主力撤至岛东堡垒区固守待援——援兵注定是毫无希望的。零星枪声来自那些没来得及撤走的少量日军。
按照预定计划,9时23分,第一六五团二营开始向“黄滩”进发。虽然“黄滩”海岸相对平坦,比“红滩”更适合登陆,但这里建有水上飞机基地和两个码头,属于日军重点布防的区域。10时15分,当先头部队的两栖运兵车距岸还有550米时,日军机枪弹射了过来。驱逐舰“菲尔普斯”号、“麦克唐纳”号立即抵前回敬了720发127毫米炮弹。冒着日军的弹雨,美军第一辆两栖运兵车在10时41分靠上了“黄滩”。虽然有2辆坦克不慎掉入了近岸的礁石岩洞,但成功上岸的13辆坦克还是很快帮助步兵打开了局面。第三、第四波攻击部队乘坐的登陆艇无法通过遍布珊瑚的浅水区,步兵只好在距岸270米处下船,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涉水上岸。所幸日军这一带兵力不多,美军才避免了大量伤亡。经过一番激战,美军在12时57分顺利控制“黄滩”,付出的代价仅是亡7人、伤12人。美军宣称击毙日军20人,俘虏的35人几乎全是朝鲜劳工。
特纳本预计美军一旦登陆“红滩”,日军势必调集主力前往迎击,如此,随后在“黄滩”登陆的美军就可以从背后发起进攻,将日军拦腰截断的同时与从红滩登陆的主力形成呼应,将离开掩体的日军一举消灭在开阔地带。不料,石川眼见美军来势凶猛,主动攻击只有死得更快更干脆,于是下令各部逐步退往岛东阵地据守,严禁出击。此举导致美军的如意算盘完全落空。不过美军两路部队成功登陆,仍可迅速向纵深推进分割日军防御。师属炮兵营随后登陆并构筑起可以覆盖全岛的炮兵阵地。因为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美军最终的取胜已成为一个时间问题。
下午,登陆美军各部继续向内陆挺进。第一营几乎未遭到什么抵抗,第二营在“黄滩”遭遇的日军同样寥寥。让美军感到困惑的是:“日军的主力部队到底在哪里?”在西坦克壕一带,美军终于遭到了守军的顽强抵抗。第一营左翼一个连在距西坦克壕150米处被日军机枪交叉火力死死拦住,无法前进。
在东侧一大片棕榈树林中设有日军的机枪阵地。凯利中校意识到,现在遇到的很可能就是日军主力精锐部队。就在他苦苦思索对策之时,团长康罗伊上校跟上来了。他认为凯利的担心纯属多余,树林里充其量只有日军零星狙击手而已。康罗伊决定调坦克前来增援,协助c连连长柯蒂斯上尉拿下阵地。凯利提醒团长,树林和礁湖海岸间过于狭窄,使用坦克可能误伤右翼进攻的友军。康罗伊对凯利的提醒置若罔闻,径直转身调集坦克去了。
糟糕的地面状况和蹩脚的通信导致美军坦克的行进异常困难。由于登陆之前并无明确指挥权限,坦克兵只愿接受直接上司的指挥,对步兵请求支援的呼叫置之不理。9时,第一辆坦克已登岸,但直到14时30分,前线步兵才看到它们从后边晃晃悠悠跟上来。一发海军舰艇的炮弹在主干道上炸出一个大坑,美军填平这个坑就花了整整一上午。现在,调集坦克也要康罗伊上校亲自去。
就在团长去调动坦克时,凯利亲自前往棕榈树林前察看,发现敌情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在柯蒂斯上尉“卧倒”的惊呼声中,凯利本能地趴了下去,日军机枪子弹从头顶飞过,一排长丹尼尔·努内利少尉中弹倒地。一名士兵手臂中弹,倒在地上大声呻吟,随康罗伊一起来到前线的随军牧师约瑟夫·米尼试图上去提供救助,他的前胸和手臂接连中弹。幸运的是,他上衣口袋里的勋章和身份牌替他挡住了子弹,米尼牧师大难不死。但是另一名试图抢救牧师的美军士兵却被日军机枪子弹放倒,另有7人受伤。
随后,康罗伊带着4辆坦克前来增援。昂首阔步向前走的上校招呼步兵一起跟上。还没等凯利发出提醒,一颗子弹已经射中了他的眉心。14时55分,登陆美军失去了最高指挥官——这是“电流行动”美军地面战斗中阵亡的最高军衔军官。得知康罗伊阵亡的消息,拉尔夫火线下令凯利接替团长职务,副营长詹姆斯·马霍尼少校顶替营长职务。
眼看强攻不力,使用坦克、迫击炮或手榴弹又可能伤及友军,凯利索性对这片树林置之不理,只用几挺机枪加以封锁,其余各部迅速扩大防区,肃清周围的日军小股部队。美军清剿行动中碰到的大部分是朝鲜劳工,他们见到美军就会立即投降。除树林中那部分被完全孤立的日军之外,美军在登陆当天完全控制了西坦克壕一带。
虽然日军的抵抗远远称不上顽强,但首次出战的第二十七师还是无法快速取得突破。特纳的命令是争取一天时间肃清全岛,以使舰队尽快撤离近海,这对拉尔夫来说无疑太困难了。参战陆军部队习惯于在炮火掩护下步步推进,一遇日军阻击,有时甚至只是几个狙击手,他们就会停止不前,等待炮火将其消灭后再继续前进。后来大家听说连团长都被日军狙击手干掉了,各部推进的速度更加缓慢。日军在岛上修建的大量机枪火力点大大迟滞了美军的推进速度。到17时20分,新任团长凯利下令停止进攻,各部就地构筑防御阵地。这一命令在18时得到了拉尔夫的确认。
经过首日不太激烈的战斗,一向养尊处优的美国大兵个个疲惫不堪。宿营之前,他们必须挖掘散兵坑,保护自己,也为第二天的战斗做好准备。可他们实在太疲惫了,于是约定轮班挖坑,一部分人先行休息。一名士兵告诉随军牧师:“上帝呀,要是让我一刻不停地挖坑,我敢保证,那该死的散兵坑会深得可以把我们彻底活埋,然后我第二天早上就挂了。”
18时30分,师长拉尔夫少将亲自登岛,此时美军的扫荡已暂告一段落。在东西两道坦克壕之间,小股残余日军的抵抗仍在持续,暗夜里不时有枪声响起。通信问题无法解决,师部何时全部登陆还无法确定。当天物资输送同样极不顺利,各部均反映物资短缺。拉尔夫答应尽快协调特纳少将给予解决。21时,当日伤亡数字初步统计出来——阵亡25人、伤62人,击毙日军50人以上。21日清晨7时,二营上报在占领的日军地下工事里发现尸体200具,另外还活捉了41名朝鲜劳工。鉴于头一天并无激战发生,拉尔夫判断,日军主力很可能已经转移到岛东地区做困兽之斗。
后来特纳在报告这个陆军师的拙劣表现时说:“坦率地讲,他们还没有开战就已战战兢兢,吓得发抖。”他把这种表现归结于“缺乏经验和军官缺乏勇气”。相比贝蒂奥的灾难而言,美军在布塔里塔里遇到的困难确实算不了什么。19时刚过,特纳向“印第安纳波利斯”号上的斯普鲁恩斯中将汇报了当天布塔里塔里岛的战况:“进展顺利。红、黄滩头登陆部队已经会合。我军已占领约半个岛屿。东部地区仍有抵抗,伤亡轻微。”
白天的美军气势汹汹,但是夜晚就完全变成了日本人的天下,他们会毫不客气地赏赐给客人一个不眠之夜。此时双方战线犬牙交错,美国海军舰船舰炮及航母舰载机早已失去了用武之地,战斗完全变成了地面部队之间的残酷较量。暗夜里,日军使用一切手段想把美军士兵从隐蔽所引出来。凯利严令各部必须保持绝对安静,连咳嗽都要用手把嘴巴捂住。一旦发出声响暴露位置,日军手榴弹就会劈头盖脸地扔过来。一些日军狙击手在树林里燃放爆竹,引诱美军开枪,然后向枪口闪光处发起精确射击。
一名日军俘虏被带到了一营的急救站,他居然发出野兽般的嘶吼吸引同伴向这里开火,结果被愤怒的美军打成了筛子。幸好日军士兵英语发音口音太重,他们发出的“军医,军医”或者“查理,我的伙伴们呢”等引诱声音,被美国大兵及时识破,才没酿成更大灾祸。一个日本兵沿礁湖岸边一边开枪,一边向美军高喊:“美国佬,过来呀!上呀!”他还真被美军循声开枪打死了。石川当晚组织的几支十几人小分队曾与美军零星交火,因人数太少均未取得太大战果。被折腾了一夜的美军士兵,个个铆足了劲儿,准备天亮后还以颜色。
21日上午,对头一天岛上战斗大为不满的霍兰亲自登岛督战。当他在参谋伍德鲁姆少校和阿斯比尔上尉的陪同下沿着海岸来到一个登陆场时,看到有几百号人正在登陆。现场“像周日的华尔街”一样安静。几辆坦克安静地停在那里,坦克兵慵懒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因为没有长官告诉他们下一步该往哪里去。
不知何故,之前上岸的一个连突然开火,让正在登陆的部队惊慌失措,以为正面遭到了日军的火力阻击。霍兰跳下吉普车,找到了正在指挥胡乱射击的那名中尉连长。
“你到底在向哪儿开火?”
“我正在扫荡这一带的敌人狙击手。”
“难道你没有看到,这里根本就没有日本佬吗?”霍兰像他的绰号那样开始号叫,“这儿都是我们的人,而你在任何傻瓜都看得出这儿根本没有日本佬的时候,居然还在向树梢射击,到底在搞什么鬼,敌人还在上千码之外呢!”
“我接到的命令是肃清这一带的敌人,我觉得这一带可能还有日本佬在活动。我得向所有目标射击,这样我们就不会让日本佬先打中了。”
“再听见你的人在这里乱放枪,我立即把你那该死的武器弹药全部收缴!”
看到年轻中尉一脸不服气的样子,霍兰亮出了自己的将官证——他当时穿的是不带军衔标记的便服。一看这老家伙来头不小,中尉这才下令停止开枪。登陆得以继续进行。后来,霍兰向尼米兹直言不讳地提出,如果第二十七师不是陆军,而是海军陆战队,他一定会当场将拉尔夫免职的。
当天,美军清剿东西坦克壕之间日军的作战,进行得异常混乱,甚至发生了多起友军误伤事故。海军飞机投下的1颗907公斤炸弹落在了自己人的阵地上,造成3人阵亡、3人受伤。不过,由于美军从两个登陆点上岸的部队越来越多,人数明显不足的日军渐渐不支,开始逐次撤出阵地向岛东转移。
按照计划,如果第一六五团登陆日作战进展顺利,该团三营将转为塔拉瓦方面预备队,次日前往库玛岛集结待命。如此,留在布塔里塔里的作战部队就只剩下两个营了。由于坦克兵尚未做好出击准备,步兵又不愿单独冲锋,美军只能利用乌基昂贡岬炮兵阵地的9门105毫米榴弹炮向东坦克壕一带的日军进行炮击。上午,炮兵共向岛东地区打出炮弹783发。8时35分,航空兵照例对东坦克壕周边的日军阵地进行投弹。11时10分,10辆坦克终于晃晃悠悠地跟上来了,步兵这才重新开始缓慢向东推进。因为担心日军狙击手的子弹,美军推进速度大约保持在“每分钟3码”。他们在推进过程中只遇到零星日军。看来歼灭日军主力只能靠岛东的战斗了。
托马斯·瓦伦蒂尼上士记述当时的情景:“第二天,我们没有让日军狙击手造成多大损伤。他们依然会找机会向我们打冷枪,不过路上并未因此蒙受多大伤亡。一路上我们都小心翼翼地注视着每一个敌军狙击手可能藏身的地方。我们知道,万一我们不能解决这些家伙,后边的伙计也会继续料理他们。如果我们把狙击手打倒了,他们也会再仔细检查一遍,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已经断了气。”
霍兰对岛上缓慢的推进心急如焚,因为那些美军舰船在马金海域多停留一分钟,遭到攻击的危险就会增加一分。霍兰的判断完全正确。接到美军在马金和塔拉瓦登陆的紧急电报,海军第四舰队司令官小林仁中将立即下令,驻马绍尔群岛吉良俊一少将的第二十二航空战队快速出击。这种没有战斗机护航的出击几乎等同于自杀式攻击。
21日当天,日军第七七五航空队14架携带鱼雷的一式陆攻机准确捕捉到攻击目标——位于塔拉瓦以西55公里处蒙哥马利少将的第三大队。当时美军航母正在回收舰载机,空中警戒的美军战斗机立即冲上去拦截,各舰高炮一齐开火。9架日机分成3组,其中一组攻击了“埃塞克斯”号和“邦克山”号,在接近航母的过程中全被击落。攻击“独立”号的两组日机虽被击落5架,但它们在坠海前依然顽强地投下了5条鱼雷,其中1条鱼雷准确命中“独立”号。航母的主机舱、锅炉舱和弹药舱进水,主给水管道破裂,爆炸造成水兵亡17人、伤43人。“独立”号只好暂时退出战列,在1艘巡洋舰拖曳和2艘驱逐舰的护卫下前往富纳富提基地。因伤势太重,12月7日,这艘航母不得不前往珍珠港大修。战斗中,美军声称击落敌机11架,日军称7架飞机未能返航。
11月22日,根据陶尔斯中将的提议,尼米兹主持召开会议,讨论“独立”号中雷问题。陶尔斯这回可算逮住了发泄机会,他对斯普鲁恩斯和波纳尔在步兵登陆时将航母部署在近海“按兵不动”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他强调说,航母编队被日军发现并遭到攻击,是因为它们过于靠近滩头。他要求尼米兹指示斯普鲁恩斯,给航母以更多行动自由,麦克莫里斯和福雷斯特·谢尔曼都支持陶尔斯的说法。
陶尔斯进而提出,美国航母编队应该立即北上,攻击北马绍尔群岛没有被袭击过的日军航空基地。尼米兹在“电流行动”三大目标没有夺取之前,不愿下达这样的命令。但他还是让麦克莫里斯和谢尔曼给斯普鲁恩斯起草了一份“电报指示”,要他给航母编队增加一点儿行动自由。此后,陶尔斯极力游说将斯普鲁恩斯和波纳尔解职,由自己取而代之。他的努力后来部分得到了落实,波纳尔不久就被解除职务,可惜陶尔斯的努力只是为赋闲的米切尔做了嫁衣裳。
日军在马绍尔群岛部署的一式陆攻机仅40架,在连续两天的突袭中损失29架后,已无力再战。在“独立”号遭遇重创之后,波纳尔第一大队紧急出动,对马绍尔群岛日军机场展开轰炸和空中封锁。古贺不敢出动航母向美军挑战,只好命令正在附近海域活动的日军潜艇寻隙向美军水面舰艇发起偷袭。
早在美军发起登陆作战之前,联合舰队已经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部署了4艘潜艇,“伊-19”号、“伊-21”号、“伊-35”号、“伊-39”号均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11月17日,曾在圣克鲁斯海战中重创美军航母“大黄蜂”号、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击沉驱逐舰“奥布莱恩”号的功勋潜艇“伊-19”号在对珍珠港实施抵近侦察时,已经发现了向吉尔伯特群岛进发的美军舰队,并向特鲁克发出了预警。11月20日,“伊-35”号再次发出了“塔拉瓦西南70海里处发现美军航母编队”的接敌报告。
由于第一、第二航空战队和基地航空部队在布干维尔海空战中损失惨重,古贺已无力向马绍尔群岛派出更多航空兵力。根据他的命令,驻特鲁克“伊-40”号、“吕-38”号及正在特鲁克和本土之间执行运输任务的“伊-169”号、“伊-174”号、“伊-175”号等潜艇以最快速度赶赴吉尔伯特群岛。美军势大,古贺不敢派出水面舰艇前往增援,只能在天上和水下想想办法了。
11月22日下午,试图攻击美军航母的日军潜艇“伊-35”号被美军驱逐舰“米德”号的声呐发现。15时20分,“米德”号投下了深水炸弹,未能命中,那艘日军潜艇神秘失踪了。一小时后,美军驱逐舰“弗雷泽”号的声呐再次发现了目标,并从17时45分开始连续发起了两轮深水炸弹攻击。“米德”号赶过来协助投弹,受伤的“伊-35”号被迫浮出水面,其位置在“弗雷泽”号近旁,距“米德”号约1800米。两艘美军驱逐舰一齐向敌潜艇发起炮击,“弗雷泽”号索性对着潜艇直冲过来,“伊-35”号受到撞击倾覆,艇尾率先下沉。此时美军反潜巡逻机又来痛打落水狗,向徐徐下沉的日军潜艇投下深水炸弹,“伊-35”号终于消失在海面上。美军驱逐舰向水中投下了救生艇,一名日军潜艇兵竟然向前来援救的美军水手开枪,被当场击毙。除了3人被美军救起,艇长山本秀男以下92人全部阵亡。
同日,从特鲁克出击的“伊-40”号在马金水域突然失去联系。由于美军并无击沉该潜艇的记录,一般认为这艘潜艇因事故沉没,艇长渡边腾次以下97人全部失踪。23日夜,美军驱逐舰“科腾”号在马金海域成功将前来偷袭的日军“吕-38”号潜艇击沉。
在布塔里塔里岛,美军从中午到14时逐渐推进到日军重兵集结的区域。前方是日军的主要建筑群,包括战地医院、弹药库和营房。建筑群后方有两个日军机枪阵地,另有步兵壕可以向这里提供支援。日军利用“金”字码头附近的一架报废水上飞机构筑起一个阻击阵地。美军在这里遭到登岛后的最激烈抵抗,不断有士兵中弹倒下。
4辆坦克奉命前来支援,一阵炮轰将依托水上飞机顽抗的18名日军全部剿灭。右翼日军3门75毫米高平两用炮叫了几声就陷入沉寂。虽然炮弹消耗殆尽,但日军机枪依然叫个不停,美军左路和中路攻击再次停了下来。在阵地左翼,第一〇五团一个连在1辆坦克带领下进展顺利,以伤亡6人为代价,向东推进了500米。19时30分,师部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
美军当天的最大战绩是占领了日军无线电接收站,这意味着石川所部与外界联系完全断绝,只能在东坦克壕以东狭窄区域负隅顽抗。
对当天岛上美军的缓慢推进,霍兰极度不满。因为水面舰艇已经遭到了日军潜艇和航空兵的攻击,危险正在不断加大。拉尔夫提出,次日以第一六五团三营替换二营继续进攻。在征得特纳首肯之后,霍兰同意将原定调往塔拉瓦的这个营留下来,执行第二天的主攻任务。鉴于东坦克壕以西日军已基本肃清,特纳下令所有舰船加快物资卸载,将弹药补给尽快送到攻击部队手中,确保次日作战的物资供应。
22日清晨,二营一名观察哨匆匆忙忙向营长麦克唐纳中校和军事观察员杜兰德中校报告,“外面海上出现了200多个日本佬”。闻听此言,两名中校立即招呼士兵准备“阻击前来增援的日军”。幸亏那些登陆艇快速靠岸,美军士兵发现从上边下来的是自己人,才避免了一次误伤事件。虚惊一场的大伙儿把那个哨兵骂了个狗血喷头。
6时19分,哈特中校三营在第一九三坦克营两个连的支援下,开始沿主干道向前线进发。此时12架舰载机飞抵战场向日军前沿阵地投弹。在“黄滩”一带,三营得到了13辆中型坦克和工兵部队的增援。7时整,位于乌基昂贡岬的美军105毫米炮开始向东坦克壕以东日军阵地开炮,到8时20分共打出炮弹900发。之后步兵的进攻顺利推进了220米,在“金”字码头以东700米的“石矶”码头一带再次遭到日军顽强阻击。
毕竟有了两天作战经验,美军步坦协同已经取得了可喜进步。他们先使用坦克主炮进行集中轰击,之后步兵排开散兵线发起冲锋,在近距离对日军掩体和建筑物投掷手榴弹。美军左翼的一个连很快端掉了日军4座碉堡。在右翼,美军一个连在得到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成功夺取了日军一个机枪阵地和两个炮兵阵地。从9时45分开始,美军坦克和炮兵打出的炮弹开始向日军阵地纵深延伸。10时10分,乌基昂贡岬美军炮兵停止炮击,阵地开始向东前移。
三营的进攻速度逐渐加快。哈特中校命令劳伦斯·奥布里恩上尉率两个步兵排和一个机枪排走水路向日军侧背迂回,那里有日军的一个机枪阵地。本来预计将有一场恶战的奥布里恩登陆后发现,岸上根本没有日军,于是立即下令向日军侧后发起进攻。13时14分,该部向师长报告歼敌45人。奥布里恩还汇报说,据一名会说英语的土著提供的情报,大约有40名日军乘船逃往库玛岛。
拉尔夫立即命令赫尔佐格少校率第一〇五团一个连前往库玛岛,发现日军就地歼灭。14时,赫尔佐格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况下登上了库玛岛东南角,在搜索前进了1600米之后,他们发现了一群惊慌失措的朝鲜劳工。
虽然东坦克壕一带的日军工事比岛西更为坚固,但苦苦支撑了近3天的日军残部已逐渐失去了斗志。除在教堂附近有零星战斗发生,三营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连前两天频频露头的日军狙击手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日军掩体里,美军发现了大量被炮火击毙的日军尸体。
岛上战斗接近尾声。15时10分,拉尔夫将地面指挥权交给第一六五团代理团长凯利中校,自己前往北部战斗群旗舰“宾夕法尼亚”号汇报战况。特纳向拉尔夫和全体参战官兵表示祝贺。傍晚时分,岛上日军有组织的抵抗宣告结束,战斗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
仲夜,日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自杀式冲锋。他们先是点燃爆竹,吸引美军注意,然后驱赶土著在前充当“挡箭牌”,一窝蜂似的冲向美军阵地。罗伯特·威尔逊中尉后来回忆:“那时候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岛上已经没有日本人了,当我们听到枪声再次响起,简直不相信那是真的。”美军以亡3人、伤25人为代价,击毙日军51人。10名匆忙逃往库玛岛的日军,被早已候在那里的赫尔佐格所部击毙。
23日10时30分,拉尔夫宣布美军占领布塔里塔里岛。日军指挥官石川中尉以下近800人悉数被歼,无一漏网。自始至终,石川没有得到一兵一卒的增援,连1架日机的影子都没看到。美军共抓获俘虏104人,其中101人是朝鲜劳工,正宗日军只有3人。美军地面部队付出的代价是亡66人、伤187人。伤亡数字看似不大,但美军面对日军并非重点防御的区域,以9∶1的兵力优势且在海军舰炮、航空兵的支援下,拿下布塔里塔里岛竟然花费了3天多时间。整个作战拖泥带水,毫无生气,不能算是出彩。
因攻击缓慢诱发的更大损失还在后边。除了“密西西比”号炮塔爆炸导致重大伤亡,美军“普伦格尔”号潜艇遭到从马绍尔群岛飞来的日机攻击,6人负伤。24日凌晨,护航航母大队司令官亨利·马林尼克斯少将率队在布塔里塔里岛西南海域活动时,雷达发现北面出现了可疑目标,数分钟后消失。马林尼克斯派1艘驱逐舰前去查明。那个消失的目标正是已经下潜的日军潜艇“伊-175”号。
当时只有3艘驱逐舰和1艘扫雷舰为3艘护航航母担任警戒。5时13分,“利斯康布湾”号在转向逆风准备放飞舰载机时,“伊-175”号艇长田端直寻隙射出了3条鱼雷。其中1条洞穿航母单薄的船体命中弹药舱,剧烈殉爆将航母舰尾完全炸毁,由此引发的大火将燃料舱引爆,航母陷入地狱般的一片火海。仅仅23分钟,这艘航母就在海面上完全消失,16架战斗机、12架鱼雷机随舰沉没。虽然美军驱逐舰极力追踪日军潜艇的行踪,但“伊-175”号还是在给北部战斗群造成最大伤亡后成功逃逸。
当时“新墨西哥”号在后方1600米处,航母上碎片、金属板、飞机部件和人体残肢混在一起如雨点般飞来,包括马林尼克斯少将在内的644名水兵阵亡,其中很多人是被泄漏燃油引发的大火烧死的,在珍珠港事件中表现出色而被第一个授予勋章的黑人水手陶乐斯·米勒也在其中。为了纪念阵亡的马林尼克斯少将,后来美军将1艘驱逐舰命名为“马林尼克斯”号,舷号dd-944。
加上海军损失,美军在马金作战中的人员伤亡明显多于日军。“利斯康布湾”号的损失完全证实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看法:两栖进攻作战速度是关键。这艘航母被击沉创下了一系列纪录:它是二战美军损失6艘(其中5艘在太平洋、1艘在大西洋)护航航母中的第一艘;它是美国海军单舰死亡率最高的军舰之一,二战中没有其他任何一艘航母——不管重型、轻型或护航型——在战斗中遭遇如此大的人员伤亡。除了航母损失,美军在战斗中损失飞机9架,35架飞机因事故坠毁。加上随舰沉没的数目,总计损失战机高达63架,相当于一支完整的飞行大队。
“伊-175”号的成功给了日军潜艇部队莫大的鼓舞。随后几天,其余几艘潜艇试图穿越美军驱逐舰组成的警戒线发起攻击。它们显然没有田端直那样的好运气。25日20时刚过,在马金岛以西110公里水域活动的“伊-19”号潜艇被美军发现。驱逐舰“雷德福”号立即上前搜索,在获得一次声呐接触后,匆忙发起攻击,没能命中。经过数次失去与恢复声呐接触之后,驱逐舰终于听到了潜艇螺旋桨的噪声,随后发起3轮深水炸弹攻击。大约23时40分,水下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次日天亮,美军发现水面浮有大量碎片。创下“一炮三响”惊人纪录的“伊-19”号从此再未浮出海面,艇上105名水兵无一幸存。26日、27日,日军舰艇“伊-39”号、“伊-21”号先后被美军驱逐舰“博伊德”号、“沙雷特”号击沉。日军为本次作战投入的9艘潜艇中,只有3艘带伤返航。
随着伤亡不断增加,一名日军潜艇军官抱怨说,这种攻击带来的只是无谓牺牲。另一名军官迅速做出了回应,他宿命般地告诉大家:“无论敌我力量多么悬殊,我们都必须执行攻击命令,是不是?这始终是我们日本潜艇部队的战斗精神,难道不是吗?”
除潜艇部队,日军第二十二航空战队也在进行着不懈努力。11月24日之后,日军从特鲁克等地调集飞机加强马绍尔群岛的航空力量。25日晚,第七五二航空队17架一式陆攻机从马绍尔群岛起飞,空袭了当时在马金以东110公里海域的特纳北部战斗群和雷德福德少将的第二大队。受恶劣天气影响,只有4架日机发现了目标。日机借助照明弹和闪光浮标发起攻击,美军在实施巧妙规避的同时,以密集的防空火力将日机击退。日军损失飞机1架,其余飞机返回米利和马洛伊拉普机场。
11月26日14时,日军从马洛伊拉普起飞16架陆攻机,途中1架因发动机故障返航。其余15架飞机于18时对美军第二大队发起了攻击。这次美军采用了一种新战术,雷德福德派出3架装有雷达的夜航战斗机起飞迎敌,日机猝不及防,出现混乱。这3架飞机成为历史上最早安装雷达的作战飞机。日军攻击毫无效果,反倒损失飞机3架。
11月28日,日军又从马洛伊拉普起飞10架攻击机,中途2架因发动机故障返航,其余8架在塔拉瓦西南约600公里处攻击了谢尔曼少将的第四大队。日机被击落、击伤各4架,攻击毫无所获。
但是,东京大本营发表战报说:“击沉敌航空母舰8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这样看来,似乎参战的美军航母全军覆没了。